張玉霞 龐金萍
[摘要] 目的 探討一種新型多功能輸液架對靜脈輸液過程護理風險管理的作用。 方法 選取2017年1~12月我院收治的靜脈輸液患者100例,根據(jù)患者入院先后順序分為對照組(n=50)和觀察組(n=50),對照組患者使用老式天軌輸液架或落地式輸液架進行靜脈輸液,按常規(guī)的靜脈輸液操作,有陪護進行生活護理;觀察組患者使用多功能輸液架進行靜脈輸液自護,同時采用護患協(xié)同式風險管理,對兩組患者靜脈輸液過程護理風險發(fā)生率、患者舒適度和滿意度進行比較。 結(jié)果 觀察組患者靜脈輸液過程出現(xiàn)輸液管受壓折疊輸液不暢、穿刺針移位局部滲漏、靜脈回血導致穿刺針堵塞、跌倒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分別是P=0.008、0.025、0.008、0.035);觀察組患者總舒適度和總滿意度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jié)論 新型多功能輸液架應用于靜脈輸液過程護理風險管理中,能降低患者靜脈輸液風險發(fā)生率,患者的舒適度和滿意度明顯得到提升,從而提高護理質(zhì)量。
[關鍵詞] 多功能輸液架;護理風險管理;靜脈輸液;不良事件
[中圖分類號] R473.1?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9)12-0161-04
Application effect of multi-functional infusion stand in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process
ZHANG Yuxia1? ?PANG Jinping2
1.Reproductive Center, Tai'an Central Hospital in Shandong Province,Tai'an? ?271000,China;2.Department of Medical Services,Tai'an Cancer Prevention Hospital in Shandong Province,Tai'an? ?271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a new type of multi-functional infusion stand in the risk management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process. 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intravenous infus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7 were enrolle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n=50)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n=50)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admission.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old type infusion stand for intravenous infusion and routine intravenous infusion operation with accompanying people to carry out life car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multi-functional infusion stand for intravenous infusion with no accompanying people,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nurses and patients coordinated risk management was carried out. The incidence of care risk, patient comfort, and satisfaction during intravenous infus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s of adverse events during the intravenous infusion(including twisted tube, displacement of needle, blood return, and falling down) were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P=0.008, 0.025, 0.008, 0.035, respectively); the total comfort and satisfaction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In the risk management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process, the new multi-functional infusion stand can reduce the risk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patients' comfort and satisfaction, thereb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are.
[Key words] Multi-functional infusion stand;Nursing risk management;Intravenous infusion;Adverse events
