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延團,張曉鳳,張育浩,張本印,張得鈞*
(1.青海大學醫(yī)學院,青海 西寧 810016;2.青海大學生態(tài)環(huán)境工程學院,青海 西寧 810016)
沙棘甾醇是沙棘果實中含有的一類植物甾醇,以環(huán)戊烷多氫菲為骨架,因C-3位上有不飽和的羥基基團,產(chǎn)生活潑的電子效應(yīng),可以與自由基配對,清除自由基,阻斷鏈式反應(yīng),具備抗氧化的功能[1]。目前,對沙棘抗氧化研究僅限于沙棘果油、沙棘籽油、沙棘果粉、沙棘黃酮等成分[2-6],對沙棘甾醇抗氧化作用研究未見報道。本文旨在探討沙棘甾醇抗油脂氧化作用,為其作為一種綠色、健康的天然食品抗氧化劑提供實驗依據(jù)。
1.1.1 儀器與設(shè)備
電熱鼓風干燥箱:上海一恒科學儀器有限公司;SQP電子分析天平:賽多利斯科學儀器有限公司;KQ5200v型超聲波清洗器:昆山超聲波有限公司。
1.1.2 材料與試劑
沙棘甾醇:實驗室自制,采用皂化法從沙棘籽油提取粗沙棘甾醇,經(jīng)無水乙醇反復重結(jié)晶得純化甾醇(經(jīng)硫磷鐵法測定,總甾醇含量為84.5%);維生素C:純度>99%,麥克林公司;維生素E:純度>97%,麥克林公司;β-胡蘿卜素:純度>96%,麥克林公司;二丁基羥基甲苯:純度>97%,北京索萊寶公司;β-谷甾醇:純度>95%,酷尓化學公司;豆甾醇:純度>95%,酷尓化學公司。菜籽油:青海江河源農(nóng)牧科技有限發(fā)展公司;花生油:山東魯花集團有限公司;玉米油:益海嘉里食品有限公司。冰乙酸、三氯甲烷:天津市富宇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可溶性淀粉、碘化鉀:上海光諾化學科技有限公司;硫代硫酸鈉標準液:北京海岸鴻蒙標準物質(zhì)技術(shù)有限責任公司。
1.2.1 沙棘甾醇不同添加量抗油脂氧化作用的研究方法
精密稱取一定量的沙棘甾醇,用無水乙醇溶解。按油脂質(zhì)量百分比,分別加入到裝有80 g菜籽油、花生油和玉米油的棕色廣口瓶中超聲混勻(超聲溫度50℃,超聲時間10min),配制成含0.01%、0.02%、0.05%、0.10%和0.20%沙棘甾醇供試油樣,以不添加沙棘甾醇的油脂做空白對照油樣。采用Schaal 烘箱貯藏實驗,將所有樣品敞口置于恒溫干燥箱[(65±1)℃]中強化保存,每12 h超聲(加攪拌混勻)10 min并交換它們在恒溫箱中的位置,每個油樣隔4天平行測定3次(結(jié)果誤差≥5%,再平行取樣3次),實驗周期為24天。過氧化值測定方法依據(jù)GB5009227-2016《食品中過氧化值的測定》的規(guī)定,油脂氧化抑制率=(不添加抗氧化劑油樣的POV值-添加抗氧化劑油樣的POV值)/不添加抗氧化劑油樣的POV值×100%。
1.2.2 沙棘甾醇與不同抗氧化劑抗油脂氧化作用的研究方法
精密稱取一定量的沙棘甾醇、維生素C、維生素E、二丁基羥基甲苯、β-胡蘿卜素、β-谷甾醇和豆甾醇,用無水乙醇溶解。按油脂質(zhì)量百分比,分別加入到裝有80 g的菜籽油、花生油和玉米油的棕色廣口瓶中超聲混勻(超聲溫度50℃,超聲時間10min),配制成含抗氧化劑0.02%的供試油樣。
以不添加抗氧化劑的相應(yīng)油脂做空白對照油樣。
油脂加速實驗按1.2.1所述方法。
1.2.3 沙棘甾醇與維生素C或二丁基羥基甲苯復配抗油脂氧化作用的研究方法
以不添加抗氧化劑的相應(yīng)油脂做空白對照油樣。
油脂加速實驗按1.2.1所述方法。
1.2.4 統(tǒng)計學方法
