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艷
川崎病是由川崎富作醫(yī)師首先報道的, 因此以其名字命名。該疾病多發(fā)于<5 歲群體, 患有該疾病的患兒多表現出皮疹、四肢腫脹、黏膜充血、發(fā)熱等臨床癥狀, 給患兒的身體健康造成很大的不良影響, 還會使患兒的生活質量下降。若沒有及時地進行控制與治療, 患兒的發(fā)熱癥狀會持續(xù)≥2 周。 臨床上對于此類疾病多使用阿司匹林與免疫球蛋白進行治療, 可在2 d 內緩解發(fā)熱, 但對其他癥狀的治療效果一般。作者認為可增加雙嘧達莫藥物, 為分析其效果進行本次研究, 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 年4 月~2018 年7 月在本院接受診治的川崎病患兒85 例作為研究對象, 將患兒按照入院順序分為對照組(42 例)與實驗組(43 例)。對照組中男27 例(64.29%), 女15 例(35.71%);年齡0.42~9.00 歲, 平均年齡(2.87±2.05)歲。實驗組中男26 例(60.47%), 女17 例(39.53%);年齡0.25~9.50 歲, 平均年齡(3.01±2.17)歲。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兒采用阿司匹林聯合靜注人免疫球蛋白(pH4, 山西康寶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S19994004)進行治療, 阿司匹林腸溶片(沈陽奧吉娜藥業(yè)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65051), 口服, 4 次/d, 每次的服用量為10 mg/kg, 待患兒的體溫恢復正常后, 于第3 日開始逐漸減少使用劑量, 2 周內減少到5 mg/kg 左右[1];丙種球蛋白以靜脈滴注的方式給藥, 在患兒發(fā)病10 d 內給藥1 次即可, 每次的使用劑量為2 mg/kg, 初始給藥速度為20 滴/min, 患兒未出現不良反應, 可增大給藥速度, 但最高速度為60 滴/min。實驗組患兒采用雙嘧達莫聯合阿司匹林、丙種球蛋白進行治療, 即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雙嘧達莫進行治療, 雙嘧達莫片(商品名:亞寶;亞寶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14020968), 3 次/d, 總劑量為5 mg/kg。兩組患兒均連續(xù)服藥2 個月。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比較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 療效判定標準[2]:治愈:發(fā)熱、四肢腫脹等臨床癥狀消失;緩解:部分癥狀消失或所有癥狀均有所緩解;無效:癥狀沒有變化或加重??傆行?(治愈+緩解)/總例數×100%。②記錄比較兩組患兒的發(fā)熱、四肢腫脹、軀干紅斑、黏膜充血緩解時間。③記錄比較兩組患兒用藥后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比較 實驗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7.67%, 高于對照組的73.81%,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緩解時間比較 實驗組患兒的發(fā)熱、四肢腫脹、軀干紅斑、黏膜充血緩解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兒用藥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實驗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6.98%低于對照組的9.52%, 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比較[n(%)]
表2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緩解時間比較( ±s, d)
表2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緩解時間比較( ±s, d)
注:與對照組比較, a P<0.05
組別 例數 發(fā)熱緩解時間(d) 四肢腫脹緩解時間(d) 軀干紅斑緩解時間(d) 黏膜充血緩解時間(d)對照組 42 2.49±0.48 4.51±1.27 4.22±1.31 5.52±1.16實驗組 43 0.87±0.45a 2.59±1.08a 3.37±0.96a 2.68±0.95a t 16.0566 7.5148 3.4179 12.3621 P<0.05 <0.05 <0.05 <0.05
表3 兩組患兒用藥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n(%)]
川崎病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急性病, 會導致患兒出現皮疹、頸部淋巴腫大、黏膜充血、楊梅舌、發(fā)熱等臨床癥狀, 對患兒的身體健康與生活質量影響極大, 給患兒帶來極大的痛苦。
臨床上治療川崎病多以藥物治療為主, 急性期多以丙種球蛋白與阿司匹林藥物聯合治療, 在發(fā)病10 d 內使用丙種球蛋白可使患兒的臨床癥狀得到有效改善, 縮短病程, 同時可以降低患兒出現冠狀動脈疾病的幾率;阿司匹林藥物可以對患兒的環(huán)氧化酶(COX)產生抑制作用, 進而有效的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起到抗凝與抗炎的作用。為進一步提高藥物的治療效果, 減少治療時間, 使患兒及早康復, 作者認為可增加雙嘧達莫藥物治療。雙嘧達莫可起到減少血小板凝聚的效果, 降低血栓的形成, 同時可使患兒的血管擴張, 提高血液的流速, 改善心肌功能, 起到保護患兒血管的作用[3-7]。由于雙嘧達莫藥物對于<12 歲群體的治療有效性與安全性尚未明確, 因此進行本次研究, 將85 例川崎病患兒分組分別給予阿司匹林聯合丙種球蛋白與雙嘧達莫聯合阿司匹林、丙種球蛋白2 種治療方法, 對比其治療效果與安全性。研究結果顯示, 實驗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7.67%, 高于對照組的73.81%,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兒的發(fā)熱、四肢腫脹、軀干紅斑、黏膜充血緩解時間均低于的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6.98%低于對照組的9.52%, 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充分說明了使用雙嘧達莫聯合阿司匹林、丙種球蛋白治療治療川崎病具有有效性與安全性。
綜上所述, 川崎病患兒使用雙嘧達莫聯合阿司匹林、丙種球蛋白治療效果顯著, 患兒的臨床癥狀緩解時間減縮短, 且安全性高, 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