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姍姍
?
課外長跑APP在普通高校的實證運用研究——以長江大學為例*
楊姍姍
(長江大學 體育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3)
為科學地進行體育教學信息化改革,對課外長跑APP軟件在普通高校中的實證運用研究。結果表明,課外長跑APP與大學體育課程相結合,能幫助提高學生體質狀況,促進學生養(yǎng)成經常鍛煉的良好習慣;能把大學體育課內教學和課外鍛煉進行有機的結合,實現(xiàn)真正的課內外教學一體化;能促進體育體育課程管理改革的有序進行。
課外長跑;APP;普通高校
加強青少年學生的身體素質早就被納入國家的教育戰(zhàn)略計劃。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明確指出:健康體魄是青少年為祖國和人民服務的基本前提,是中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xiàn)。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體育工作,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養(yǎng)成堅持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1]?!度珖胀ǜ叩葘W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簡稱“綱要”明確提出:要把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課外體育鍛煉、校外活動、運動訓練等納入體育課,形成課內外、校內外有機聯(lián)系的課程結構[2]。如何有效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如何有組織地進行課外鍛煉,并納入體育課考核,多年來眾多高校采取了諸多辦法,但效果不太理想。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信息化工程的不斷推進,很多高校加快了智慧化校園及校園信息化建設的步伐,很多手機APP軟件因為使用便捷,在很多學校信息化建設中起到了推動作用。大學體育教學的改革也應跟上信息化、智慧化發(fā)展的腳步。如何在大學體育教學中利用網絡、電腦、手機APP等信息化手段進行有機的改革和整合,對課內教學、課外鍛煉進行有效的監(jiān)控和管理,是需要思考的問題?;诖?,利用現(xiàn)代智能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開發(fā)設計一種手機APP校園跑管理平臺,來監(jiān)督大學生的課外體育活動。通過手機APP校園跑軟件在高校大學生課外體育活動鍛煉中的廣泛應用,促進學生養(yǎng)成經常鍛煉的良好習慣,提高體質健康水平,形成“健康第一”的終身體育思想,具有實際意義。
對長江大學所有在校生進行課外長跑APP的推廣試用,在試用過程中選取20名老師所帶139個體育課班級,共4619人,對其試用情況進行研究分析。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等文獻資料庫,收集和參閱相關的文獻資料,作為參考。
1.2.2 實驗法
對試用的相關情況進行調查分析。長江大學課外長跑規(guī)則如下:
在APP試用階段,課外長跑占體育課總成績的10%。每個學期男女生跑步各20次為合格,跑步次數越多分數對應越高。20次以上,每多1次體育課加0.5分,30次為滿分(課外長跑成績計入體育課平時成績,課堂考勤10分,課外長跑10分)。
男生單次的跑步里程達到2公里(跑步配速在3—9min/km范圍內);女生單次的跑步里程達到1.6公里(跑步配速在3—9min/km范圍內),才能記為有效成績。
1.2.3 訪談法
對參加課外長跑APP試用的的人群,隨機進行訪問,了解有關問題。
1.2.4 數理統(tǒng)計法
對調查所得數據,運用數理統(tǒng)計的方法進行分析整理。
在課外長跑APP試用期間全校共計12716人參與,總計跑步近27.3萬次,累計里程近58.5萬多公里,平均每人跑步21.47次以上,平均里程46.02公里,詳見表1。
表1 課外長跑總體情況
總跑步次數總里程(公里)總參與人數人均次數人均里程 27303858174.121271621.4746.02
圖1 有效成績分布
其中有效跑步30次以上,共365人,占2.87%;19-30次的9164人,占72.07%;10-18次的1456人,占11.45%;1-9次的1730人,占13.61%;具體分布見圖1。
選取的139個體育課班級4619人中,共有4486人參與課外長跑,總計跑步近11.4萬次,累計里程近21.6萬多公里,平均每人跑步25.32次以上,平均里程48.11公里,見表2。
表2 實驗班級課外長跑基本情況
總跑步次數總里程(公里)總參與人數人均次數人均里程 113586215821.46448625.3248.11
選取的139個體育課班級4619人中,有效跑步30次以上312人,占6.95%;20-30次的3403人,占75.86%;10-20次的586人,占13.06%;1-9次的185人,占4.12%;具體分布圖見圖2。
圖2 實驗班級有效成績分布
2.2.1 能夠實現(xiàn)體育課程“課內外相結合”
早在“綱要”中明確提出:“要把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課外體育鍛煉、校外活動、運動訓練等納入體育課,形成課內外、校內外有機聯(lián)系的課程結構?!边@么多年來,各高校都采取諸多方法和手段,但操作起來耗時,耗力,不能對學生的課外鍛煉進行有效監(jiān)控效果甚微。利用課外長跑APP軟件,能夠通過APP內置的打卡監(jiān)控功能,有效地記錄學生每一次長跑鍛煉的路線、時間、成績。根據提前設定的跑步管理辦法,自動計算學生課外長跑分數;將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情況進行量化,按照一定的比例計入到學生期末體育課程考核的成績中,將體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形成一個整體,實現(xiàn)真正的課內外教學一體化。