表1~3顯示,隨著時間的延長,各種供試油樣的POV值逐步升高,添加沙棘甾醇的油樣增加緩慢,而空白油樣則顯著增加,表明沙棘甾醇對菜籽油、花生油和玉米油的氧化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0.01%、0.02%、0.05%、0.10%和0.20%沙棘甾醇對菜籽油的氧化抑制率第8天分別為14.67%、15.84%、16.32%、16.95%和21.85%;第16天分別為12.02%、16.96%、21.73%、35.76%和37.54%;第24天分別為16.49%、18.25%、19.61%、20.47%和21.81%。對花生油的氧化抑制率第8天分別為19.52%、25.54%、29.68%、32.02%和34.97%;第16天分別為5.22%、10.09%、14.06%、16.99%和18.62%;第24天分別為10.79%、13.86%、18.01%、19.24%和22.36%。對玉米油的氧化抑制率第8天分別為15.86%、18.86%、18.93%、19.35%和21.21%;第16天分別為11.83%、13.83%、19.57%、22.82%和29.26%;第24天分別為18.09%、23.16%、26.05%、27.81%和30.41%,說明沙棘甾醇抗氧化強度隨著劑量的增加而明顯遞增,呈正相關(guān)的劑量依賴效應(yīng),且沙棘甾醇對玉米油和菜籽油的抗氧化效果略優(yōu)于花生油。
表1 沙棘甾醇不同添加量對菜籽油抗氧化作用表 Table1 Antioxidant effect of different amounts of seabuckthorn sterol on rapeseed
*:與空白菜籽油比較,P<0.05
表2 沙棘甾醇不同添加量對花生油抗氧化作用表 Table2 Antioxidant effect of different amounts of seabuckthorn sterol on peanut
*:與空白花生油比較,P<0.05
表3 沙棘甾醇不同添加量對玉米油抗氧化作用表 Table3 Antioxidant effects of different amounts of seabuckthorn sterol on corn
*:與空白玉米油比較,P<0.05
表4~6顯示,沙棘甾醇、維生素C、維生素E、二丁基羥基甲苯、β-胡蘿卜素、β-谷甾醇和豆甾醇對菜籽油、花生油和玉米油的氧化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對第24天菜籽油的氧化抑制率分別為18.25%、29.91%、34.35%、32.91%、17.66%、17.35%和17.84%;對第24天花生油的氧化抑制率分別為13.86%、22.77%、12.99%、19.25%、12.45%、12.81%和11.98%;對第24天玉米油的氧化抑制率分別為23.16%、30.57%、22.59%、27.34%、23.10%、22.79%和21.60%,可見對菜籽油、花生油和玉米油的抗氧化強度:維生素C>二丁基羥基甲苯>維生素E>沙棘甾醇>豆甾醇>β-胡蘿卜素>β-谷甾醇??赡芘c抗氧化劑的特性有關(guān),維生素C作為一種氧清除劑和金屬離子螯合劑,耐高溫、抗氧化能力極強[5-6];維生素E清除自由基,終止自由基連鎖反應(yīng),不溶于水易溶于脂肪及脂肪溶劑,不易被酸、堿、熱破壞,但極易被氧化[7];二丁基羥基甲苯是一類酚類抗氧化劑,抗氧化作用極強[8];β-胡蘿卜素作為單線態(tài)氧淬滅劑,防止食品體系氧化,清除自由基,對光、熱敏感,易被降解[9];植物甾醇對熱穩(wěn)定,具有還原性和清除自由基能力[10]。其抗氧化能力弱于維生素C、維生素E和二丁基羥基甲苯,可能與沙棘甾醇的溶解度有關(guān),雖然植物甾醇極性非常小,易溶于乙醚、苯、氯仿、石油醚、正己烷等有機溶劑,但它在油相中的溶解度也相當有限,導致其抗氧化作用減弱[11]。
表4 沙棘甾醇與不同抗氧化劑對菜籽油抗氧化作用比較表 Table4 Comparison of antioxidation effects of seabuckthorn sterols and different antioxidants on rapeseed
*:與空白菜籽油比較,P<0.05;#:與沙棘甾醇比較,P<0.05
表5 沙棘甾醇與不同抗氧化劑對花生油抗氧化作用比較表 Table5 Comparison of antioxidation effects of seabuckthorn sterols and different
*:與空白花生油比較,P<0.05;#:與沙棘甾醇比較,P<0.05
表6 沙棘甾醇與不同抗氧化劑對玉米油抗氧化作用比較表 Table6 Comparison of antioxidation effects of seabuckthorn sterols and different antioxidants on corn
