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靜
摘要:作為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勞動教育在當前依然有著重要的價值和時代使命。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我國教育方針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育提倡核心素養(yǎng)的新時期,要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就必須重視勞動教育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勞動教育的價值。思想政治課既是學校的文化必修課,也是德育課,既教給學生文化知識,也對學生進行德育,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念,促進他們的勞動教育。
關鍵詞:勞動教育 高中思想政治課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09-0165-02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學生的勞動教育,提倡以勞動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教學提倡提高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背景下,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更顯示出其在新時代的必要性。勞動教育主要包括勞動觀念、勞動技能和勞動技術知識的教育,而高中思想政治課作為一門重要的德育和知識課程,對當代中學生的勞動觀念的培養(yǎng)與提高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意識對行動有著重要的反作用,學生勞動觀念的培養(yǎng)與提高,對他們的勞動能力有著重要的反作用,也就直接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高中思想政治課與學生勞動教育
毛澤東曾提出“教育必須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合”的論斷。鄧小平提出:“為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的合格人才,我們必須認真研究在新條件下,如何更好地貫徹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方針”。勞動教育是提高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工程,學校要明確勞動教育在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中的重要性,不斷推進這項教育 。
《中國大百科全書》定義勞動教育為:“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點和態(tài)度,熱愛勞動和勞動人民,養(yǎng)成勞動習慣的教育,是德育的內容之一?!盵1]《辭?!方忉寗趧咏逃臑椋骸笆菍W生進行熱愛勞動和勞動人民、珍惜勞動成果、樹立正確的勞動觀點和勞動態(tài)度、通過日常生活培養(yǎng)勞動習慣和技能的教育活動?!盵2]高中思想政治課作為一門德育課,與勞動教育有不可分割的關系。
勞動教育是人的發(fā)展中必須經(jīng)歷的,而學校教育是人的發(fā)展中最主要的環(huán)節(jié),二者的結合是必然的。但勞動教育的位置很模糊,直接作為一門課程,內容簡單枯燥且實際作用較小,社會對“體力勞動”接受度低,現(xiàn)代家庭很少用勞動教育孩子。這種觀念,使學生勞動參與度降低,也導致許多問題,例如高分低能、勞動觀念淡薄、價值觀的扭曲等。[3]解決這些問題,許多學者都認為要在學校教育中引入勞動教育,但如何在學校進行勞動教育又是一個難題。高中思想政治課既是高中一門必修課,對學生進行知識教育,幫助學生樹立一定的價值觀,同時高中思想政治課作為一門德育課,還可以幫助學生提高道德水平,進行勞動觀念教育,推進勞動教育的實施,最終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
二、基于高中思想政治課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的必要性
長期以來社會都強調勞動教育的作用,但現(xiàn)實是實施率仍不高,高中生的勞動教育存在許多問題,迫切需要我們以更大力度、更好方法予以解決。高中思想政治課是一門德育課,有其他課程不可比擬的在思想觀念方面的優(yōu)越性,能對學生進行勞動觀念的教育。
實施勞動教育的必要性主要基于當前勞動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首先,勞動觀念存在問題。始終有人認為勞動有高低貴賤之分,認為體力勞動是低等工作,是沒出息的表現(xiàn),這些偏見使家庭和學校不鼓勵孩子勞動,給勞動強加“懲罰”含義,以“不好好學習以后就掃大街”之類話語誤導學生。老師甚至免去優(yōu)秀學生值日等勞動,這讓學習一般的學生認為勞動是懲罰,形成對勞動的錯誤認識,更抵觸勞動。[4]另一方面,優(yōu)秀學生被免除勞動,形成優(yōu)秀的人不用勞動的錯誤思想,也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教育觀念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偏差,忽視勞動教育的價值,學生不能形成正確勞動觀念,由此會產生嚴重不良影響。
其次,家庭勞動教育薄弱。家庭教育有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但現(xiàn)代家庭中父母對孩子教育的缺失,對勞動的不重視及極少對孩子進行必要勞動教育,使學生沒有形成積極的勞動觀念,勞動意識淡薄。這種情況下,學校的勞動教育就更顯示出必要性。學校的勞動教育主要依靠開設活動課、勞動課等進行。一方面學校強調知識教育而忽視勞動教育,導致學校的勞動實踐課開設較少,且易被各科老師占用。同時,長期以來對勞動教育的忽視使學校沒有形成完整的關于勞動教育的知識內容考評體系,學校的勞動教育大多只關注基本勞動知識技能和勞動實踐,勞動觀念的培育欠缺。而只有形成積極的勞動觀念,才能使學生更好地進行必要勞動,使自身得到更全面的發(fā)展。
勞動教育的必要性還體現(xiàn)在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沒有勞動教育的教育不能稱為素質教育。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活教育認為勞動教育是為了學生更好的發(fā)展,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高。法國教育家盧梭認為,“勞動是社會人不可豁免的職責,勞動可以培養(yǎng)身心兩全的人。只有在勞動中人的身心才能得到鍛煉并且成為全面發(fā)展的人”。[5]對處于身心發(fā)展最重要階段的高中生而言,必要的勞動教育是他們綜合素質提高的重要手段,是素質教育不可缺失的環(huán)節(jié),能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成為更加有用更適應社會的人。
