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榜
“預(yù)備皇帝”從小就機智
劉莊1 2歲時,父皇劉秀讓他一起聽百官匯報工作,有個負責(zé)盤查土地的官員所拿牘板上備注了“潁川、弘農(nóng)可問,河南、南陽不可問”這句話。劉秀看后疑惑,那個官員卻裝傻充愣,說不是他寫的。劉莊在帷幕后說: “就算不是你寫的,也是別人寫來提醒你如何查地的,因為這兩處不是近臣就是近親,較真起來肯定能抓出貓膩,但他不敢得罪皇族,所以不敢盤查?!蹦莻€官員只好承認.
你說得很對,但我不改
見乾隆寫詩上癮,御史李慎修上了一道奏折,委婉地勸他不要沉迷詩章、松懈政務(wù)。李慎修長得又矮又瘦,乾隆笑道: “就你這副模樣,也敢批評我?”李慎修從容回道: “臣面陋而心善?!鼻∫恍ψ髁T,不再追究,回官卻寫了一首詩,標題長得出奇——《李慎修奏對,勸勿以詩為能,甚韙其言,而結(jié)習(xí)未忘焉,因題以志吾過》,詩曰: “慎修勸我莫為詩,我亦知詩不可為。但是幾余清宴際,卻將何事遣閑時?”也就是說,他還要寫詩。
陛下很傻很天真
漢武帝與侍臣閑聊時說: “朕看相書中說,鼻子下面的‘人中越長,壽命就越長; ‘人中長一寸,便能活百歲。不知是真是假?”東方朔聽后,知道武帝又在想長生不老的事了,不由暗笑。武帝見他似有譏諷之意,面露不悅,喝道: “你怎敢取笑朕!”東方朔脫下帽子,恭恭敬敬地答: “我怎敢取笑陛下呢?我是在笑彭祖的臉太長了。陛下想啊,彭祖活了800歲,如果真如相書所言,他的‘人中起碼得有八寸,那該多難看啊。”
大神場
“媽寶男”升官有門道
東漢官員鮑永幼年喪母,父親因不愿跟隨王莽造反而被迫自殺,只剩他與后娘一起生活。后來鮑永娶了妻子,有次妻子偶然在后娘面前罵狗貪吃,后娘皺起眉頭,對這個兒媳很是不滿。因為《禮記》中說“尊客之前不叱狗”,否則顯得不守規(guī)矩,也容易讓人產(chǎn)生指桑罵槐的聯(lián)想。后娘一告狀,鮑永就把妻子休了,時人紛紛夸他“事后母至孝”。沒過幾年,他被舉為孝廉,順利踏上仕途。
好為人師成“潑婦”
曾國藩與太平軍作戰(zhàn)時處處受挫,左宗棠便在朋友面前說曾國藩徒有虛名,帳下又沒人才,所以一事無成。后來他竟三天兩頭發(fā)函或親自上門為曾國藩做軍事輔導(dǎo),雖言之有理,但盛氣凌人,有時幾近辱罵。曾國藩開始還能忍,后來實在不勝聒噪,想要發(fā)作,同僚胡林翼勸道: “如今國難當(dāng)頭,你就只當(dāng)家有烈婦,白磨耳朵繭子得了。”曾國藩聽后大笑,覺得相當(dāng)解氣,也就不再計較。
治軍不需狠艮人
北宋名臣韓琦到邊境重鎮(zhèn)定州巡查,名將狄青是當(dāng)?shù)氐闹鲙?。狄青的舊部焦用被士卒舉報克扣錢糧,韓琦確認屬實后當(dāng)即下令逮捕焦用,準備依法處以死刑。狄青連忙趕來求情,說:“焦用有軍功,是好男兒。”誰知韓琦根本不給面子,斥道:“東華門外那些考中狀元的人才是好男兒呢,他算什么東西!”韓琦當(dāng)著狄青的面斬了焦用,狄青嚇得大氣也不敢出,軍中風(fēng)氣頓時好了很多。
大咖秀
寫了貓狗能官
