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婷婷
【摘 要】為了對臨床實習護生在實習的各個階段的心理特點有所了解,便于帶教老師有針對性地指導教學,筆者查閱了相關資料,總結了護生在實習早、中、晚期的主要心理變化及帶教策略進行簡述。護生實習早期的主要心理特點主要是新奇、激動、緊張、焦慮心理,帶教老師需要做好“入科第一課”,對護生做到“放手不放眼”;中期的主要心理特點是自立、自信、失落、迷茫心理,帶教老師可以改變授課的方式,提高護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晚期的心理特點主要是自滿、厭煩、不安、倦怠心理,帶教老師要把帶教的重點放在緩解護生的心理壓力上,讓護生可以輕松地結束學習。
【關鍵詞】臨床實習;護生;心理特點;帶教策略
【中圖分類號】R5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2-03--02
臨床實習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途徑,是學校教育的深化與繼續(xù),是每個護理專業(yè)學生的必經之路[1]。在這個過程中,護生的各方面都會發(fā)生諸多變化,尤其是心理特點的變化對他們的影響更為重要。作為臨床帶教老師,他們需要知悉護生整個實習階段的心理特點,因時施教,才能正確指導護生將臨床實踐與課堂教學密切聯(lián)系,達到真正的掌握。筆者針對在臨床帶教中護生不同階段的心理特點,總結出相應的帶教策略,現(xiàn)將報告陳述如下:
1 不同實習階段護生的心理特點:
1.1 實習初期(1-3個月):新奇、激動、緊張、焦慮心理
有王金蓮等研究統(tǒng)計:實習初期護生感到新奇、激動心理占調查人數(shù)的72.5%,緊張、焦慮心理占調查人數(shù)的33%(2)。這個時期的護生剛從課堂走向臨床,他們認為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可以派上用場,急迫地想進行實操。他們求知欲很強,學習積極性高,對于可以實操的機會都會努力爭取。而有部分護生恰恰相反,他們對專業(yè)知識掌握不牢固,想到要面對陌生的醫(yī)院環(huán)境和恐懼與帶教老師相處,使他們會陷入不同程度的緊張、焦慮心理。
1.2 實習中期(4-7個月):自立、自信、失落、迷茫心理
陳素文研究統(tǒng)計:實習中期的護生經過臨床幾個月的實習,對一般性的操作技術和基礎護理知識有了一定的掌握,63%的護生自己想能獨立完成各項護理操作,53%的護生已經不能滿足于這些基本的護理操作,希望帶教老師可以教授一些專業(yè)性強的護理操作技術(3)。而有部分護生對醫(yī)院的環(huán)境仍沒有很好的適應,較難處理好與病人及帶教老師之間的關系。他們的負面情緒大多源于人際溝通能力的欠缺。在遇到學習中的問題時,他們怯于跟帶教老師交流;在跟病人相處時,他們對病人的病情愛莫能助,造成他們對實習生涯的失落和迷茫。
1.3 實習末期(8-10個月):自滿、厭煩、不安、倦怠心理
這個時期的護生經過了長期的臨床實踐,基礎護理操作已經熟練掌握,認為護理工作多為簡單的操作的重復,對臨床實習不再有濃厚的興趣。他們熟悉了護理工作的性質,對白夜班輪倒模式充滿了厭倦、疲憊感。此時的護生還要面對學校大量的畢業(yè)考試、論文、就業(yè)等問題,在實習時,往往心不在焉。嚴重者,甚至可能找借口不上班、遲到、早退等。
2 帶教策略:
2.1 實習早期:對于護生的新奇、激動的心理,在實習的第一天要做好崗前培訓。詳細介紹護理操作知識、訓練及考核標準,帶教老師要將學生引導至積極的方向,使他們的好奇心盡可能的被滿足,同時將理論與實踐相融合(4)。此外,帶教活動必須具有規(guī)范性,護生在這個時期所養(yǎng)成的習慣會對后期的學習及工作產生重要的影響(5)。至于護生的緊張、焦慮心理,帶教老師要熱情地對待每個護生,以減少護生和帶教老師之間的距離感,盡快進入角色。護生在操作時,帶教老師要做到“放手不放眼”,時刻監(jiān)督護生的學習操作。
2.2 實習中期:此時護生基本的護理操作大多已經掌握,他們自信滿滿,學習的主動性也高。帶教老師可以多傳授一些工作中的小技巧,讓護生在操作的學習中更加精益求精。鑒于每個科室的??菩?,帶教老師除了介紹基本的護理操作,專科的護理操作也是提高護生學習積極性的亮點之處。帶教老師還可以讓護生參加一些護理查房、專科講座及病例討論等活動,以促進護生多觀察,多思考。對于護生出現(xiàn)的失落、迷茫心理,帶教老師需要多留意,多跟護生交流談心。帶教老師要做工作中的有心人,為護生多創(chuàng)造輕松的氛圍,多些耐心的詢問和細心的引導。
2.3 實習末期:這個時期的護生比較浮躁,肩上的擔子也比較重。有些護生感覺看不到護理的未來,認為護理只是一味地為醫(yī)生跑腿賣力而已。另一些護生疲于畢業(yè)論文和奔波求職,對實習也屬于“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此時的帶教老師需要將教學的重點放在穩(wěn)定護生的心態(tài)上。帶教老師要以身作則,將自己作為護生學習的榜樣,多跟護生談談護理的前景及求職的經驗,鼓勵護生多表達內心的顧慮。在帶教的形式上,帶教老師可以做些改變。讓護生自己負責病人,他們親自設定病人的護理目標及措施。每個護理目標的實現(xiàn)也是職業(yè)理想的又一次升化。
3 小結:
護生在各個階段心理的變化直接影響護生的實習、生活。帶教老師在授課中需要多關注,有針對性地采取帶教策略。護生有了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才能具備端正地學習態(tài)度。好的心理素質也為他們經后的職業(yè)生涯中的人際關系的處理打下扎實的基礎。護生在醫(yī)院學習專業(yè)實操的本質也是一種堅強心理素質的塑造。有了穩(wěn)扎的心態(tài),才能面對護士工作中的高張情形,也就能在工作中做到忙而不亂,從容不迫,成為一名合格的白衣天使。
參考文獻:
余幼芬,何雅芳.護生早期臨床帶教初探.實用護理雜志(J),2003,19(3):72
王金蓮,田紅梅,左春芳.本科護生臨床實習不同時期的心理反應探析(J).全科護理,2018,16(27):3444-3446
陳素文.不同階段實習護生的心理特點分析與帶教對策.中國醫(yī)院創(chuàng)新(J),2009,6(21):100
陳朔華,尹春燕,丁涵,等.臨床實習對本科護生就業(yè)意愿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3.27(9A):858-859
盧蓉,徐正英,吳青,等.簡快身心積極療法滲透本科護理教育實踐提升實習護士心理健康水平探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6.13(32):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