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倩[鄭州大學,鄭州 450001]
《喧嘩與騷動》是福克納很受讀者喜歡的作品之一,他個人曾把自己對這部作品的喜愛表達為“就像母親對孩子一樣”。這部作品也被公認為是??思{最難讀懂的作品。書中描寫了沒落的康普生家族最后一代人的故事。作為核心人物的凱蒂,她的失貞為這個逐漸分崩離析的家庭帶來最后一個致命打擊,后來哥哥昆丁自殺、父親酗酒去世、弟弟杰生失掉去銀行工作的機會并一輩子生活在憤恨扭曲的心理之中,白癡弟弟班吉被閹割并送去精神病院,小昆丁偷錢與人私奔后杳無音信,凱蒂自身后來亦淪為納粹將軍的情婦。關于《喧嘩與騷動》中杰生四世的評價,國內(nèi)外的評論家也并沒有統(tǒng)一的看法,但是大部分觀點都認為他是“最丑惡的人物”“邪惡勢力的代表”。就連??思{自己也說杰生是他作品中“所塑造的最丑惡的人物”,但他曾說杰生是“康普生家第一個心智健全的人,并且由于他是個沒有后裔的光棍,因而是最后一個人”。杰生這一人物是心智健全或是心理扭曲并不能簡單地、片面地做切割和分析,本文將從杰生部分的敘述中對他的形象加以分析。
杰生·康普生的母親康普生夫人在小說中總是以哀怨、哭哭啼啼的形象出現(xiàn),她看重貞操,將自己的家族和康普生家族總是切割開來。在她的世界里,只有自己、自己的弟弟毛萊以及兒子杰生算是自己的母族一方的人。在與老康普生的爭吵中,她總是說“我們娘家人的出身跟你們家完全是同樣高貴的”,“杰生才是我的親骨肉呢”,“與其說他是康普生家的還不如說是巴斯康家的”,“讓我?guī)Ы苌?,其他幾個留在你身邊,他們不是我的親骨肉”。她對于自己的兒子杰生也有著愧疚的情緒,因為凱蒂被趕出赫伯特家門后杰生失去了在銀行謀職的機會,而家族僅有的一塊土地也被變賣供昆丁去哈佛念書,自己的另一個兒子杰生連讀書或者上進的機會幾乎沒有,她稱自己為“沒用的老婆子”。她自知自己沒有話語權,因而在老康普生死后,被杰生供養(yǎng)著,她也順從杰生的話,“他現(xiàn)在是一家之主,他有權要我們尊重他的意愿”。從她的話中可以看出她內(nèi)心對自己的孩子其實是沒有真正的感情的,她之前沒有為杰生以及別的孩子盡到自己的責任,沒有給他們足夠的愛,后面靠著杰生供養(yǎng)的時候也沒有真正的感情。因此她的母愛是畸形的、疏遠的、淡薄的、冷漠的。
杰生·康普生在這樣的家庭長大,被母親用畸形的愛捆綁著,甚至根本就不是愛。他對母親的態(tài)度在后面他的敘述中得到了充分的表達。面對母親,他既厭煩又順從。在文中,母親希望杰生管束小昆丁,但又怕他責罵她,杰生一邊不無諷刺地說:“我壓根兒沒工夫譴責您的良心。我沒機會上哈佛,也沒時間整天醉醺醺直到進入黃泉?!币贿呌职参磕赣H說:“您待會兒又要把自己折磨得發(fā)病了。您要么就是整天把她鎖在屋里,要么就是別再為她操心,把她交給我。這樣做不好嗎?”杰生這種矛盾的態(tài)度在他自己的敘述中側面地表達了很多次。
小昆丁是凱蒂失去貞操后生下的孩子,被送到康普生家養(yǎng)大。杰生·康普生對小昆丁的態(tài)度十分惡劣,從他的自述開始,就說“天生的賤胚就永遠都是賤胚”,他辱罵的不只是昆丁,還包括昆丁的母親、杰生的姐姐凱蒂。杰生對昆丁的憎惡,一是對凱蒂失去貞操令家族蒙羞的恥辱感,二是凱蒂因為未婚先孕被赫伯特·海德趕出家門,導致自己失去在銀行的職位的怨恨。
杰生·康普生對昆丁的態(tài)度是很復雜的,一方面他監(jiān)督昆丁去學校讀書,不讓她鬼混,一方面對她的請求置之不理,甚至克扣母親給她的零花錢,并將其當作自己的金錢來源。在昆丁和“紅領帶”約會的時候,杰生顧不上頭疼去跟蹤試圖阻攔,心里罵著“她的血液里有下賤的根子,那你怎么拉也拉不起來她”,但又很憤怒那個把自己外甥女帶走的人?!拔乙屇菓蜃又?,如果他以為能帶著我的外甥女在樹林子里亂跑,那條紅領帶便不是別的什么,而是牽他到地獄去的催命吊索啦!”這可以顯示出他對昆丁既有著強烈的恨意,這恨意是由對凱蒂的恨意而來,同時又承擔著作為一位成年人、一位家長對自己的晚輩的責任。