晚唐詩人盧延讓考了二十多次進士仍沒考中,他總結(jié)原因,認為是自己的名聲不夠響亮。當(dāng)時權(quán)貴喜歡養(yǎng)貓逗狗,他就寫了一些與貓狗有關(guān)的詩,送給知名人士品評。前蜀高祖王建曾于冬夜命宮女烤栗子,爆出的幾顆栗子燒了繡縟;又曾在殿內(nèi)煉丹,貓兒相戲時將丹鼎打翻了。所以王建讀到盧延讓寫的“栗爆燒氈破,貓?zhí)|鼎翻”一句時大加贊賞,幫他謀得官職。
文字游戲也有殺傷力
1943年,張友鸞在成都<新民報》主編社會新聞,當(dāng)時成都各大高校的畢業(yè)生都很難找到工作,青年學(xué)子不免怨聲載道。 《新民報》恰好登了一則消息,說四川大學(xué)的廁所管道堵塞,不能使用。張友鸞當(dāng)即擬了個耐人尋味的標題——“川大出路成問題”,一語雙關(guān),犀利無比,大受讀者稱贊。川大校長讀后大怒,但又無法發(fā)作,只能悻悻作罷。
豬肉檢測衛(wèi)生
拉齊斯是阿拉伯帝國時期杰出的哲學(xué)家和醫(yī)學(xué)家,他在擔(dān)任巴格達醫(yī)院的院長時,需要奉命另選一處新的院址。當(dāng)時條件艱苦,缺少標準的衛(wèi)生監(jiān)測工具,他就想了個簡單有效的辦法——把一些新鮮的豬肉分別掛在各個城區(qū),過了不久,他到處查看,哪個城區(qū)的豬肉腐爛程度最小,那里的環(huán)境就最干凈,也最適合建立醫(yī)院。新的醫(yī)院果然符合各項標準,政府官員對他大加贊賞。
大俠圈
宮女嫁給“筆友”
開元年間,玄宗要給戍邊將士賞賜衣物,為顯重視,便命宮女親自縫制。衣物分發(fā)下去,一個士卒發(fā)現(xiàn)自己的短袍中藏著一頁花箋,上有詩曰: “沙場征戍客,寒苦若為眠。戰(zhàn)袍經(jīng)手作,知落阿誰邊……”士卒讀后感慨不已,把這件事報給主帥,主帥又上奏朝廷。玄宗派人查問,得知此詩出自宮女何氏之手,心生憐憫,遂促成她與那個士卒的姻緣,成就一段佳話。
“別人家的孩子”也后悔
北宋年間,江西饒州有個叫朱天錫的小孩,考中神童科,得到一個官位。遠近百姓都很羨慕,紛紛效仿,不管自家小孩是否聰明,都當(dāng)“神童”培養(yǎng)——要求他五六歲時就熟讀四書五經(jīng),如果好動貪玩,就把他裝進籃子掛到樹上,斷絕他與外界的交流,從而專心念書。有些小孩因此丟了性命,朱天錫聽說后,黯然嘆道: “我就不該當(dāng)什么神童。”
契約精神讓父愛不朽
1797年,一個五歲的美國小孩不幸溺水身亡,父親將他葬在自家莊園的墳?zāi)估铩:髞砑业乐新?,父親不得不轉(zhuǎn)賣這個莊園,便在契約中附加了一個條款——兒子的墳?zāi)褂啦讳N毀。莊園的主人換了一個又一個,但小孩的墳?zāi)挂恢蓖旰脽o損。100年后,這個莊園被政府圈定為格蘭特將軍(美國第18屆總統(tǒng))的陵地,格蘭特將軍就葬在小孩的身邊。1997年,紐約市長公開承諾會讓這個小孩的墳?zāi)褂肋h存在,并把這個關(guān)于契約的故事刻在了小孩的墓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