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號:Decca 468486-2
基斯騰·弗拉格斯塔:迪卡傳奇系列(Kirsten Flagstad,Decca Legends)
維也納愛樂樂團(tuán)/艾德里安·博爾特爵士(馬勒),漢斯·克納佩茨布什(瓦格納)[Wiener Philharmonic Orchestra/Sir Adrian Boult(Mahler),Hans Knappertsbusch(Wagner)]
本期,我們將要介紹的是一張已經(jīng)去世半個多世紀(jì)、“祖母級”的挪威女高音歌唱家基斯騰·弗拉格斯塔(Kirsten Flagstad)的唱片。
弗拉格斯塔被稱為“世紀(jì)之聲”,演唱的角色包括珀賽爾、亨德爾等作曲家的巴洛克歌劇,威爾第、普契尼等作曲家的意大利歌劇,貝多芬、韋伯、瓦格納、理查·施特勞斯等作曲家的德國歌劇,以及理查·施特勞斯、馬勒等作曲家的德奧藝術(shù)歌曲。尤其是在瓦格納歌劇的演唱史上,弗拉格斯塔堪稱里程碑式的歌唱家之一(還有萊德爾和尼爾森等),也幾乎唱遍了所有瓦格納的女高音角色,《漂泊的荷蘭人》里的森塔、《唐豪瑟》里的伊麗莎白、《羅恩格林》里的埃爾莎、《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里的伊索爾德、《帕西法爾》里的昆德麗和《尼伯龍根的指環(huán)》里的齊格琳德、貢特魯妮和布倫希爾德等。晚年,她還演唱了《萊茵的黃金》中的女中音角色弗麗卡。在《新格羅夫音樂大辭典》中,詞條“Flagstad”(弗拉格斯塔)這樣評價她:“在人們的記憶里,在純粹的美感以及聲線音色的連貫性方面,還沒有哪位歌唱家能超越她?!?/p>
這張唱片記錄了弗拉格斯塔演唱的馬勒的《亡兒悼歌》《旅人之歌》,瓦格納的《威森東克詩曲》和《羅恩格林》《帕西法爾》《女武神》中的歌劇唱段,是英國迪卡唱片公司(今屬“環(huán)球”旗下的唱片品牌之一)“傳奇系列”中的一張,錄制于1956年和1957年,屬于早期的立體聲錄音。
馬勒的《亡兒悼歌》寫于1901至1904年間,由《此時的陽光如此明媚》《如今我知道為何你的眼神如黑暗中的火焰》《當(dāng)你的母親走進(jìn)門》《我常常以為他們剛出門去》《在這樣的天氣里》等五首歌組成,歌詞取自德國詩人呂克特的同名詩集《亡兒悼歌》,內(nèi)容是描述他的兩個孩子患?。ㄐ杉t熱)與死亡。馬勒的這組歌曲是典型的晚期浪漫主義風(fēng)格,音樂表現(xiàn)了復(fù)雜的情感:失去孩子的痛苦、對孩子復(fù)活的幻想和最后的放棄。這組歌曲的最后一首是清朗溫和的大調(diào),結(jié)束在超然的情緒和氣氛中。
《亡兒悼歌》通常由女中音或男中音演唱,比較經(jīng)典的錄音中,女聲有費(fèi)里爾、弗雷斯特、霍恩、露德薇、貝克、法斯賓德、諾爾曼等;男聲則有費(fèi)舍爾-迪斯考、普雷、漢普森等。盡管弗拉格斯塔是女高音,但是錄制這些歌曲時她已經(jīng)62歲,音色明顯偏暗,這與這部作品的演唱意境倒是比較吻合的。弗拉格斯塔對《亡兒悼歌》的演唱可謂傾心盡力。在這張唱片中,她演唱的《如今我知道為何你的眼神如黑暗中的火焰》(《亡兒悼歌》的第二首)最具代表性,她對弱音和滑音技巧的運(yùn)用,以及在表達(dá)絕望的最后幾句時所充滿的強(qiáng)烈而緊張的戲劇感,讓人印象深刻。
