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大江健三郎:“我就是那個跑來給你報信的人”

      2019-07-17 13:06:49邱華棟
      星火 2019年3期
      關(guān)鍵詞:大江健三郎小說日本

      ○邱華棟

      “與現(xiàn)實生活掛起鉤”

      大江健三郎是中國讀者最熟悉的日本小說家之一,這和他在1994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有著很大的關(guān)系。此前,他的作品的中文譯本很少,但是之后,情況就大不一樣了,他的每一部作品剛剛在日本發(fā)行,隨后就被翻譯成了中文,而且,大江健三郎也多次來到中國進行訪問和交流,并且和莫言等中國作家建立了非常友好的互相傾聽和欣賞的關(guān)系。而我最傾心于大江健三郎的,是他關(guān)于“建立世界文學之一環(huán)的亞洲文學”這個說法,縱觀他一生的努力,實際上,都在為建立世界文學之一環(huán)的亞洲文學而努力,并以他所獲得的巨大成果,得到了全世界的肯定和褒獎。

      大江健三郎1935年出生于日本四國島的愛媛縣喜多郡的山村里。在具有原始風貌的森林邊,大江健三郎度過了他和自然親和的童年,并且閱讀過馬克·吐溫的《哈克貝里·芬歷險記》和瑞典女作家拉格洛芙的《尼爾斯騎鵝旅行記》。這兩部作品給他的童年帶來了幻想的翅膀,也是促使他后來走上文學道路的發(fā)蒙之作。上中學的時候,他就編輯了學生文學刊物《掌上》。1954年,19歲的大江健三郎進入東京大學文學系,攻讀法國文學,受到了法國存在主義小說家加繆、薩特等人的巨大影響,而日本現(xiàn)代派作家安部公房的作品也給了他很大影響。不過,這個時候,大江健三郎已經(jīng)確定了自己要追求的文學方向:“那時候,我喜歡安部公房,閱讀了安部和卡夫卡的作品,覺得有人寫作如同寓言一樣的小說,這真有趣。不過,我還是告誡自己,不要去寫寓言小說,而是要盡量與現(xiàn)實生活掛起鉤來。就這樣,我決定寫出與同在日本并同一個時代的安部公房所不同的、自己的獨創(chuàng)性來?!保ㄒ姟洞蠼∪煽谑鲎詡鳌分形陌?6頁,新世界出版社版)

      1957年,大江健三郎發(fā)表了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說《奇妙的工作》。小說講述的是在戰(zhàn)后的年代里,作為少年的主人公要去打狗殺狗的故事。一個少年應(yīng)聘以后,發(fā)現(xiàn)他要干的工作竟然是殺掉150條狗,他要在兩三天的時間內(nèi)干完。在這么一個帶有存在主義思想痕跡的小說里,彌漫著一種日本戰(zhàn)敗之后的失落和陰暗情緒。隨后,他還發(fā)表了短篇小說《死者的奢華》和《飼育》?!端勒叩纳萑A》講述青年男主人公和一個懷孕的女大學生一起,為醫(yī)學院的解剖室搬運尸體的故事。對生命、女人、性和死亡的沉思,對時代內(nèi)部病癥的敏銳體察,對青春期成長的復(fù)雜體驗,是這篇小說的著力點:“浸泡在濃褐色液體里的死者們,胳膊肘糾纏著,腦袋頂撞著,滿滿地擠了一水池。有的浮在表面,也有的半沉在水中。他們被淡褐色的柔軟的皮膚包裹著,保持著堅硬的不馴服的獨立感,雖然各自都向內(nèi)部收縮著,但卻又互相執(zhí)拗地摩擦著身體。他們的身體幾乎都有著難以確認般模糊的浮腫,這使他們緊閉著眼瞼的臉龐顯得更豐腴。揮發(fā)性的臭氣激烈地升騰,使禁閉的房間里的空氣更加濃重。所有的聲響都和粘稠的空氣攪拌在一起,充滿了沉甸甸的重量感。”這是小說的開頭,可以體會到大江健三郎那種壓抑沉悶和病態(tài)的心緒。

