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糜玉華
中午時分,小班教室里常常傳來一陣陣幼兒的喧嘩聲,原來是吃完午餐的幼兒在教室里玩鬧,有的圍著椅子在奔跑,有的在和同伴爭搶玩具……在我看來,每次餐后睡前的時間段一直是常規(guī)活動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也是最容易忽視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需要我們仔細探究。
小班幼兒處于身體迅速發(fā)展的時期,他們身體和手的動作已經(jīng)比較自如,可以掌握各種粗動作和一些精細動作。因此,我們可以設計一些動靜結合的游戲,提高活動的趣味性,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小班幼兒愛模仿,可以在排隊行走的過程中引導幼兒模仿小汽車玩一玩“紅燈停綠燈行”的小游戲。幼兒根據(jù)教師的口令走走停停,教師會相應地加快或減慢口令的速度,幼兒每次玩這個游戲都十分開心,同時鍛煉了聽力,學會了遵守規(guī)則,不知不覺中就度過了午后的時光。還有一些小游戲如:“木頭人”“我是小動物”“我的影子”等,讓幼兒在走走玩玩中感受游戲的快樂。
睡前不適宜進行激烈的活動。所以我們會選擇一些相對安靜的活動。如:外出散步,也可以去參觀小花園,看看草,找找螞蟻等,或是安靜地坐在室外,曬著暖暖的太陽和同伴玩拼搭玩具,這些活動動靜交替,幼兒易于接受。
下雨天,幼兒已經(jīng)在教室里待了一上午,所以睡前的這段時間幼兒最鬧騰,怎樣讓幼兒既安全又開心地度過這段時間呢?這就需要教師組織一些適合小班幼兒的室內(nèi)活動。
音樂類游戲符合小班幼兒思維具體形象、富于想象、活潑好動的特點,能使幼兒從中獲得極大的快樂和滿足。如在“貓和老鼠”游戲中,幼兒可以跟隨音樂和同伴一起模仿貓和老鼠在教室里走一走、動一動,增強同伴之間的情感;在 《身體音階歌》 中,幼兒可以在椅子上跟隨音樂,認識自己的身體部位,簡單又好玩。在進行音樂游戲時,幼兒的心情是愉快的,并在不知不覺中消耗了精力,也能很好地提高幼兒接下來的午睡睡眠質(zhì)量。
小班幼兒年齡小,記憶力與理解能力相對較弱,我們可以選擇一些簡短有趣的語言小游戲來豐富他們的睡前活動。如《五只猴子蕩秋千》 《小老鼠上燈臺》等很多朗朗上口的兒歌加上簡單的肢體動作,動靜結合,有趣又好玩;也可以組織幼兒聽一些可以跟著說一說、動一動的故事或兒歌,如《拔蘿卜》,幼兒可以和老師一起說說故事里的話,學一學拔蘿卜的動作。在這樣輕松愉悅的游戲氛圍中,既豐富了幼兒的睡前活動,又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小班幼兒隨著情緒的穩(wěn)定和依戀的轉移,他們對同伴的需要越發(fā)明顯,每天都在不斷發(fā)展著自己的新朋友,逐漸擴大著自己的朋友圈。但因小班幼兒年齡小,語言能力較差,還不具備站在他人角度考慮問題的能力,在與同伴交往時,還不能理解他人的需求,缺乏互動技能。因此,我們可以利用睡前這段時間進行一些互動活動,培養(yǎng)幼兒交往能力與語言能力的發(fā)展??梢宰層變悍窒碜约簬淼耐婢?,和同伴進行互動;還可以組織幼兒到中、大班參觀哥哥姐姐們的活動,與哥哥姐姐們進行互動。
總之,在睡前活動中,我們要以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為指導,根據(jù)自己本班的實際情況進行班級管理,選擇合適本班幼兒喜好,并能促進幼兒各方面能力發(fā)展的活動。給幼兒有選擇的空間,充分調(diào)動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發(fā)揮幼兒的潛在能力,將幼兒一日生活各個環(huán)節(jié)都科學合理地組織起來,充分發(fā)揮幼兒園的教育職能作用。我們都在不斷地實踐、不斷地反思,相信睡前活動會越來越受幼兒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