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在初中生物課堂上給學生們營造綠色的學習課堂,綠色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們的心靈釋放在綠色的課堂上,快樂地學習和成長,同時在生物課的教學中,老師也要采用綠色的教育理念來培養(yǎng)初中生,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課堂上所傳授的知識。本文主要闡述構建初中生物綠色課堂的措施。
關鍵詞:初中生;生物;綠色課堂;措施
在國家教育部門的發(fā)展要求下,提倡中小學校要體現自己的特色,以此來提高初中生的綜合素養(yǎng)。綠色教育是實現教育改變的一個重要教育理念,也是新課程改革下的一個突破點。綠色象征著生機與活力,代表著希望。所以,初中生的生物課堂上要通過綠色的教育來推動初中生的健康發(fā)展,幫助學生找到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
一、 初中生物課堂現狀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一些教師難以改變原有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一些初中在生物教學中盲目追求成績,強調應試教育,忽視研究性教學方法的應用。課堂教學仍以教師為主體,教師講授為主,學生消極對待。這種教學方法已難以適應發(fā)展需要,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影響了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師在課堂上主要使用口頭講解。這導致學生不記得實驗的內容和結果,學生的實際實驗能力得不到提高,導致學生在生物實驗方面的認知盲目。生物實驗教學環(huán)境過于機械化,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實踐能力。在實驗課上,教師側重于解釋生物實驗的理論內容,而忽視了對生物實驗的具體操作指導。學生只能根據教師講解的內容進行機械操作。學習方式過于被動,不利于學生獨立思考和實際操作。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由于教師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沒有調整,學生的主體地位無法確定,直接導致了學生學習主體意識的缺失。然而,在當前的初中生物學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意識向教師轉移。他們認為課堂教學是教師自己的事,他們的學習效率和成果也由教師自己決定。在生物學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和問題都是由教師單獨講授的。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主動性較低,不利于促進生物學教學改革。
二、 生物課堂上培養(yǎng)綠色意識
(一) 培養(yǎng)老師的綠色意識
污染的空氣,污染的河流,被砍伐的樹木,如果人類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被污染被破壞的時候,我們對此并不在意不在乎,認為這不是我個人造成的。如果我們在生物課堂上還是這樣的意識,那是一件非常錯誤的事情。對污染不在意,習以為常,在生物課堂上,老師們要有意識地向同學們宣導綠色意識。
當學習“綠色開花植物”相關內容的時候,老師可以將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介紹自己知道的綠色開花植物有哪些,綠色開花植物的作用有哪些,然后由老師通過多媒體向同學們展示一些關于綠色開花植物的相關照片,給同學們視覺上的認知,在短暫的5到10分鐘時間里,給學生們埋下了一顆綠色種子,通過老師和同學們的共同學習,了解了植被對于我們人類地球具有除塵的作用和制造氧氣以及保護水土的作用。老師可以通過身邊的事例向同學們詳細介紹,比如在沙漠里面種樹、河邊種樹來達到固定土壤的作用。世界上有很多的環(huán)保人士為了綠色世界奔走。我們可以發(fā)現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與綠色環(huán)保意識息息相關,當老師具備生物綠色環(huán)保意識時,也給生物課堂上的教學內容帶來了樂趣。
(二) 培養(yǎng)學生的綠色意識
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我們可以得知,在學生的潛意識里面培養(yǎng)綠色意識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由于考試機制的緣故,學生們認為所學的知識都用來取得高分的。所以培養(yǎng)初中生的生物綠色課堂還需要與具體的事例加以闡述,給以學生深刻的印象。所以,學生綠色意識的培養(yǎng)要抓住課堂上的寶貴時間。在學生課堂的潛意識里面對于綠色環(huán)保意識還是有著強烈的真實想法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根據觀察,我們可以看到學生的意識也逐漸被拋之腦后,這一經驗告訴我們,培養(yǎng)學生的綠色意識是一件持之以恒的事,綠色意識并不是給學生反復的重復這么簡單。根據心理學的研究,對待一件事的潛意識,是在不斷的更新和內化中的。
三、 構建初中生生物綠色課堂的措施
(一) 活躍課堂氛圍,構建綠色生物課堂
對于初中生而言,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可以很好地使同學們參與到課堂中,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于學習生物的積極性,打開學生思維的大門,從而奠定了生物綠色課堂的開始。所以,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掌握課堂和學習的氛圍,帶動課堂的活躍度。這樣一來不僅能夠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人為本的綠色教育理念,也能夠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促進學生更加喜愛學習生物知識。老師可以將生物與生活交叉聯系學習,對于生物的知識,大多數都與生活息息相關,老師帶領學生通過對生活的體會和感悟來學習,比如關于“種子植物”這一學習內容時,可以先讓同學們自行交流和討論,生活中的哪些種子是種子植物,通過觀察家中的植物來分辨,討論自己認知中的種子植物有哪些特性以及它所需要的生存環(huán)境等。通過帶動學生思考、交流來營造綠色的課堂氛圍,以此充分調動學生課堂參與度和積極度,體會生物學習的奧妙,感受來自生物的學習魅力,從而提升初中生學習生物的效率,逐步為生物課堂創(chuàng)設綠色空間。