      而短篇小說《飼育》的背景則是“二戰(zhàn)”期間,在日本偏僻的山村中,一群少年俘獲了一名美國空軍的一架墜毀戰(zhàn)斗機的黑人駕駛員,他們對這個俘虜進行“飼育”和虐待,最終殺死了這個黑人俘虜?!岸?zhàn)”對日本民眾和孩子們的影響深入到了四國的森林和人們的內(nèi)心深處,一股莫名的哀傷貫穿全篇?!讹曈帆@得了1958年日本最重要文學獎芥川文學獎,使年僅23歲的大江健三郎名聲大噪,并且逐漸成為戰(zhàn)后日本文學的重要代表人物。這一年,他還發(fā)表了短篇小說《人羊》《搬運》《鴿子》,長篇小說《掐死壞苗,勒死壞種》(又譯《感化院的少年》)?!镀缐拿?,勒死壞種》描述了15個被關(guān)在感化院里的少年如何尋求成長的故事。小說的敘述者是第一人稱“我”,可以看到,日本剛剛從戰(zhàn)敗的灰燼里站立起來卻又搖搖欲墜的時代狀況在少年的心靈世界里的投影。大江健三郎的故鄉(xiāng)四國森林的生活和童年的經(jīng)驗,以及日本戰(zhàn)敗之后的社會景象構(gòu)成了這部小說的底色。

      1959年,大江健三郎畢業(yè)于東京大學文學部法國文學專業(yè),他的畢業(yè)論文是《論薩特小說里的形象》,并發(fā)表隨筆《我們的性世界》和長篇小說《青年的污名》《我們的時代》?!肚嗄甑奈勖肥且徊啃¢L篇,講述日本邊緣人的灰暗生活。小說的地理背景是日本偏僻的海島阿若島。講述在某一年,青魚的精液將海面染成了乳白色,結(jié)果,當?shù)氐囊僚藴缃^。一群青年漁民在性的歡愉和享樂主義的狀態(tài)下,找不到人生的意義,遭到了自然和其他社群的懲罰,背負著島嶼無法捕捉青魚的污名。小說有著神話和傳說的力量,以原始的材料和傳說入手,講述了海島上傳統(tǒng)和現(xiàn)實的沖突,青年和統(tǒng)治者的沖突,隱約傳達出神話原型理論的影響?!段覀兊臅r代》也是一部小長篇,小說彌漫著一股躁動和欲望的氣息。它通過一個23歲青年靖男的性遭遇和性冒險,以性的角度來觀察青年的獨特存在和精神狀態(tài)。靖男試圖以道德墮落來擺脫倫理的束縛,但最終也沒有獲得解放,肉體的頹廢帶來的是精神上更大的創(chuàng)傷和虛無,不僅心靈沒有獲得安慰,還加速了靖男自身的毀滅過程。

      1960年,25歲的大江健三郎和著名電影導演伊丹萬作的女兒伊丹緣結(jié)婚。此時,他積極地參加反對日本和美國締結(jié)安全條約的抗議活動。在這年的5月,他作為日本作家代表團的成員訪問了中國。9月,他在《新潮》雜志上發(fā)表了長篇小說《遲到的青年》。這部小說分為兩部,在大江健三郎早期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以第一人稱的敘述,講述了“我”自1945年夏天日本戰(zhàn)敗后所經(jīng)歷的痛苦歲月,描述了“我”在森林和山區(qū)長大后,離開故鄉(xiāng)來到了大都市東京,尋找出路的故事。外地人和邊緣人、青年人的壓抑和性苦悶,都市的廣大和冷漠,在這部小說中都有所表現(xiàn)。此刻的大江健三郎,就像是薩特在日本的文學傳人那樣,以介入的姿態(tài),勤奮地書寫他對時代的感受。所謂的“存在主義文學”風格,我想,主要有兩個基點,一個是對人的存在狀態(tài)的本質(zhì)觀念和存在本身的探討,另外一面,就是提倡介入文學,要作家明確地對當代社會采取批判的姿態(tài)。大江健三郎這個時期的作品,在這兩個方面都有掘進。在社會的介入性方面,大江健三郎明確反對日本右翼勢力,反對日美安全保護協(xié)定。1961年,他根據(jù)當時日本社會黨委員長被右翼青年刺殺的事件,寫出了中篇小說《十七歲》和續(xù)篇、短篇小說《政治少年之死》,表達了他對日本右翼勢力的強烈批判態(tài)度,他也因為發(fā)表了這樣的小說遭到了右翼勢力的威脅。這一年,他去巴黎旅行,期間,曾經(jīng)專門拜訪了對他影響很大的法國思想家、作家薩特,交談甚歡。

