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怒馬
公元222年的某天,曹植從洛陽去往山東菏澤,在洛陽東邊的洛水畔停車休息。一場著名緋聞將在這里發(fā)生,所謂實錘就是那篇大名鼎鼎的《洛神賦》。
這篇賦本身并不復(fù)雜,但他對女神的描寫太驚艷了——“翩若驚鴻,婉若游龍……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zhì)呈露”。簡直就是夸女神的教科書。如果把它看成一個文藝宅男的臆象,也沒什么不妥??扇罕姴粷M意啊,誰讓你是曹植呢,怎么可能什么事情都沒發(fā)生?
有需求就有市場。幾十年后,一對王家父子出手了。王羲之先拋出一幅字,也叫《洛神賦》,隨后其子王獻之也寫了同款書法。由于這對父子咖位夠重,字帖一出就刷屏了,那些從年輕時就等著吃瓜、饑渴難耐的人們紛紛轉(zhuǎn)發(fā)。
只有書法說明不了問題,又過了幾年,出現(xiàn)了一個神助攻——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某個燥熱的夏夜,顧愷之讀完《洛神賦》,陷入漫長的遐想,然后一幅傳世名作誕生了,叫《洛神賦圖》。這幅圖內(nèi)涵深厚、高清無碼,把曹植艷遇女神的幾個場景都呈現(xiàn)出來了,可bug也很明顯,太像宣傳畫了,吃瓜群眾不答應(yīng)。
到了初唐,一個善于種瓜的大咖出現(xiàn)了,他叫李善。李善一生最值得炫耀的事,就是給《昭明文選》作注,其中就有曹植的《洛神賦》。
這天,李善讀完《洛神賦》,突然腦洞大開,就在旁邊寫了一段話,大意是:曹植寫的女神其實是他的嫂嫂——曹丕的老婆甄妃。甄妃原本是袁紹的兒媳,曹操大敗袁紹,搶了甄妃給曹丕做老婆。
想到這里,估計李善也覺得劇情有點瑪麗蘇,必須找個合適的解釋,就說:一開始,其實是曹植先看上甄妃的,無奈被曹丕奪走。甄女神做了多年太子妃,然后在一場官斗中完敗,被曹丕賜死,這時的曹丕已經(jīng)稱帝。曹植前去洛陽覲見,曹丕將甄妃的玉鏤金帶枕頭送給他。曹植悲痛萬分,返回菏澤時途經(jīng)洛水,更加思念甄妃,就寫了《洛神賦》。
故事到這里,雖然是個愛情杯具,但還算完整,各路大V都紛紛發(fā)文了。首先是曹植的小迷弟李白,他對偶像表示不滿,“陳王徒作賦,神女豈同歸。好色傷大雅,多為世所譏?!贝笄榉N元稹進一步印證,“班女恩移趙,思王賦感甄。”
意見領(lǐng)袖都這么說了,吃瓜群眾該消停了吧?才怪!小曹的故事結(jié)束了,老曹的故事才剛開始。
有史學(xué)家風(fēng)的杜牧另辟蹊徑,從曹操人手,“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背怨先罕姶蠛暨^癮,紛紛點贊并轉(zhuǎn)發(fā)。
幾百年后,有個人不太滿意,決定豐富一下細節(jié),這個人就是羅貫中。眾所周知,羅貫中是蜀漢的鐵桿水軍,反正要黑曹操,那就讓曹植順便坑爹吧。于是,在《三國演義》里,羅貫中把“銅雀春深鎖二喬”給演義了,赤壁大戰(zhàn)變成一場美女引發(fā)的群毆。
至于曹植當初在洛水畔寫《洛神賦》的心情,還是沒人知道。所以,有真相嗎?安靜地做個吃瓜群眾就好。而要想愉快地吃瓜,就要擺好心態(tài),不急著站隊,不占據(jù)道德高地,甚至不要對所謂的真相抱太多幻想。畢竟,最會玩八卦的白居易早就說:“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zhèn)螐?fù)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