2.2.2 能夠有效提升學生體質狀況
經過一個學期的課外長跑鍛煉,對所選取的20名老師所帶班級學生的長跑成績,與上個學期成績進行對比分析(有效成績?yōu)?680個),其對比結果如表2。
表3 試用前后學生及格率及平均分比較
上學期下學期P 及格率85%92.5% 平均分75.0782.520.029
從表3看出,經過一個學期的課外長跑鍛煉,所選取學生長跑成績的及格率為92.5%,比上學期提高了7.5個百分點;平均分由上個學期的75.07分,提高到83.52分,說明經過半年的課外長跑,學生的長跑成績顯著提高(P<0.05)。且現(xiàn)場測試發(fā)現(xiàn)測完長跑后以前很多學生倒在操場喘不過氣很難受的現(xiàn)象大大減少,說明經過一個學期的課外長跑APP的運行,很多學生通過課外長跑能夠提高其耐力素質,對增強學生體質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2.2.3 能夠有效促進學生良好鍛煉習慣的養(yǎng)成
利用課外長跑APP這種形式,把課外鍛煉計入體育課成績,以一種制度的形式來引導、激勵學生進行課外體育活動,雖說帶有一定的強制性,在學生中也有這樣和那樣不同的聲音,但大多數同學還是在堅持跑步。很多以前喜歡鍛煉的同學,因為有了這樣一個平臺,變得更加喜愛運動;以前想鍛煉但礙于其他原因而沒有鍛煉的同學,也找到了跑步鍛煉的理由;以前那些很少走出宿舍的同學,為了完成考核指標,被迫走出宿舍參加鍛煉。
無論是何種心態(tài)和動機,但大多數學生還是走出了宿舍,走向了操場和校園,參與到跑步和運動中來。通過長時間的堅持,能夠促進學生養(yǎng)成經常鍛煉的良好習慣,幫助學生發(fā)展耐力素質,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水平,能夠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第一”的終身體育思想。
2.2.4 能夠幫助擴大學生的社交圈
跑步APP中的校園排行榜,是很多同學喜歡關注的。他們通過互相對比跑步數據,在app上查看跑步排名,提高了參與興趣,也結識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利用APP中的互動平臺,和平臺上其他學院的同學相互交流鍛煉心得,相互約跑,在跑步鍛煉中增進了感情。據了解在學生中已經建立了好幾個課外跑步QQ群,他們經常在里面交流自己的跑步心得,且還組織了好幾次線下的跑友活動,通過組織這些活動增進了相互間的友誼,擴大了自己的社交圈,豐富了自己的大學業(yè)余文化生活。
2.3.1 作弊問題的鑒別和杜絕
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存在有學生騎自行車進行打卡的現(xiàn)象,針對這一現(xiàn)象如何進行鑒別。雖說app軟件在后臺已經做了精密的處理,系統(tǒng)會自動統(tǒng)計跑步時的步數,根據步數能判斷是否存在騎車作弊問題,但這一方式是否嚴謹,能否真正做到限制和鑒別;還有部分同學出現(xiàn)的代跑現(xiàn)象,系統(tǒng)采取怎樣的有效方式去進行鑒別和杜絕,這都是需要后期進行改進和優(yōu)化的地方。
2.3.2 跑步過程中的安全隱患
因為跑步APP設計的路線和打卡點,是分布在校園的各個角落,不是設置在固定的操場。在跑步過程中,很多路線和必經點是學校的主干道,人流和車流量較大,在跑步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一定的安全事故;且很多學生選擇在晚上進行跑步打卡,由于晚上校園內有些地方燈光較差,學生在視線不好的環(huán)境中跑步打卡容易出現(xiàn)一定的安全事故;跑步時須拿著手機進行跑步和打卡,在跑步時手臂擺動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手機滑落,出現(xiàn)手機損壞的情況。
2.3.3 容易出現(xiàn)跑步體驗感差的情況
跑步鍛煉對很多人來說應該是一件很愉悅的事情,但利用長跑APP進行跑步,由于要拿著手機跑步,容易出現(xiàn)跑動過程中擺臂不舒服的狀況;在跑步中加入打卡這一過程,容易讓學生過于專注于打卡,而忽略了跑步過程的樂趣。這些現(xiàn)象都容易引起跑步時的體驗感差的情況,可能會影響學生的跑步興趣。
3.1 課外長跑APP與大學體育課程相結合,能夠使學生的身體素質(耐力)得到顯著提高,能夠幫忙提高學生體質狀況;能夠促進學生養(yǎng)成經常鍛煉的良好習慣,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第一”的終身體育思想。
3.2 利用課外長跑APP軟件,能夠有效把大學體育課內教學和課外鍛煉進行有機的結合,將體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形成一個整體,實現(xiàn)真正的課內外教學一體化。
3.3 利用課外長跑APP對學生課外體育鍛煉進行科學的監(jiān)控和管理,能夠減輕教師工作負擔,幫助合理有效地運用體育教學資源,促進體育課程管理改革的有序進行。
[1]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Z],1999(6).
[2]教育部.關于印發(fā)《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的通知[Z].教體藝(2002)13號,2002(8).
On the Empirical Application of Extracurricular Long-Distance Running App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 Case Study on Yangtze University
YANG Shanshan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434023, Hubei, China)
*項目:長江大學2017年教學研究項目,編號:JY2017019。
楊姍姍(1981—),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