      性的人和世界

      在探討日本人存在狀態(tài)方面,大江健三郎以《性的人》《我們的時代》《遲到的青年》《個人的體驗》為主,從性的角度積極探索人的精神狀態(tài),取得了別樣的收獲。1963年,他發(fā)表的中篇小說《性的人》,帶有一種野蠻和青春荒涼的氣息,從性的角度,描述了29歲的青年攝影師J和他周圍的人和社會的關(guān)系,呈現(xiàn)了日本戰(zhàn)后迅速發(fā)展的社會狀況給人們帶來的精神痛楚和歡愉。性是大江健三郎一生都著力開拓和深挖的一個領(lǐng)域,他甚至認為,20世紀的小說,已經(jīng)將能寫的大部分領(lǐng)域都觸及到了,只有性的領(lǐng)域是可以繼續(xù)去探索的。日本在戰(zhàn)后經(jīng)濟迅速騰飛,同時社會也充滿了變化,這個時期的大江健三郎敏銳、病態(tài)和鋒利,他以人的精神狀態(tài)的異常,來折射日本在“日美安保協(xié)定”保護下青年人的反叛和對日本未來的迷茫感。同一年,他出版了長篇小說《叫喊聲》,這部小說依舊描繪了日本社會邊緣人的生活,以第一人稱、主人公“我”來講述,塑造了三個鮮明的青年形象:男妓阿虎以賣淫的方式來尋求對自己的懲罰;以手淫自娛的吳鷹男最終墮落到強奸殺人的地步;主人公“我”作為見證人,講述了他們在東京急劇變化的商業(yè)社會中,在墮落與升騰之間游走的故事,帶有強烈的存在主義小說印記。

      1963年,大江健三郎自己的生活也發(fā)生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事件:他的兒子大江光誕生了。但是,大江光是一個先天頭骨有殘疾的孩子,因此,在智力上也有些障礙。也就是說,第一次當父親,他就和妻子生育了一個弱智兒子。這個私人生活中的不幸事件帶給他巨大的刺激,他體驗到生命的焦灼和生存的艱險。一度,大江健三郎甚至想放棄承擔養(yǎng)護這個弱智生命的責任,但最終,他還是接受了這個事實,用了很多年的時間,終于把弱智兒子大江光培養(yǎng)成了一個能夠聽懂鳥叫,并且能夠作曲的音樂家。這樣的對個體生命的責任和承擔,既是他寫作的動力,也成為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原因之一。有一種評論說,大江健三郎是“父子共獲獎”,也就是說,假如沒有智障兒子大江光,大江也許不會寫出那么多好作品,也不會因為博大的人道主義精神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受殘疾兒子的影響,他寫出了早期小說中的代表性作品、長篇小說《個人的體驗》。這部小說完全以他生了殘疾孩子的體驗作為素材,描述主人公鳥面對自己殘疾新生兒時的痛苦處境。鳥的內(nèi)心痛楚和倉皇,他想逃避這一切,于是,他從一個叫火貝子的女人那里尋求性的安慰。家庭瀕臨解體?;鹭愖映隽藘蓚€主意,讓他選擇:要么把這個殘疾嬰兒作為給醫(yī)院的研究標本,悄悄地讓孩子衰弱而死,要么交給墮胎的黑市醫(yī)生,直接把殘疾孩子殺死,然后嫁禍于黑市醫(yī)生。但是,經(jīng)過激烈的思想斗爭,孩子還是被他保留下來了。最終,人性中的善和愛使鳥勇敢地承擔起做父親的責任,他離開了火貝子的性愛之鄉(xiāng),回到家庭,艱難地開始了承受日常生活的挑戰(zhàn)。

