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青
【摘要】在幼兒園教育中,室內共享游戲教育扮演著重要角色,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教師沒有正確地定位自身角色,對幼兒進行科學、合理的指導,室內共享游戲的教學效果始終不佳。基于此,加強幼兒園室內共享游戲相關方面的探索顯得十分必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室內共享游戲區(qū)中教師的角色定位,提出了幼兒園室內共享游戲區(qū)中教師的指導策略。
【關鍵詞】幼兒園? 室內共享游戲? 教師? 角色定位? 指導策略
【課題項目】本文為福建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8年度課題:幼兒共享游戲區(qū)活動中教師指導策略的實踐研究(FJJKXB18-580)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0-0180-01
1.室內共享游戲區(qū)中教師的角色定位
當下,幼兒園教師在開展游戲教學時,明顯存在角色定位不明晰的問題,主要體現為兩大錯誤行為:第一,在開展室內共享游戲時,忽視了“共享”的重要性,每一個游戲環(huán)節(jié)都包辦代辦,不給幼兒自主動手的機會。第二,盲目地采取“放羊式”游戲模式,不對幼兒進行任何有針對性的指導或幫助,任由幼兒隨意地參與游戲活動,毫無組織性。值得注意的是,這兩種錯誤行為都會對幼兒的成長產生不同程度的負面作用,需要得到及時糾正。
認真專研《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不難獲悉,幼兒園的室內共享游戲需要教師采取多元化的教育形式,有目的性、計劃性地引導幼兒主動地參與到游戲中來,同時,在游戲指導過程中,教師需要給予幼兒一定的思考空間和時間。換而言之,幼兒教師需要擁有正確的角色定位,具體內容如下:
首先,教師是室內共享游戲的設計者,是游戲道具的準備者。其次,教師是室內共享游戲的指導者和參與者,其原因在于幼兒在參與游戲時仍然需要教師的陪伴。最為重要的是,教師還應是室內共享游戲的觀察者和記錄者。一方面,教師需要用心觀察每一位幼兒在游戲參與過程中做出的一些行為,并認真分析這些行為背后所潛藏的動因;另一方面,教師需要及時地記錄下幼兒說出的一些話、做出的一些行為,以便于后期能夠正確地指導或干預幼兒的言談舉止。與此同時,教師還要懂得傾聽,靜下心傾聽幼兒與同伴間的對話,并引導他們成為勇于說出自我想法的表達者。
2.幼兒園室內共享游戲區(qū)中教師的指導策略
2.1觀察是指導游戲的前提
在開展室內共享游戲時,觀察是十分重要且不可忽略的教師行為,因此,幼兒教師一定要充分認識到觀察的重要性,提升自我的觀察意識和能力,認真探索如何進行有效觀察。幼兒教師在觀察時應盡可能地保持安靜,通過傾聽幼兒的對話獲悉幼兒感興趣的游戲材料,通過觀察幼兒的參與度和疲勞度獲悉幼兒的最佳游戲時間。總之,唯有用心觀察和傾聽,才能準確地設計游戲方案、準備游戲材料、布置游戲區(qū)域,以達到最佳的游戲教學效果。譬如,在進行剝雞蛋游戲時,每一小組需要一位幼兒完成剝雞蛋任務,剩下的兩位幼兒完成吃雞蛋任務,但是,由于幼兒A不愛吃蛋黃,游戲無法順利進行下去,幼兒B就在幼兒A的耳邊鼓勵:“我以前也不愛吃蛋黃,但是,媽媽說能夠勇敢地吃蛋黃的男孩子是這世界上最帥氣的男孩子,你要不要嘗嘗呢?很好吃的?!痹谟變築的鼓勵下,幼兒A勇敢地嘗試從來沒有吃過的蛋黃。針對此狀,幼兒教師正確的做法是:不打擾他們的對話;用心記錄他們的對話、反應;游戲結束后對幼兒A、幼兒B進行有針對性的表揚。
2.2把握游戲的介入點