*:與空白玉米油比較,P<0.05;#:與沙棘甾醇比較,P<0.05
表7 沙棘甾醇與維生素C和二丁基羥基甲苯復配對菜籽油抗氧化作用評價表 Table7 Evaluation of antioxidation effect of seabuckthorn sterol and vitamin C on rapeseed
*:與空白菜籽油比較,P<0.05;#:與沙棘甾醇比較,P<0.05;Δ:沙棘甾醇與維生素C復配與維生素C比較,P<0.05;▲:沙棘甾醇與二丁基羥基甲苯復配與二丁基羥基甲苯比較,P<0.05
表8 沙棘甾醇與維生素C和二丁基羥基甲苯復配對花生油抗氧化作用評價表 Table8 Evaluation of antioxidation effect of seabuckthorn sterol and vitamin C in peanut
*:與空白花生油比較,P<0.05;#:與沙棘甾醇比較,P<0.05;Δ:沙棘甾醇與維生素C復配與維生素C比較,P<0.05;▲:沙棘甾醇與二丁基羥基甲苯復配與二丁基羥基甲苯比較,P<0.05
表9 沙棘甾醇與維生素C和二丁基羥基甲苯復配對玉米油抗氧化作用評價表 Table9 Evaluation of antioxidant effects of seabuckthorn sterol and vitamin C complex on corn
*:與空白玉米油比較,P<0.05;#:與沙棘甾醇比較,P<0.05;Δ:沙棘甾醇與維生素C復配與維生素C比較,P<0.05;▲:沙棘甾醇與二丁基羥基甲苯復配與二丁基羥基甲苯比較,P<0.05
油脂在加工、貯藏和使用過程中極易受油脂中脂肪酸組成、水分活度、氧氣含量、光照和一些金屬離子等的影響,使中性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鏈斷裂形成過氧化物,依次降解為低級脂肪酸、醛類、酮類物質(zhì),產(chǎn)生異味,大大降低油脂的品質(zhì),嚴重危及食品安全,同時小分子醛、酮物質(zhì)因含有活性羰基,極有可能參與到美拉德反應(yīng)中,從而影響食品中加工伴生危害物的形成,包括丙烯酰胺(AA)、雜環(huán)胺(HAAs)、5-羥甲基糠醛(HMF)、晚期糖基化末端產(chǎn)物(AGEs)等[12]。食用酸敗油脂致過氧化脂質(zhì)進入人體,襲擊細胞膜或酶發(fā)生一系列連鎖反應(yīng),諸如癌癥的誘發(fā)、動脈粥樣硬化、細胞的衰老等,同時引起脂溶性維生素和必需脂肪酸的損失,蛋白質(zhì)消化率降低[13-15]。為保證油脂質(zhì)量,通常采用添加抗氧化劑的方式延緩油脂的酸化變質(zhì)。抗氧化劑分為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劑和天然抗氧化劑。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劑包括丁基羥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羥基甲苯(二丁基羥基甲苯)和叔丁基對苯乙酚(TBHQ)。天然抗氧化劑包括酚類、天然色素、植酸和蛋白質(zhì)、多肽和氨基酸[16]。近年來,國內(nèi)外研究發(fā)現(xiàn)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劑雖然具有價廉、耐高溫、性能穩(wěn)定和抗氧化強等特點,但存在一定的毒性或潛在的致癌性,且有弱雌激素樣效用,在歐美日等國家已禁用或慎用[17-18]。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意識的逐步提高,從藥食兩用的動植物中提取天然的、無毒無害、綠色環(huán)保、高效的天然抗氧化劑已成為未來食品添加劑領(lǐng)域的研發(fā)重點。如何研究出高效、低毒、安全、經(jīng)濟、廣泛的天然抗氧化劑已成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