      《個人的體驗》因為其人道主義的光輝和對人性的深刻挖掘和大膽剖析,成為大江健三郎創(chuàng)作第一個階段的代表作,小說也獲得了新潮文學獎。瑞典文學院認為,大江健三郎“本人是在通過寫作來驅(qū)趕惡魔,在自己創(chuàng)造出的想象世界里挖掘個人的體驗,并因此而成功地描繪出了人類共通的東西。可以認為,這是在成為腦殘疾病兒的父親后才得以寫出的作品”。這一年,是他創(chuàng)作的豐收年,他還發(fā)表了短篇小說《空中的怪物阿歸》,出版了長篇小說《日常生活的冒險》和長篇隨筆《廣島札記》?!度粘I畹拿半U》的主人公是一個18歲的青年,他喜歡在日常生活中追求各種冒險。在他的身邊,聚集的都是和他一樣對生活感到不滿的年輕人,他們游走在社會和犯罪的邊緣。這些日常生活的冒險家都是一些怪人,有拳擊手,有偷盜癖和花癡癖少女、白血病患者等等,他們一起探索著道德的邊界、日常生活的邊界。最后,小說主人公搭乘貨輪,跑到歐洲去冒險,和一個富有的意大利中年女性一起旅行,后來在北非的一個小鎮(zhèn)上自殺身亡。小說分為5個部分,敘述扎實緊密,敘述者是主人公的好朋友“我”。“我”接到了一封來自歐洲意大利一個中年女人的信件,信中說,“我”的朋友已經(jīng)自殺了,由此展開了回憶性的敘述。小說在語言風格和細節(jié)描寫上都是現(xiàn)實主義的,但是內(nèi)核則是存在主義的,其對日本青年狀態(tài)的描述表現(xiàn)得相當深刻和極端。

      他還出版了隨筆《廣島札記》,這是他多次去廣島實地采訪當年原子彈爆炸所帶來的后遺癥的著作,顯示了他對日本戰(zhàn)后現(xiàn)實的強烈關(guān)注和介入態(tài)度,以及對戰(zhàn)爭和核時代的反思。我把30歲之前的大江健三郎的創(chuàng)作,看做是他寫作的第一個階段。這個階段,他的創(chuàng)作精力非常旺盛,僅長篇小說就出版了7部,雖然大部分都是篇幅不大的小長篇,中短篇小說也創(chuàng)作了數(shù)十篇??梢哉f,大江一生中主要的中短篇小說,都是在這個時期寫下的,好多都成為了他的代表作。據(jù)說,因為長時間辛苦寫作,他患了失眠癥,又因為吃安眠藥而導致了中毒癥狀的發(fā)生??梢钥吹剑@個階段,大江健三郎的寫作資源一部分來自他少年時代在四國森林里的經(jīng)驗,以及偏僻海島的民間傳說,另外一個部分主要是以東京這個大都會青年人的存在狀態(tài)作為資源,以人的性狀態(tài)和在迅速變化的資本和商品社會里人如何實現(xiàn)自己價值,以及懷疑存在意義,作為他的小說的著眼點。在這第一個階段里,他從文學的介入態(tài)度,實現(xiàn)了對日本戰(zhàn)后社會現(xiàn)實的批判,從存在主義的繼承上,他把發(fā)源于法國的存在主義移植到了日本,嫁接成一種獨特的文學成果。因此,對現(xiàn)實的關(guān)注、對自我的審視和挖掘、對人性復(fù)雜性的體察、對日本青年人的存在和性狀態(tài)的描繪,都是大江健三郎在這個階段非常重要的表達和成果。

      神話傳說的回響

      1965年夏天,大江健三郎前往美國旅行,并在哈佛大學參加了一個寫作研討班。次年,日本新潮社推出了《大江健三郎全作品》第一部分6卷,收錄了他到當時所寫的全部小說作品。為了給寫作新的小說做準備,他全面研讀了美國作家威廉·??思{的小說。1967年,標志他寫作第二個階段最高文學成就的長篇小說《萬延元年的足球隊》出版了。可以說,這部小說明顯地受到了威廉·??思{的影響,也就是說,大江健三郎開始擺脫早期根據(jù)青年存在狀態(tài)和性的角度去表現(xiàn)日本人在戰(zhàn)后的生存圖景,而是采取了神話原型的方法,結(jié)合地域文化和民間傳說與歷史故事,創(chuàng)造出跨越了時間和空間的日本新小說。