內(nèi)戰(zhàn)前,美國南方的主要經(jīng)濟形式是奴隸主莊園經(jīng)濟。南方貴族從不關注經(jīng)濟發(fā)展、家庭收入,也不關注作為人類的本能、欲望、內(nèi)在需要,而重點關注家庭榮譽、社會地位、婦女貞潔。后來,南方內(nèi)戰(zhàn)軍事失敗,舊有的經(jīng)濟形式、社會結構、文化傳統(tǒng)都遭到破壞。新生的經(jīng)濟形式、社會結構和文化傳統(tǒng)重構了南方人的價值體系和認知行為模式。而杰生·康普生就是這一時代的產(chǎn)物。內(nèi)戰(zhàn)后,康普生家族日趨沒落。父親酗酒去世,母親不問家事,哥哥昆丁自殺,姐姐凱蒂未婚生子,還有個生活不能自理的白癡弟弟,這些都給杰生的人生帶來了強烈的沖擊,他無法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杰生·康普生對自己出生在康普生家族是驕傲又怨恨的。時代的變化被他趕上,家族的沒落給他的生活帶來巨大變化。作為曾經(jīng)享有榮耀的家族的后代,他不僅要努力工作,想著法子掙錢、攢錢養(yǎng)活自己的一家人,還要辛苦維護自己家族的榮譽。說起自己家族的高貴血統(tǒng),他的態(tài)度很諷刺:“幸虧咱們祖上沒出過國王和總統(tǒng),否則的話,咱們?nèi)叶家ソ芸诉d撲蝴蝶了呢。”但當昆丁和人約會的時候,他滿腦子想的是如何維護母親的名譽。
杰生·康普生雖然讓人覺得冷酷無情、自私自利,但他也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在作品中,他給人的感覺仿佛唯利是圖,只要能拿到錢就不擇手段,騙取母親的錢,擠壓外甥女的零花錢等。他使用讓人不齒的手段獲取金錢并攢錢,以至于好不容易攢好的七千塊也被外甥女偷走了,但因為錢的來路,他又不敢對警長如實相告。
杰生·康普生追逐金錢和權利,甚至想象有了金錢與權利后他要如何慷慨,“我只求一個公平的機會,讓我把自己的錢賺回來。等我賺回來了,那就讓整條比爾街和整個瘋人院都搬到我家里來好了”,還表示愿意讓凱蒂和昆丁去自己的床上睡,讓班吉坐到自己的位子上大吃大喝。
在這樣的家族和時代里生存的杰生,是沒有辦法像一個正常的男人那樣過日子的,不敢娶妻生子,不敢放手一搏追求事業(yè)。因此在那些令人鄙夷的行動背后,杰生是為了自己的人生但絕不是僅僅為了自己能生存,他似乎是在追求一種自由,一種不被母親、白癡弟弟以及黑人廚娘支配的自由生活。在他母親1933年去世后,“他就可以不但永遠地擺脫掉弟弟和祖宅,也擺脫了那個黑人廚娘”,并且有了一個“孟菲斯朋友”,使他的居所有了“家庭氣氛、懼內(nèi)氣氛和正式夫妻的氣氛”,“他現(xiàn)在總算是解放了,自由了”。
杰生·康普生是一個復雜的人物形象,在他的第一人稱敘述篇幅中,會讓讀者覺得他是一個冷漠自私、毫無憐憫之心的罪惡之人。由于第三部分也就是杰生的自述篇和后面第四部分的全知視角的篇章所表達的某些觀點有著相悖的地方,因此又被人說是不可靠敘述。但正是由于看似不可靠的敘述后所表現(xiàn)出的人物心理的復雜性,才能使小說的主題更加深化和耐人尋味。分析杰生的人物形象,不能只看他所表現(xiàn)出的外在行為結構,而更要深入地挖掘他的行動背后所表現(xiàn)出的復雜心理。
①肖明翰:《威廉·福克納研究》(第一版),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1997年版,第264頁。
②威廉·福克納:《喧嘩與騷動》,李文俊譯,北京燕山出版社2015年版,第10頁。(文中相關引文皆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