護理風險是指對患者、護理人員、探視者可能產(chǎn)生傷害的潛在風險進行識別、評估,并采取正確行動的過程[1]。靜脈輸液是臨床應用頻率最高的基礎護理操作技術,也是一種有創(chuàng)介入治療,輸液過程存在著護理風險,任何環(huán)節(jié)的疏忽均有可能導致各種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引發(fā)護理糾紛[2]。護理風險與護理行為的伴隨性,猶如一把雙刃劍,護理過程不到位,可以使患者病情加重,或者造成新的損害[3]。靜脈輸液過程的護理風險表現(xiàn)在,輸液的同時患者治療與生活自護、身心狀態(tài),發(fā)生不協(xié)調(diào)性和沖突,具體表現(xiàn)在上廁所時易發(fā)生跌倒、輸液管受壓折疊不暢、穿刺針移位局部滲漏[4]、靜脈回血導致穿刺針堵塞、長時間臥床引起疲勞、焦慮、食欲不振[5]等風險,引發(fā)患者不適感和滿意度低,甚至產(chǎn)生護理糾紛。因此,為了加強護理風險管理,制定有針對性的護理風險規(guī)避策略,本院于2015年9月研制出一種多功能輸液架,并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ZL201520690118.1),其臨床應用效果滿意。本研究旨在觀察多功能輸液架對靜脈輸液過程護理風險管理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12月泰安市腫瘤醫(yī)院收治的癌癥患者100例,均行化學治療,根據(jù)患者入院先后順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觀察組中男21例,女29例;年齡35~70歲;疾病類型:肺癌25例,食管癌14例,胃癌11例;文化程度:本科2例,中專6例,高中30例,初中12例;TNM分期:Ⅲ期24例,Ⅳ期26例;對照組中男23例,女27例;年齡33~69歲;疾病類型:肺癌24例,食管癌18例,胃癌9例;文化程度:本科3例,中專8例,高中28例,初中11例;TMN分期:Ⅲ期28例,Ⅳ期22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疾病類型、文化程度、TNM分期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患者及其家屬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多功能輸液架的主要構(gòu)造及功能
(1)底座:其下安裝有5個萬向剎車滑輪,底座重量5 kg,重心穩(wěn)定,患者推動輸液架前行時平衡性好。(2)引流袋掛鉤:對于手術后或做各種體腔引流的患者,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更換體位或下床活動時掛引流袋用,可有效促進體腔引流,促進臟器功能恢復(3)手握柄:位于輸液架的中部,圓形結(jié)構(gòu),方便患者手抓握,推輸液架前行,其中部有一螺旋鈕,可以根據(jù)患者的身高調(diào)節(jié)手握柄的高度,成為患者下床活動的物質(zhì)基礎[6]。與手握柄相連的彎形鉤,可掛患者的物品,方便患者輸液時取拿需用的物品。(4)多功能輸液架具有多用性和實用性,還是老年人功能鍛煉及健身的理想器材。
1.3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使用老式天軌輸液架或落地式輸液架進行靜脈輸液,按常規(guī)的靜脈輸液操作,有陪護進行生活護理。觀察組患者使用多功能輸液架進行靜脈輸液自護,同時采用護患協(xié)同式風險管理,具體做法如下。
1.3.1 創(chuàng)建科學的護理風險流程? 運用護患協(xié)同式風險培訓,即觀察組患者和護士同時培訓,通過培訓密切了護患關系,提高護患之間的溝通技巧和靜脈輸液的風險意識,對靜脈輸液過程進行個體化風險評估[8],制定適宜的護理方法和措施,規(guī)避護理風險。
建立完善的護理風險流程:護患共同崗前入組培訓→協(xié)調(diào)式教育→護患密切交流→風險評估→制定個體化護理措施→患者及時反饋自己的感受→課題組護士及時處理和糾正引起患者不良反應的因素→進行滿意度測評→進一步改進服務和技能→形成規(guī)范的風險管理模式。
1.3.2 培訓患者靜脈輸液護理風險的內(nèi)容和溝通技巧? 患者在進行靜脈輸液前,培訓他們加強安全意識,給患者交代靜脈輸液過程注意事項,要始終保持輸液管道的通暢,避免輸液管扭曲受壓,針頭移位、脫出、局部滲漏、上廁所時意外摔傷等、輸液中有任何局部及全身的不適,應及時通知護士,查明原因,給予妥善的處理,降低護理風險的發(fā)生。
1.3.3教會患者多功能輸液架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多功能輸液架的使用方法:①操作前應進行患者評估:評估患者的年齡,是否可以安全的使用多功能輸液架;評估患者的病情,是否符合醫(yī)囑下床活動的條件。②進行靜脈輸液時把輸液架推至床旁,鎖住自剎車滑輪。③輸液的過程中,可根據(jù)患者身高和體位的不同,隨時調(diào)節(jié)手握柄、引流袋掛鉤和輸液桿的高度。④當需要下床活動時,先打開自剎車滑輪,將引流袋或尿袋掛在引流袋掛鉤上,雙手抓手握柄推輸液架前行。
1.4 觀察指標
1.4.1 護理風險發(fā)生率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輸液過程護理風險發(fā)生率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包括輸液管受壓折疊輸液不暢、穿刺針移位局部滲漏、靜脈回血導致穿刺針堵塞、跌倒、長時間臥床引起疲勞、焦慮、食欲不振、大便不暢。
1.4.2舒適度、滿意度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舒適度、滿意度,建立舒適度評價指標內(nèi)容,包括生理、心理、護理服務、環(huán)境及人際溝通等。舒適度分很舒適、舒適、不舒適三級,應用10分制,很舒適為9~10分;舒適6~8分;不舒適為6分以下[9]??偸孢m度=很舒適+舒適。
創(chuàng)建滿意度評價指標內(nèi)容,包括心理、病情、環(huán)境及社會生活等[10]。滿意度分為很滿意、滿意、不滿意三個等級,采用100分制,很滿意為90~100分;滿意為60~89分;不滿意為60分以下。總滿意度=很滿意+滿意。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兩組輸液過程護理風險發(fā)生率比較
輸液過程兩組護理風險比較,觀察組患者輸液過程大小便時出現(xiàn)輸液管受壓折疊不暢、穿刺針移位局部滲漏、靜脈回血導致穿刺針堵塞、跌倒發(fā)生例數(shù)明顯低于對照組,護理風險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輸液過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兩組患者靜脈輸液過程長時間臥床引起疲勞、焦慮、食欲不振、大便不暢情況進行比較,觀察組發(fā)生例數(shù)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舒適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舒適度得分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滿意度得分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討論
