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萬民張 啟徐紅霞陳俊偉
(1.浙江省蘭溪市女埠街道農業(yè)技術推廣總站 蘭溪 321112;2.浙江省蘭溪市經濟特產技術推廣站;3.浙江省農業(yè)科學院園藝研究所)
枇杷花期長達4~5個月,開花時間可以從10月份持續(xù)到翌年的2月初,通常分為頭性花、二性花和三性花。由于枇杷開花坐果期正是一年中溫度最低的季節(jié),花果凍害頻發(fā),冬季低溫凍害是影響枇杷產量的主要因子。但花與幼果的耐低溫性是不一樣的,花可抗-6oC的低溫,而幼果只能抗-3oC以下的低溫,導致枇杷頭性花所結幼果極易受凍死亡,影響次年產量和種植效益。例如,2016年1月出現(xiàn)了-8oC的低溫,枇杷花和幼果全部凍壞,導致當年白枇杷幾近絕收,損失慘重。
陳俊偉等[1-2]研究發(fā)現(xiàn)通過抹春梢能有效地延遲枇杷開花,推遲結果,使枇杷幼果避開氣溫最低的1月份,從而避免或減輕低溫凍害發(fā)生,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為了更精確的掌握枇杷延遲開花避凍技術,筆者開展了不同長度春梢抹除對花期延遲與成熟期相關技術試驗,以期為大面積推廣提供科學依據(jù)。
供試材料為15年生‘軟條白砂'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Ruantiaobaisha),種植于浙江省蘭溪市躍平家庭農場。選取長勢基本一致枇杷樹6株進行試驗。
1.2.1 抹春梢。3月份春梢抽發(fā)時,等新梢分別長到2cm、5cm和10cm時抹除當年抽生的部分,抹除后再次抽發(fā)的遲春梢,每梢留1芽,多余抹去。每株枇杷樹選一半枝條進行抹梢,另一半進行常規(guī)種植管理,以不進行抹梢處理植株作為對照。
1.2.2 調查指標。2017~2018年調查開花時間、果實成熟時間、商品果產量、一級果產量。
由表1可知,抹梢時枝條的長短對延遲開花有較大的影響,隨著長度增加,花期推遲效果越明顯,春梢剛冒芽就抹除,能推遲開花但延遲時間不夠長,而春梢長10cm再抹去,次春梢抽發(fā)不理想。因此,抹除長5cm抹去時,1月5日開花,幼果基本避開了1月份溫度最低的時段,較為理想。
表1抹春梢長度對枇杷開花與成熟期的影響
表2不同長短春梢抹除枇杷產量、一級果對照表
從表1可見,抹梢時枝條的長短對成熟期也有一定的影響,部分推遲成熟,這樣可拉長枇杷的成熟期,減輕成熟集中的銷售壓力。
由表2可知,不經抹梢處理的對照組,折合每667m2產商品果 250kg(40 株 667m2),一級果率50%左右。抹梢處理能明顯提高枇杷商品果產量,其中春梢長到2cm或者5cm進行抹梢處理后,每667m2商品果產量可達350kg(40株/667m2),一級果率可達到70%左右。而春梢長到10cm再進行抹梢處理,一級果比率要低于2cm和5cm抹梢處理。因此,抹梢能增加枇杷產量,提高一級果比率,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
本研究結果表明,抹春梢可以延遲枇杷開花,春梢以未展葉前(5cm)最適宜,抹梢后在1月上旬開花,幼果避開了1月的最低溫,能減輕凍害的發(fā)生,過早抹梢雖能延遲開花但不能使幼果期避開溫度最低的月份,而過遲摘梢造成次春梢過遲抽發(fā),次春梢生長不好造成成花數(shù)量減少,且營養(yǎng)損耗增加。
通過抹除早春梢,再次抽發(fā)春梢生長量減少,葉片明顯減少。營養(yǎng)集中供應果實,枇杷商品果產量增加,一級果增加,可極大提高果農收益。但春梢過長再抹除,次春梢抽發(fā)較弱,產量雖可增加,一級果率不及春梢較短時抹除增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