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蘭芳
【摘要】《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在讀中整體感悟,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熏陶。朗讀,歷來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最常見的方法,不讀,學生就無法熟悉文章,感悟文章,理解文章。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所以,我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十分重視朗讀的訓練。
【關鍵詞】朗讀? 語言? 訓練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9-0054-02
一、熟讀成誦,內(nèi)化語言
教師在指導學生第一課時的課文朗讀時,往往采用了3個層次的朗讀,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理清課文條理。第一層次,組織學生自由練讀課文,練習讀準字音,不舔減文字,不讀破詞句,即讀順句子,讀通課文;第二層次可引導學生再讀課文,理清課文條理;最后,可尊重學生獨特體驗,實現(xiàn)個性化閱讀,讓學生選自己喜愛的部分多讀,并寫上自己的感受。例如,在教學《九寨溝》一課時,當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讀時,我就發(fā)現(xiàn)有許多女生比較喜歡描寫自然風光的這一段,問及原因說是那里的景色迷人,喜歡九寨溝那里的五彩池、瀑布,實在是太美了,而相當一部分男生則喜歡描寫生活在那里的珍禽異獸這一段,說是那里的小動物太可愛了,想看看金絲猴、羚羊、大熊貓、小熊貓。學生在各種形式的朗讀中,與字詞多次見面,牢固掌握字的讀音,強化識記字形,從而有效識字,識詞。通過剛才三個層次的反復朗讀,使學生讀讀得正確,讀得流暢,增強語感。
但是,僅僅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還是遠遠不夠的。最好是將課文背誦出來,并內(nèi)化為自己的語言?,F(xiàn)在的蘇教版教材中所選編的文章,大多數(shù)是文詞優(yōu)美的名家名篇。一些成語,四字詞語尤其豐富,為學生學習語言文字提供了豐富雋永的材料。如果教師能在課堂中借助多媒體及材料,加強對學生的朗讀指導,對學生理解語言文字,積累語言文字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教學完《九寨溝》一文后,學生在習作3 中介紹自己家鄉(xiāng)的迷人風光(古老風俗)時,我驚喜發(fā)現(xiàn)班上一位學生已能模仿“繼續(xù)………也許……也許……”這一句式,并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來。他在作文中寫道:繼續(xù)往開闊的地區(qū)前進,你會看到一只通體透明,晶瑩如玉的白蝦。白蝦殼薄、柔嫩,味道鮮美。也許,你的運氣好,你會看到一條全身潔白的白魚。它身體狹長,嘴巴上翹,俗稱翹嘴魚。它肉質(zhì)潔白,味道鮮美,你一定會喜歡??戳怂牧曌?,著實讓我激動了一陣, 我看到了學生的成功習作,同時也看到了自己成功之處。
二、理解內(nèi)容,喚起情感
朗讀是最經(jīng)常,最重要的訓練,這是由小學生的心理年齡特點,尤其是認識情感水平所決定的。因此,在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時,要重視引導學生深刻理解文章內(nèi)容,注意激發(fā)和培養(yǎng)他們的情感。
首先,在教學中要把朗讀與理解緊密地結(jié)合在一起。學生在朗讀中做到眼到、口到并不難,要達到心到則不易,這就需要教師的巧妙的指點。如《珍珠鳥》一文,要讓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人與動物之間那種和睦,信賴的境界,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信賴,不就能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嗎?”是有一定難度的。但只要經(jīng)過教師的精心設計,巧妙指導,卻又變得那么簡單。對于這一點,我深有體會。記得半個月前,教研組召開教研活動,進行“一課多上”。在第一次課上,應該說是一堂失敗的語文課。因為我總擔心這篇課文太難,學生理解不夠。在我印象中,原來這篇課文是在初一年級才學的,現(xiàn)在卻編入了四年級的教材中。所以一個勁地講??山Y(jié)果呢,學生還是對課文不甚理解,出現(xiàn)了我擔心的情況。后來,教研組幾個教師再次研究,又經(jīng)過王教導的指點,我回去又將此篇課文教案重新整理了一下。這次,我從原來的“講”改為多層次,多角度的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首先,讓學生通過反復朗讀,感悟到了珍珠鳥的可愛之處:尖細又嬌嫩的鳴叫,小腦袋從夜間探出來,外形可愛。讓學生覺得這是一只多么可愛的珍珠鳥啊。作者每天與他生活在一起,甚至對它喜歡至極,所以不由自主發(fā)出了一聲呼喚:信賴,不就能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嗎?再抓住此話讓學生反復朗讀,知道這珍珠鳥信賴于我。那么,珍珠鳥又是怎樣逐步信賴我的?馬上出示第四小節(jié)讓學生讀讀。再分成三個層次朗讀,讓學生在朗讀中逐步體會到珍珠鳥十分淘氣,可愛,同時又在一步一步向我靠近,逐步信賴我。終于,原先令人擔憂的情況沒有出現(xiàn)。
在半個月后的又一次教研活動中,出現(xiàn)了與第一次截然不同的教學效果。學生個個思維活躍,講得頭頭是道,而他們所能體會到的就是源自于那一次又一次的朗讀。像《珍珠鳥》這一課,要領會其中的深刻含義不是那么簡單。但通過多層次朗讀,學生就能體味出語言的深層內(nèi)涵。
其次,朗讀教學中喚起學生情感共鳴,培養(yǎng)他們的感情也很重要。由于小學生生活經(jīng)歷的制約,小學生的感情還在發(fā)展中,需要教師有意識的培養(yǎng)。朗讀有助于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感情?!对诖蠛V杏郎酚洈⒌氖青囆∑綘敔?shù)墓腔胰鱿虼蠛5膭尤饲榫啊,F(xiàn)在的孩子對鄧小平爺爺缺乏了解,閱讀中往往缺少感情。教師應針對課文內(nèi)容指導學生準確的掌握朗讀的速度,語氣,語調(diào),使他們讀出文中奔騰不息的浪花將鄧小平爺爺骨灰?guī)魈?,使學生產(chǎn)生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身的感覺。那么,就能是學生在讀中體會到鄧小平爺爺?shù)呢S功偉績,從而在內(nèi)心深處激起崇敬之情,喚起學生對偉人的深深懷念之情。
朗讀作為閱讀教學中一種重要的訓練形式,我們決不能僅滿足于學生讀得流暢,而要充分發(fā)揮這種形式的多方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