馬勒的《旅人之歌》寫于1884至1885年間,由《我的心上人結(jié)婚去了》《清晨我走過草地》《我有一把閃亮的刀》和《我的心上人那雙藍(lán)色的眼睛》等四首歌組成,由馬勒自己作詞、作曲。弗拉格斯塔的演唱層次豐富,情感平衡,時而溫柔,時而激昂,不僅顯示出她自己的歌唱才華,也揭示了很少被人注意到的馬勒作品中聲音線條所包含的多重情感。
弗拉格斯塔的名字與瓦格納歌劇注定是密不可分的。她一生歌唱藝術(shù)的最高成就是瓦格納歌劇。她演唱瓦格納歌劇始于1932年,正是由于成功地演唱了《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中的伊索爾德,她找到了屬于自己的真實(shí)聲音。1933年她被介紹給溫妮弗雷德·瓦格納(瓦格納的兒媳),當(dāng)時“拜羅伊特瓦格納藝術(shù)節(jié)”的掌門人,她也得以在拜羅伊特登臺演唱。1934年她在拜羅伊特演唱齊格琳德和貢特魯妮,而那年演唱布倫希爾德的是大名鼎鼎的萊德爾。1936至1937年,她在倫敦科文特花園皇家歌劇院演唱了森塔、伊索爾德和布倫希爾德。她最輝煌的演唱生涯是在大都會歌劇院。盡管開始并不順利,而且和歷史上最偉大的瓦格納男高音麥喬爾的合作也不是很愉快,但卻留下了不少具有歷史意義的偉大演繹。
在瓦格納歌劇的錄音史上,百代唱片公司1952年發(fā)行、由德國指揮家威廉·富特文格勒指揮的《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是載入史冊的經(jīng)典,而在大都會歌劇院舞臺上演唱了100場伊索爾德的弗拉格斯塔,在這套唱片中留下了一個名垂青史的伊索爾德。與20世紀(jì)三四十年代她留下的伊索爾德的錄音相比,這個錄音中她的嗓音依然保持著既恢宏嘹亮又溫潤暖人的特點(diǎn),盡管在某些情境進(jìn)入高潮的段落和樂句,其嗓音的力量和氣息給人乏力感。1956年,迪卡唱片公司首席錄音師約翰·卡爾肖跑到奧斯陸面見這位偉大的歌唱家,說服她為迪卡錄音,于是就有了這張迪卡“傳奇系列”唱片中的瓦格納的演繹。
瓦格納為瑪?shù)贍柕隆ね瓥|克的五首詩譜曲的《威森東克詩曲》,幾乎與他的歌劇《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的創(chuàng)作同步。瓦格納稱其中兩首(第三首《在綠屋》和第五首《夢》)是為《特里斯坦和伊索爾德》而寫的“習(xí)作”。這兩首歌中的一些旋律,后來在歌劇中得到了發(fā)展性的運(yùn)用,如歌劇第二幕的“愛情二重唱”和第三幕的前奏曲。
《威森東克詩曲》總體上是一組溫柔抒情的歌曲,速度平緩,沒有情緒上的大起大落,這對時年61歲的弗拉格斯塔來說,是比較合適的選擇?!岸?zhàn)”后,弗拉格斯塔多次在音樂會上演唱《威森東克詩曲》,有多版現(xiàn)場錄音發(fā)行。而在這個錄音室版本中,她與指揮大師克納佩茨布什及維也納愛樂樂團(tuán)合作,很好地表達(dá)出了《威森東克詩曲》中那種難以言說的美和溫柔。即使在情感強(qiáng)烈之處,她的演唱依然溫暖、輕柔而高貴,洪大的氣息突出了她的嗓音某時所具有的可愛的女中音特質(zhì)。
這張唱片的最后三首,是《羅恩格林》《帕西法爾》和《女武神》的唱段,錄音時間稍早于《威森東克詩曲》。在這里,我們幾乎能聽到她鼎盛時期最出色的嗓音,迪卡的錄音技術(shù)使她那熾熱的聲音聽上去格外溫暖,而克納佩茨布什和維也納愛樂樂團(tuán)也始終為她提供著那種與生俱來的意識和音樂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