      《萬年元年的足球隊》這部小說帶有雙層敘事結(jié)構(gòu)。一條線描繪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激進青年、生下一個白癡兒子的父親蜜三郎因為參與反對日美安保協(xié)定的示威活動,遭到了政府的鎮(zhèn)壓,活動失敗之后,和從美國回來的青年鷹四一起,回到了自己的家鄉(xiāng)四國的山村,在茂密的森林里苦苦尋找出路。后來,鷹四效仿一百年前他的曾祖父帶領(lǐng)當?shù)剞r(nóng)民起義暴動的行為,組織起一個足球隊,打算和當年的曾祖父一樣,以暴動的方式來抵抗政府的政策。在計劃搶劫朝鮮人開的超市失敗之后,鷹四承認自己奸污了白癡妹妹并且使她自殺,鷹四也自殺身亡。蜜三郎感到震驚,他回到東京,和妻子商議后決定,把他們的白癡兒子從醫(yī)院接回來,還準備收養(yǎng)鷹四的孩子。在人性的激烈搏殺導致的悲劇之后,大江健三郎本人的化身蜜三郎將走出使他困惑的神話中的大森林、有一個畸形兒的日常生活和核時代的陰影,重新面對生活。小說將歷史傳說和當下現(xiàn)實,以空間并置和雙線敘述的方式,把現(xiàn)在和過去、歷史和現(xiàn)實、城市和鄉(xiāng)村交織在一起,描繪出人性和歷史、現(xiàn)實政治的糾葛。其中,畸形兒的誕生、暴動的發(fā)起和失敗、通奸和亂倫造成的陰影,共同成為這部帶有神話原型色彩的小說的核心。主人公故鄉(xiāng)的大森林,由此也成了象征性的存在,象征歷史的迷局、現(xiàn)實的困惑,象征著人性的復(fù)雜叢林。這部小說還探討了日本和美國的關(guān)系,以及對核武器時代的反思?!度f延元年的足球隊》因此在大江健三郎的創(chuàng)作中占據(jù)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萬延元年的足球隊》的出版,使大江健三郎明顯地告別了他第一個階段的作品風格。由于受到了威廉·??思{的影響,他積極尋找自己的出生地——四國島茂密的原始森林中的那些小村落中散落的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并且將這些東西和當時日本社會現(xiàn)實之間建立了一種聯(lián)系?!度f年元年的足球隊》這部小說,我感覺和他在1958年發(fā)表的小長篇《掐死壞苗,勒死壞種》有著彼此呼應(yīng)的關(guān)系,《萬年元年的足球隊》更像是從《掐死壞苗,勒死壞種》那里生長出來的。在他的這第二個階段,由這部小說開始,他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局限,不再去講述青年人在性的世界里的沉迷和墮落,而是更進一步地和日本本土的神話原型、歷史故事發(fā)生了回響般的互文聯(lián)系,把原來的存在主義小說風格,提升到了一個更加恢弘的地步,創(chuàng)造了一個獨立的、歷史和神話想象的空間。多年以后,在給他的諾貝爾獎頒獎辭中,是這樣評價這本書的:“人生的悖謬、無可逃脫的責任、人的尊嚴等這些大江從薩特那里獲得的哲學要素貫徹作品的始終,形成了大江健三郎文學作品的一個特征。”評委會認為,《萬延元年的足球隊》集知識、熱情、野心于一爐,深刻地發(fā)掘了20世紀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