勞動教育是高中生成長成才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勞動教育的基本任務是在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熱愛勞動的品德,形成良好勞動觀念,獲得一定的勞動知識與能力,掌握基本勞動技能。學生通過勞動得到一定磨煉,能獲得更好成長。[6]教育競爭和人才競爭白熱化的今天,國家頒布政策法規(guī)強調教育要提高學生的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使學生獲得知識技能,學會動手動腦、學會生存生活和學會做人做事等,這些都離不開勞動教育。勞動教育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三、高中思想政治課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的建議
高中思想政治課的德育性,使其在學校教育中有獨特作用。它對學生進行必要文化知識教育和發(fā)揮德育功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對現(xiàn)在高中學校普遍存在的勞動教育上的問題,思想政治課以思想意識來彌補實際中勞動教育的不足,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使學生更好地全面發(fā)展。
(一)社會普遍重視勞動教育
首先,高中生的勞動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內容,是事關國家未來的重要工程,整個社會必須高度重視,制定相關政策把勞動教育以法規(guī)的形式確定為高中生的重要課程,改善其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促進社會形成普遍重視勞動教育的風氣。[7]其次,更重視勞動教育的價值,形成良好的勞動教育的環(huán)境,潛移默化地對學生施加影響。
(二)家長轉變教育觀念
家庭教育在高中生的教育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它是學生最先接受的、潛移默化地給學生以影響的教育。首先,長期形成的忽視勞動教育的家庭教育觀念已經(jīng)落后,現(xiàn)在的家長必須意識到勞動教育的重要性,轉變教育觀念,對孩子進行基本勞動教育。其次,許多父母由于自己年少吃過苦,參與過許多勞動活動,在家庭條件改善后,出于對孩子的愛,很少讓孩子勞動,這種愛護可以理解,但是也應當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類,基本和必要的勞動必須讓孩子參加,培養(yǎng)他們的動手能力,未來才能更好地生活。
(三)學校思想政治課對學生勞動教育的作用
通過勞動實踐實現(xiàn)自身價值,并認識到勞動是有意義的觀念是高中生應具備的社會主義勞動觀。由于勞動價值觀教育屬于馬克思主義價值觀教育的范疇,而以馬克思主義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主要內容的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內容。[8]因此,總的來講,思想政治教育對勞動價值觀教育的開展起著主導作用,能夠彌補學校教育中勞動教育的不足。
學校進行勞動教育,首先應在校園文化環(huán)境建設中加入適量勞動教育,積極營造重視勞動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一個熱愛勞動的成長學習環(huán)境。其次,開展大量主題教育活動以進行勞動教育,例如主題班會、主題團隊日、運動會等,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參與勞動,在活動中進行勞動實踐,以實踐感悟勞動。
要重視思想政治課,以思想政治課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觀念來進行勞動教育。思想政治課是對學生進行必要的知識和道德教育,使學生形成積極正面的觀念和人生態(tài)度的教育活動。它在促進學生提升品質和認識水平的同時,引導學生以實踐來檢驗和使用知識,給學生以勞動教育。[9]高中思想政治課以實際例子教育學生樹立正確勞動觀,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精神。這種精神極大地影響學生學習勞動教育相關知識、參與勞動實踐等活動,提高學生勞動的積極性,是實現(xiàn)勞動教育的重要保證。高中思想政治課以理論灌輸勞動教育并利用社會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從思想上意識到勞動精神的重要價值和勞動對自身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性。運用理論知識指導實踐,在過程中將精神內化為積極的勞動觀,形成正確的勞動認識,并通過勞動實現(xiàn)自身發(fā)展。最終,在積極正面的勞動觀的指引下進行必要勞動,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升。[10]
勞動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素質教育重點是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勞動教育就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內容。高中思想政治課本身就有很多關于勞動品質的教育內容,教給學生基本的勞動觀念和一些勞動知識,這是高中思想政治課所獨有的在學生勞動教育上的優(yōu)勢。我們應該充分發(fā)揮這一優(yōu)勢,以高中思想政治課的德育性質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彌補學校勞動教育的不足。
參考文獻:
[1]《中國大百科全書》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5.
[2]辭海編輯委員會.《辭?!氛Z詞分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729.
[3]馬英.中小學生勞動教育的價值探析[J].華中師范大學研究生學報,2004.
[4]鄧秀峰,鄧連峰.中小學勞動教育如何開啟新篇[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6.
[5]董寶良.陶行知教育名篇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6]陳鶴琴.陳鶴琴教育文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
[7]陶行知教學合一[J].基礎教育,2008(2):60-61
[8]黃濟關于勞動教育的認識和建議[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20(5):17-22.
[9]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和全國少工委.關于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06/s3325/201507/t20150731_197068.htm1,2015.
[10](美)杜威.平民主義與教育[M].常道直編譯.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
責任編輯:張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