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土耳其、埃及特派記者 王傳寶 黃培昭
伊朗新聞電視臺7月3日報道稱,伊朗總統(tǒng)魯哈尼當天在內閣會議上強調,如果伊核協(xié)議歐洲簽署國不兌現承諾,伊朗將從7月7日開始重啟阿拉克重水反應堆。伊朗將恢復以前的核活動,提高濃縮鈾產量,并將濃縮鈾豐度提高到2015年伊核協(xié)議規(guī)定上限3.67%以上,至任何所需要的水平。
據美聯社3日報道,魯哈尼當天暗示伊核協(xié)議的歐洲簽署國沒有能夠履行對伊朗的承諾?;蛘哒f,沒有幫助伊朗減輕因美國制裁而帶來的痛苦。于是,伊方以提高濃縮鈾產量和豐度表達不滿,并稱伊朗想要多少,就生產多少。
據伊朗《德黑蘭時報》3日報道,魯哈尼當天對特朗普指責伊朗是在“玩火”的說法做出強硬回擊:“害怕火?就不要玩火!”魯哈尼強調,只有通過回到承諾和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上來,才能夠熄滅這場大火。伊朗國會核小組委員會主席佐努爾2日撂下狠話:“如果美國膽敢進攻伊朗,那么,以色列人只能存活半個小時?!弊襞瑺栠€對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此前收回突襲伊朗的命令不屑一顧?!霸媱潓σ晾拾l(fā)動攻擊,所謂行動前10分鐘叫停,這只是出于政治動機的虛張聲勢。如果美國對攻擊伊朗十拿九穩(wěn),那就不會叫停,而且肯定會行動。”
阿聯酋《聯合報》3日評論稱,這是繼伊朗外長扎里夫宣布伊朗突破伊核協(xié)議規(guī)定的濃縮鈾存量300公斤上限后,伊朗又一次態(tài)度強硬的政策宣示,而且出自總統(tǒng)之口。它標志著伊朗正在一步步掙脫伊核協(xié)議對它的束縛,在給自己“松綁”的同時,將威脅帶給周邊國家。
作為鄰國,土耳其是伊朗國內原油的主要進口國,受到美國對伊朗制裁的影響。土耳其《瓦坦報》3日評論稱,由于美國退出伊核協(xié)議,促使伊朗政府做出重啟核活動的決定。魯哈尼的表態(tài)是給國際社會和平解決伊核問題的最后機會。近段時間以來,美伊之間的唇槍齒劍可能將兩國推向戰(zhàn)爭邊緣。土耳其半官方通訊社安塔社報道稱,當前伊朗安全形勢已經惡化到極點,百姓的不安情緒日益加劇。
雖然離制造和擁有核武器還有很漫長的道路,但以色列已經十分警覺,并嚴陣以待應對不測。以色列外長卡茨日前在一場國際安全論壇上表示,伊朗也許會意外突破克制性對抗的“灰色區(qū)域”,并由于誤判形勢進入“紅色區(qū)域”。“應該考慮到伊朗政權有可能誤判形勢,從‘灰色區(qū)域進入‘紅色區(qū)域,即發(fā)生軍事沖突。我們必須做好充分準備,應對未來不得不做出回應的局勢升級和惡化?!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