      從1968年到1970年,大江健三郎接連出版了隨筆集《矢志不移》、中短篇小說集《請指給我們瘋狂地活下去的路》、講演集《核時代的想象》和長篇隨筆《沖繩札記》。在這三年中,日本文壇也接連發(fā)生了大事:1968年川端康成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1970年三島由紀夫自殺,這些事件都給他帶來了影響,他也對此發(fā)表了看法。這使得大江健三郎更多地參與到文學活動中,積極地思考高速經(jīng)濟發(fā)展時代日本人的精神處境。這個時期,他出版的隨筆集《沖繩札記》,以隨筆的形式直接反思人類身處核時代的恐懼與憂慮。他的政治態(tài)度是左翼的,他反對天皇制度。人們驚訝地發(fā)現(xiàn),他曾經(jīng)站在大街上對游行的青年發(fā)表演講。他反對核武器,反對任何恐怖活動,反對日本右翼勢力。由于參加活動多了,他的寫作速度明顯地放慢了。1973年,他出版了兩卷本長篇小說《洪水涌上我的靈魂》。次年,他出版了《(洪水涌上我的靈魂)札記》,詳細披露了他創(chuàng)作這部小說的過程?!逗樗可衔业撵`魂》這部小說以當代世界所面臨的核時代的恐懼作為主題,以日本當時有名的左翼組織“赤軍”在東京淺野山莊發(fā)生的內(nèi)訌事件為背景,講述了主人公大木勇魚為了逃避核時代的恐懼,幻想地球發(fā)生核爆炸、地殼大變動、洪水開始淹沒人類社會,最后,他躲入到核避難所,也難逃被現(xiàn)存體制的“洪水”淹沒的命運,于是,他和瀕臨絕境的鯨魚、樹木進行了奇異的對話。大江健三郎借助他所塑造的大木勇魚這個人物,表達了他對特定年代日本文化境遇的憂慮,因為,他一直在積極地將日本社會發(fā)生的重大事件通過虛構(gòu)和想象力進行再造和文學化工作,他的作品和現(xiàn)實的關(guān)系都很緊密,這部小說依然有這個特點。

      他的下一部長篇小說《替補隊員手記》出版于1976年,這部小說多少有些像《個人的體驗》的續(xù)篇。在小說中,森的父親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減去了20歲,變成了18歲的少年,而森則增加了20歲,變成了28歲的壯年。于是,森和森的父親都變成了成年人,兒子變成了父兄,父親則變成了弟弟,這兩個變化了年齡的人一起去參加反對核試驗的示威集會。他們開始行動起來,襲擊了右翼力量的幕后黑手,最終成為政治的犧牲品。小說的落腳點還是對日本社會現(xiàn)實的批判和一種精神焦慮,篇幅不大,但是卻犀利尖銳。

      對未來的危機調(diào)查

      由于日本是地球上遭受了原子彈攻擊的惟一一個國家,因此,作為有責任感的作家,大江健三郎對此做了長時間的思考,并不斷地以隨筆和小說的方式來反映它對日本國民性和精神結(jié)構(gòu)的影響,并“對未來進行調(diào)查”?!皩ξ磥磉M行調(diào)查”聽上去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未來并沒有發(fā)生,你如何去調(diào)查呢?這對作家來說,卻是可以實現(xiàn)的,因為,作家有想象力作為幫手,就能夠深入到未來的疆域里。

      1977年,大江健三郎出版了長篇小說《擺脫危機者的調(diào)查書》。這部小說繼續(xù)著他對核時代的文學想象,表達了他對人類末日可能性的強烈的憂患意識。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帶有科學幻想色彩,描述宇宙主宰為了拯救地球面臨的核時代危機,派來了兩人幫來拯救地球。但是,地球并沒有因為兩人幫的到來而改變命運,人類自身還面臨著危機——內(nèi)部發(fā)生了族群對抗。因為人們的疏忽,核事故也突然發(fā)生了,結(jié)果,給地球人帶來了毀滅性打擊。小說以第一人稱敘述來結(jié)構(gòu)全書,小說的主要情節(jié)就是主人公“我”的想象和虛構(gòu),同時以“我”在現(xiàn)實社會中的遭遇作為雙線并行的情節(jié),將主人公對核時代的想象和當下的日本社會現(xiàn)實聯(lián)系起來,呼喚著人性的復(fù)歸和在核時代里的和平共處。