上文中已經強調了教師指導的重要性,但是,不是任何時候都是最佳的指導時機。在開展室內共享游戲活動時,教師可以在幼兒面臨以下問題時進行指導:第一,當幼兒始終無法克服游戲難關時,教師需要進行適當的方法指導,以避免幼兒出現畏難、抵觸情緒。第二,當幼兒與同伴出現分歧、矛盾時,教師需要巧妙地化解他們的矛盾,而不是一味地批評、說教。第三,當幼兒已經基本完成所有游戲環(huán)節(jié)時,教師既需要對幼兒的良好表現進行鼓勵、表揚,又需要善意地提醒幼兒戒驕戒躁,以培養(yǎng)幼兒謙虛的好品質。譬如,在包餃子活動中,有一些動手能力強的幼兒早早地就包完了餃子,但是,還有一些動手能力較弱的幼兒一個餃子也沒有包,針對此狀,教師的正確做法如下:首先,鼓勵沒有完成包餃子工作的幼兒,告訴他們不要難過,包餃子是一件很有挑戰(zhàn)性的事情,靜下心來慢慢學,一定可以學會;其次,適當地表揚已經完成包餃子任務的幼兒,并鼓勵他們主動地去幫助沒有完成包餃子工作的幼兒;此外,教師還需要用心引導幼兒意識到自身存在的錯誤,如餃子餡兒太多、餃子皮太厚等??傊?,面對不同的情況,教師應采用不同的指導方式,但是,無論采用何種指導方式,都需要嚴格把握介入時間,以避免干擾到幼兒。
2.3營造寬松平等的游戲氛圍,讓幼兒真正成為游戲的主人
為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需要創(chuàng)設一個相對寬松、平等的游戲氛圍,具體要求如下:首先,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幼兒的游戲自主權,不應過多地干預幼兒的游戲行為,要允許幼兒在游戲中犯錯。其次,面對幼兒的錯誤游戲行為,教師的正確態(tài)度是引導、鼓勵,而不是批評、制止。與此同時,教師應對幼兒的游戲能力充滿信心,充分地相信幼兒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完成游戲,而不是手把手地帶領幼兒攻克每一個游戲環(huán)節(jié),這樣的錯誤行為很難幫助幼兒樹立游戲自信心,也就無法讓他們主動地、積極樂觀地參與到游戲中來。譬如,幼兒教師可以開展“與仙人球談心”的自主游戲活動,此游戲要求幼兒每天堅持與自己種植的仙人球說話,如果某一天漏掉了,則需要主動地向教師坦誠原因,接受扣分處罰,這樣一來,既能提升幼兒的表達能力,也能培養(yǎng)幼兒的誠信意識,還能讓幼兒明白一個道理——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腳踏實地地堅持,不能隨意懈怠,也不能輕易放棄。
2.4提供豐富的游戲材料,以滿足幼兒動手操作的機會
據調查,很多幼兒機構或學校都在廣泛地采用STEM課程體系,旨在培養(yǎng)學生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素養(yǎng)。因此,教師在設計室內共享游戲時,可以有選擇地借鑒STEM體系,并積極增添一些藝術元素,以豐富幼兒的游戲生活。與此同時,教師需要根據游戲內容來準備對應的游戲材料,不同的游戲區(qū)域應布置不同的游戲用具,盡可能地做到整潔、大方、美觀。值得注意的是,游戲材料的準備量還應與幼兒的興趣度相適應,即適當地減少幼兒不喜歡的游戲區(qū)域的材料,科學地增加學生感興趣的游戲區(qū)域的材料。
2.5 游戲后的評價
首先,在開展評價活動時,主要可以采取幼兒自評、小組成員互評、教師講評等方式;其次,教師評價的語言應以鼓勵、表揚為主;與此同時,教師在評價不同的幼兒個體時,應采用不同的評價方式,充分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性??傊?,無論采取何種評價方式,教師應始終秉承“促幼兒健康快樂成長”的評價宗旨。
3.結語
當下,在開展幼兒室內共享游戲的過程中,教師和幼兒依然會面臨很多問題,但是,只要幼兒與教師有機配合,這些問題都會得到有效解決。因此,教師需要耐心地陪伴幼兒共同參與到室內共享游戲中,傾聽幼兒真實的想法,科學地指導幼兒進入新的發(fā)展領域。
參考文獻:
[1]倪文英,陸花美.區(qū)域活動和角色游戲有效融合的探索與實踐[J].好家長,2014,(12):38-39.
[2]陳璐璐.幼兒園區(qū)域游戲中教師的指導策略探究[J].教育觀察月刊,2016,(0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