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貴州省黔西南喀斯特區(qū)域發(fā)展研究院/貴州蘭科植物開發(fā)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貴州 興義 562400;2.廣西中醫(yī)藥研究院, 南寧 530000; 3.貴州省興義市鄭屯鎮(zhèn)林業(yè)站, 貴州 興義 562400)
尖囊蘭屬(KingidiumP.F.Hunt ,Kew Bull.)24:97.1970
附生草本。莖很短,具少數葉,基部叢生長而扁平的根。葉近簇生,二列,大或小,寬闊或較小,向基部收狹,基部具關節(jié)或抱莖的鞘,常在旱季或花后凋落??偁罨ㄐ蚧驁A錐花序側生于莖,疏生少數至多數花;花小,開展;側萼片通常比中萼片大,貼生在蕊柱足上;花瓣比萼片小,基部常收狹;唇瓣基部無爪,3裂;側裂片直立,內面常具縱走的凸緣或脊突,基部下延與中萼片形成末端近銳尖的短距;中裂片較大,向前伸展,基部中央具2叉狀的附屬物;蕊柱細長,具明顯的足;蕊喙狹長,2裂;花粉團蠟質,2個,近球形,每個劈裂為大小不等的2爿;粘盤柄細長,向上端擴大,向下部急劇收狹,粘盤片狀。
約三四種,分布于我國至亞洲熱帶其它地區(qū)。我國3種,產海南、云南、西藏。貴州省屬分布首次記錄。
尖囊蘭(圖1)
Kingidiumbraceanum(Hook.F.)Seidenf.in Opera Bot.95:187,fig.115.1988
附生植物,根扁平,綠色,較長;葉1至數枚,基生,花期常無葉,葉片橢圓形??偁罨ㄐ?~3個,長10~30 cm,斜展,下垂或外彎,具多花;花軸黃綠色帶紫紅色,苞片披針形,黃綠色帶紫紅色,短于花梗;花梗黃綠色,子房紫紅色;萼片和花瓣黃綠色,中萼片長1~1.5 cm;側萼片貼生于蕊柱足上;唇瓣白色帶紫紅色,3裂,中裂片基部有1個附屬物;花有距,距狹圓錐形,長約3 mm,距口前方有1枚2裂的胼胝體;蕊柱白色帶紫紅色?;ㄆ?—7月。
該種萼片和花瓣在內面淡褐紅色,背面蘋果綠色帶褐色中肋,唇瓣深紫色;中萼片長1 cm以上;唇瓣中裂片由于邊緣下彎而形成倒舟形,側裂片內面中部的脊突或凸緣明顯而不同于其他種。
圖1 尖囊蘭(Kingidium braceanum (Hook. F.)Seidenf.)
憑證標本:貴州省興義市,坡崗自然保護區(qū),海拔1 300~1 450 m,2011年7月4日,鄧朝義和黃云峰CYD 8905(XIN,貴州省黔西南喀斯特區(qū)域發(fā)展研究院林業(yè)科學研究所標本室)。分布于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中,附生于貴州山核桃(Caryakweichowensis)和圓果化香樹(Platycaryalongipes)等樹上。調查區(qū)資源量30株,資源處于瀕危狀態(tài)?;ㄆ?月。同地,2015年5月14日,鄧朝義,廖德勝,張金倫CYD 12302(XIN,貴州省黔西南喀斯特區(qū)域發(fā)展研究院林業(yè)科學研究所標本室),花期5月。該地森林為喀斯特裸巖上發(fā)育的森林,坡度較大(達85°)。資源量21株,資源下降。
分布: 云南的勐海、景洪、紅河、鎮(zhèn)康等地。貴州省分布新紀錄。不丹亦產(模式產地)。
蘭科尖囊蘭屬在全球有產5種,分布于中國至亞洲熱帶地區(qū)。中國有3 種,貴州省僅見尖囊蘭1種分布于貴州西南部,資源稀少,應積極加以保護其生長環(huán)境和植被,保護野生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