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之城
南北朝時,北魏定州有個州長叫許宗之。當時官員的俸祿很微薄,要想過得舒坦只能靠貪,許宗之也不例外,結果搞得境內民怨沸騰。
憤怒的百姓中有個叫馬超的,決定拼了老命也要向更高一級的政府實名舉報。然而還沒等他遞交狀紙,許宗之就知道了,派出一幫狠人將馬超活活打死。許宗之雖說猖狂,但沒想鬧出人命,這么一來事情可就嚴重了。
好在當?shù)靥咔蚝痛瞪诘臋嗔Χ荚谠S宗之手中,他想出的處理辦法就是給馬超強安一個罪名,再讓他做出“暴力抗法、襲警”的奇葩壯舉,這樣打死他也就名正言順了。
這本是很簡單的事情,只要隨便給馬超安個罪名就能瞞過上級,反正解釋權都在自己手中,上級也不會關心一介草民是否冤屈。可許宗之生怕罪名太小壓不死馬超,結果下藥過猛,給他定了個“誹謗國家領導罪”,誹謗的對象是魏文成帝拓跋濬。
案卷擬好,即往上報。當時死刑的復核權在朝廷手中,而這個案子的當事人又將矛頭對準皇帝,所以案卷最后被呈到拓跋濬面前,有了“御批”的機會。犯罪事實清楚、定性合理,自然該殺。但拓跋溶偏偏是個有精神潔癖的偏執(zhí)狂,始終琢磨不透馬超誹謗自己的動機——一個鄉(xiāng)野小民,恐怕壓根想象不出我的生活狀態(tài),怎會對我懷有這么深的恨意,罵我又能得到什么好處呢?思來想去,他覺得此案另有隱情,于是派出專案組趕到定州暗中調查。
皇帝手下的專案組果然功力非凡,沒過幾天就真相大白了。拓跋濬氣得鼻子都歪了——你貪贓枉法也就罷了,居然敢把臟水引到我身上,真是活得不耐煩了!最終,許宗之以誣告罪被判斬首。
其實,當時從中央到地方幾乎無官不貪,像馬超這樣的冤魂不知有過多少。幾任皇帝也曾大力提倡反腐,常搞亂七八糟的運動,殺幾個貪官以儆效尤,但貪官還是“春風吹又生”。拓跋溶對此也很清楚,但畢竟主要問題出在官員機制上,所以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誰知許宗之“聰明反被聰明誤”,直接撞到了拓跋溶的槍口上,上演了一出作死大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