(二) 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建綠色生物課堂
在生物的課堂上,生物老師應多與學生交流互動,增強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比如在講“神經系統(tǒng)的組成”這方面的知識時,對于這方面的知識可讓同學先自行預習,然后讓學生在自己認知下闡述神經系統(tǒng)是由哪些部分組成,學生回答正確的,老師要給予肯定和鼓勵。在學校,老師的肯定是最大的學習動力。給予學生信心,可以幫助學生們更有動力地學習生物知識,給予勇氣,敢于在課堂上提出自己的想法,老師幫助學生解決生物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幫助初中生提升生物學習的能力。在初中階段,初中生極易產生叛逆和抵抗的情緒,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側重關注學生的心態(tài)變化,并給予他們足夠的關心,通過觀察來了解和關心學生。加深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情感交流,促進師生關系更加融洽,建立綠色的生物課堂。
(三) 轉變教學方式,成就綠色生物課堂
1. 激發(fā)學生對知識學習的興趣,從而獲取認知需求,激發(fā)生物學習動機
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問題情境教學法,以問題為教學載體,讓學生在此過程中獲得自主學習的動機。問題情境教學應圍繞教學目標進行,以確保學生的定向學習。教師要提出大量具有思考性的問題,具有一定的思維廣度,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思考,成功地實施引導性學習。另外,在生物課堂教學的情境教學中,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從日常生活中設置教學情境,使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生物知識,進而創(chuàng)造相對沖突的情境,積極創(chuàng)造知識建構的機會,使初中生能夠形成對事物或現象的自主見解。
2. 小組合作學習可以為學生建立一個溝通和交流的平臺
在相互探索和解釋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更好地解決困難或有爭議的問題,提高情感和溝通能力,調動探索和創(chuàng)新精神,改善在互動過程中的情感和態(tài)度,從而有利于以后更好地走向社會。學生會對小組的合作學習模式和小組提出的獨立合作探究的結論印象深刻。他們將獲得學習生物學的成就感,激發(fā)學習生物學的積極性。
3. 教師應注意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注意學生言語、行為和情緒的異常行為
在生物課上,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基礎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將學生分為幾個層次。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來教學生。根據不同的層次,制定具體的教學計劃和問題。
(四) 開展實踐活動,創(chuàng)設綠色課堂
在生物課堂上,老師可以通過開展實踐活動,來將生物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為世界的綠色環(huán)保貢獻自己的力量。在生物課堂上開展實踐活動,不僅能夠增添生物學魅力,也能帶動學生喜歡上生物課。比如,學習綠色開花植物相關內容時,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植樹活動,以小組的形式,對樹木的生物知識進行觀察和研究,在實踐中,學生體會到樹木的種植和培育都是需要植樹工人艱苦的勞動,從而體會到樹木的珍貴,也使生物課堂更有教育意識和活力,在實踐過程中,學生們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都能夠得到鍛煉和提升。開展實踐活動也有利于提高老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共同創(chuàng)造生物綠色課堂。
經濟發(fā)展帶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也意識到綠色的重要性,在生物課堂上老師要充分利用生物課程本身的學科優(yōu)勢,在課堂上為學生們進行潛移默化的綠色環(huán)保意識的滲透。在生物課堂教學過程中,生物老師通過創(chuàng)新有趣的生物課堂教學模式,帶動課堂氛圍,豐富生物教學知識,在生物課堂中進行綠色意識的滲透,提高學生對于綠色環(huán)保的自覺意識,共同打造生物綠色課堂。
參考文獻:
[1]胡海紅.構建初中生物理想課堂的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2014(2).
[2]朱行芝.初中生物實踐活動的優(yōu)化實施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2018(29).
[3]劉德祥.初中生物課堂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構建[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11).
作者簡介:
王永甫,江蘇省蘇州市,蘇州昆山市玉山鎮(zhèn)秀峰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