臨床研究表明,輸液過程的護理風險,具有偶然性、突發(fā)性、難以預測性[11],分析原因主要如下:(1)現(xiàn)階段各醫(yī)院靜脈輸液大都使用老式輸液架,包括:落地式輸液架、天軌式輸液架,功能單一,無法移動,對于需要輸液的患者限制了活動,給患者日常的生活帶來不便,輸液時在無人陪護的情況下,患者無法上廁所,無法日常生活;不能解決患者輸液護理中的困難,必須要陪人護理,這使病房陪護率大大增加,超過國家規(guī)定的病房管理標準(陪護率≤8%),給病房管理帶來難度,影響正常的醫(yī)護診療秩序[12]。(2)據(jù)調(diào)查造成靜脈輸液過程患者無法自護,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是缺失比例最高的一項,缺失率為83%。造成護理缺失原因之一是醫(yī)院物質(zhì)資源缺乏(占56%),如不合理的醫(yī)療設備配置[13]。另一原因是臨床護理人員少,無法及時照護到每一位患者的需求,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院研制了一種多功能輸液架。
該多功能輸液架具有以下優(yōu)點:(1)結(jié)構(gòu)設計依據(jù)患者的生理需求和疾病的護理為理念,解決臨床護理人員少及護理管理難度大的問題。(2)用材科學,方便日常清潔和消毒。(3)構(gòu)造合理,輸液架底座造型科學、隨意移動平穩(wěn)性好;輸液架中部有一手握柄和彎形鉤,用圓鋼制作,方便患者雙手抓握,推動輸液架前行,有效緩解患者由于輸液長時間臥床產(chǎn)生的焦慮和疲乏;在輸液架的下部有雙側(cè)引流袋掛鉤,輸液治療的同時,患者攜帶引流袋可以下床活動,促進引流及臟器功能訓練,還可以進行必要的生活護理,增加患者對治療疾病的依從性[14],使病房的陪護率降低;方便護理人員進行病房統(tǒng)一管理,減輕護士的工作強度,節(jié)約護士護理每一位患者所需的時間,可以使護士有更多的時間細化每一項護理工作,從而使護理質(zhì)量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15],在病房滿意度測評時,受到了患者和家屬的好評,滿意度從原來的81.62%提升到96.6%。提高醫(yī)院科學化管理水平;(4)輸液架經(jīng)過再次的技術改進后,可根據(jù)患者身高和體位的不同,隨時調(diào)節(jié)手握柄、引流袋掛鉤和輸液桿的高度,人性化設計,滿足患者的身心需求,增加患者身體的協(xié)調(diào)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其胃腸蠕動功能、睡眠質(zhì)量,增進患者的食欲,緩解便秘的發(fā)生[16],有效增強患者的體質(zhì),提升他們的生活質(zhì)量,據(jù)調(diào)查統(tǒng)計,觀察組患者的心理感受、生理反應、環(huán)境適應性及社會生活等方面均好于對照組。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者靜脈輸液過程出現(xiàn)輸液管受壓折疊輸液不暢、穿刺針移位局部滲漏、靜脈回血導致穿刺針堵塞、跌倒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總護理風險發(fā)生率:觀察組4例、發(fā)生率8%;對照組26例、發(fā)生率52%;兩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9)。
綜上所述,提示多功能輸液架能有效降低輸液過程護理風險發(fā)生率,且患者的舒適率和滿意度高。經(jīng)臨床使用證明值得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欣欣,劉仲梅,張全英,等.靜脈輸液治療中的護理風險管理[J].吉林醫(yī)學,2006,27(2):170-172.
[2] 王國鈺,秦薇,徐建鳴,等.應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實施護理風險管理的研究進展[J].中國護理管理,2016,30(4):522-526.
[3] 曹娟娟. 護理風險管理在小兒頭皮靜脈輸液中的應用效果[J]. 當代醫(yī)學,2018(4):172-173.
[4] 李晶,常云.腹部手術后早期活動的護理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4,28(5):1678-1680.
[5] 黃定鳳,宋愛梅,劉冬姣,等. 人文關懷護理在消化道腫瘤患者放療護理中的實施效果[J]. 中國臨床護理,2018, 10(1):50-52.
[6] 劉林,許勤,陳麗.腹部外科手術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動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4):368-371.
[7] 朱勝,王鴻,隨志輝,等.縱膈、胸腔雙引流在防治食管癌手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中應用[J].中國胸心血管臨床雜志,2014,21(6):833-836.
[8] 鐘細芳,劉臘鳳.靜脈輸液風險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22):135-137.
[9] 鄭曉麗,陳芳,張小喬,等.舒適護理對老年性哮喘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醫(yī)療裝備,2017,32(S2):146-147.
[10] 劉春梅.全方位護理對心肌梗死患者舒適度和滿意度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5,1(9):87-88.
[11] 湯雯,陳雪琴,潘燕娟. 靜脈輸液后不同拔針時機對液體殘留量及患者的影響[J]. 當代醫(yī)學,2018,24(27):187-188.
[12] 龐金萍.多功能輸液架的研制與臨床應用[J].臨床護理雜志,2015,14(6):78-80.
[13] 張淑萍. 在小兒頭皮靜脈輸液中應用護理風險管理的價值探討[J]. 中外醫(yī)學研究,2016,14(31):83-84.
[14] 黃彥.全方位護理對心肌梗死患者舒適度和滿意度的影響[J].醫(yī)療裝備,2016,29(5):192-193.
[15] 陳驪,陳向榮,章潔,等.行動研究用于老年干部病房陪護管理的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6,33(15):62-64.
[16] 李丹丹,陳鶴.靜脈輸液護理安全[J].護理研究,2015,1(9):116.
(收稿日期:2018-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