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盛虎
摘 要:在教師的日常工作中,與學生之間的溝通無處不在。特別是學生之間發(fā)生矛盾時,如何溝通才能取得實效,是教師一直要思考的問題。根據(jù)多年的教學實踐,當學生發(fā)生矛盾時,先“動之以情”“暖之以心”,再“曉之以理”,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關鍵詞:矛盾;情緒;用心;溝通
“教育是一門藝術”。學生之間矛盾的處理是教師的必修課。矛盾處理是否得當,將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的好壞。
根據(jù)多年的班主任和政教工作經(jīng)驗。我覺得處理矛盾時要用心、用情,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天下午,我接到一位班主任電話,“我班上一個學生和另一班的學生在打籃球時打起來了。”我匆匆趕到,見到兩位同學都比較激動,還蠻不服氣的樣子。他們的手肘處都磨了點皮。簡單了解情況后,我關切地問道:“受傷了嗎?還疼嗎?”兩個學生都不做聲。我說:“瞧,這里有一點點紅,先到我辦公室去搽搽藥吧。”兩名學生跟著我來到了辦公室。我首先給他們擦點碘伏,關切地問道:“還疼嗎?需不需要去看醫(yī)生?”兩位學生不好意識地說:“不疼,沒事。”“都是堅強的好孩子,來,喝杯水吧。說說事情的經(jīng)過。”兩位學生接過水杯,有點詫異,有點猶豫,但更多的是感動。他們分別說起了事情的經(jīng)過。我仔細地聽著,不時地點點頭,目光里滿是尊重。原來,兩位同學是放學后在操場上打籃球,球不小心砸到了頭上。因為言語發(fā)生了爭執(zhí),最后動起手來。我說:“喜歡打籃球是好事,既能鍛煉身體,又能培養(yǎng)才能。我也喜歡打籃球,打籃球時球砸到頭上確實很疼,但也是難以避免的事情。你們說,是嗎?”“主要是他打籃球特別用力,球砸到我了也不道歉,我說他他還蠻有理的樣子。”“這就不對了,雖然打籃球砸到頭在所難免,但砸到了別人,道歉是應該的。也要注意不要太用力,要不然砸著會很疼的?!薄拔艺狼福蜌鉀_沖地沖了過來,好像是我故意砸他的樣子?!薄斑@件事情你們覺得自己在處理上是否有不對的地方,先想一想,找找自己的原因。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打起架來雙方肯定都有不對的地方。能主動認識錯誤,知錯能改才是好孩子。我相信你們能做到的?!背聊艘欢螘r間后,一位同學說,“老師,我球砸到他時沒有道歉,確實不對!”“老師,我被砸到時,性子急了點,語氣不太好,也不對?!绷硪晃灰膊缓靡馑嫉慕又?。“這就對了,能勇于認錯都是好孩子,打架解決不了問題,只會使事情越來越糟糕。從你們眼里我看到了你們知錯能改的決心。相信你們已經(jīng)認識到了錯誤。還疼嗎?能原諒對方嗎?”“能!”孩子們堅定地回答,心平氣和地握手言和。
處理學生矛盾時,如何才能更好地溝通,達到好的教育效果,我覺得以下幾個方面值得借鑒。
一、教師應掌握一定的心理學知識
教師具備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就能更好地認識到事情發(fā)生背后的原因。處理問題能結(jié)合學生的心理特點,更有針對性,也更專業(yè),更溫情,更易被學生所接受。
二、把握好處理的時機
找準處理的時機很重要。有些矛盾的處理要趁熱打鐵,而有些矛盾的處理要學會控制事態(tài),適當放一放,學會冷處理。如果矛盾雙方正在氣頭上,情緒很不穩(wěn)定。此時教師的冷靜很重要。教師不能怒火中燒,口不擇言。有時候,冷靜是基礎,時間是良藥,情緒最重要。
三、為學生營造一個溫馨、安全的環(huán)境
處理學生矛盾時,比較敏感的問題要避開嘈雜、人多的地方,盡可能選擇一個安靜人少的地方,這樣更容易讓學生感覺到被尊重,不會擔心自己的秘密被過多的人發(fā)現(xiàn),有安全感,才更愿意敞開心扉和老師交流。
四、善于傾聽,尊重學生表達的權利
處理學生矛盾時,不能只憑一面之詞,也不能憑固有的印象妄加猜測。要細心調(diào)查,公平公正?!叭藷o完人,金無足赤?!背煽兒玫膶W生也有可能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后進生也會有他的閃光點。遇到學生發(fā)生矛盾時,老師一定要善于傾聽,要讓每個學生都有充分發(fā)言的權利。教師的用心傾聽,既有利于了解事情的真相,也有利于傳達老師對學生的尊重。只有讓學生覺得老師是尊重自己的,是公平公正的,學生才會愿意接受老師的意見。
五、尋找事件中的積極因素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事情通常都有其兩面性。我們要善于尋找事件中的積極因素,適時地予以肯定。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學生的關愛,有利于事情的處理。
六、找出更合理的解決辦法
小學生通常都比較感性,缺乏理智。教師要引導學生找到更合理的解決辦法。當學生發(fā)現(xiàn)了更好的解決辦法后,對自己不足的認識也更深刻。
七、關系比道理更重要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矛盾處理的基礎。作為教師,要用心、用情培養(yǎng)良好的師生關系。平時多陪學生參加一些活動,多鼓勵學生,讓學生感覺到老師的愛。比如陪學生打打球,過過生日,節(jié)日里給點小驚喜。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愛要有儀式感,愛要被感知。學生感覺到了老師的關愛,就能“親其師,信其道?!币驗椤瓣P系比道理更重要!”有時,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期待的眼神可能對學生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蔽矣X得這句話用到師生關系上同樣如此。教師用一雙欣賞的眼睛去看待學生,教師的眼里滿滿的都是愛,學生也會以感恩與善意來回饋給老師,因為“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愛是通往真正教育的橋梁。溝通從“心”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