      這個階段,大江健三郎將自己對神話原型和民間傳說的關(guān)注,延伸到對核時代的觀察和思考上。他明顯地成為了一個思考全球性問題的思想家和作家,視野開闊,思想尖銳而深邃。1976年,41歲的大江健三郎到墨西哥國立大學用英語講授“戰(zhàn)后日本思想史”,因為遠離日本,他開始以全新的方式思考著自己的寫作之路。三年之后的1979年,他出版了長篇小說《同時代的游戲》。這部小說顯然帶有他在墨西哥講學時的經(jīng)歷和體驗,也是他自認為非常重要的一部小說,帶來了大江健三郎中年時期的重要轉(zhuǎn)折。小說帶有科幻色彩,是一部書信體小說,全書由6封長信構(gòu)成,都是由敘述人寫給自己的雙胞胎妹妹的。他在信中講述了從自己的故鄉(xiāng)山村,到國家再到小宇宙的歷史。敘述人的父親是一個神官,母親是一個江湖藝人,敘述人自己在墨西哥大學擔任教師,他的妹妹則仍舊在故鄉(xiāng)的山村里當女巫。在敘述人的講述中,神話、科學幻想和地域文化傳說奇異地重合在一起。在一個無限的空間里,兩種力量在角逐:一種是巨人創(chuàng)造者,另外一種是巨人破壞者。小說由村莊-國家-小宇宙的歷史層層遞進,將日本20世紀的歷史融會到小說中,以強大的想象力,把日本社會現(xiàn)實、人類面臨的核武器的威脅,以及宇宙中的創(chuàng)造和破壞性的力量聯(lián)結(jié)起來。因為是書信體,因此,小說的敘述顯得細密而緊張,生動而急促。小說的地理背景從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到日本,在太平洋的兩岸展開了某種文化對話。日本文化、墨西哥古代瑪雅文化、當代人類的信息文明交織成一幅絢麗的織錦,小說綜合了大江健三郎過去的小說中出現(xiàn)的各種元素。關(guān)于這部作品,大江健三郎在后來出版的自述中說:“作家一到40歲前后,就想寫一部格局龐大的小說,大致都會去寫歷史小說。我認為,幾乎所有的作家都想去創(chuàng)作以歷史為舞臺的小說……但我逐漸地明白自己想要寫的,是用個人的聲音,通過自己的內(nèi)心,來書寫自己的歷史,來書寫自己的場所、自己的村子、自己的土地之歷史。既然如此,我就開始考慮,還是從正面用個人的聲音書寫信函的方式更為合適?!?/p>

      1982年和1983年,大江健三郎接連出版了系列短篇小說集《傾聽雨樹的女人們》和《新人啊,醒來吧》。此時的大江健三郎,很想嘗試一種新的寫法,就是以主題相同的方式創(chuàng)作一系列小說,然后,把它們構(gòu)成一個整體意義上的“類長篇”?!秲A聽雨樹的女人們》由5篇小說構(gòu)成,所謂的“雨樹”,就是指凝結(jié)著死亡和再生意味的露珠的宇宙之樹,是一棵象征之樹,小說書寫了帶有犧牲和奉獻精神的女性形象。而《新人啊,醒來吧》則是以兒子大江光的康復(fù)作為主題,從《圣經(jīng)》中挖掘了一些故事,來比照著描繪了殘疾兒子尋找存在意義,最終找到了音樂的旋律、成為新人的故事。小說充滿了父愛的呼喚和對兒子新生的歡愉。這兩個短篇小說集是大江的小說序列里很重要的作品,不管是小說的形式還是小說的主題。1985年,他出版了由8篇小說構(gòu)成的系列“類長篇”小說《河馬咬人》,以河馬作為連接日常生活和心靈世界的象征物,挖掘出一種別致的生存況味。

      大江健三郎的長篇小說《M/T森林里神奇故事》出版于1986年,這是一部帶有神話和童話色彩的小說,描繪了他關(guān)于故鄉(xiāng)森林的神話和鄉(xiāng)愁。在日本民間文化中,有一種說法叫做“神隱”,說的是孩子在童年時期會突然地失蹤,后來又忽然回來。一般民間傳說認為,孩子是被天狗、狐貍和鬼怪等帶到了另外一個靈異的世界,等到孩子歸來,就帶有了奇異的力量。大江健三郎說:“在非常幼小的時候,半夜里,我曾經(jīng)獨自一個人進入到了森林里,被大雨困在了大柯樹的樹洞里,在我因發(fā)燒而昏睡過去時,消防隊的那些人把我救了下來。這個朦朧的記憶和‘天狗相公’這個森林的傳說便通過孩子的空想和幻想被連接起來了?!边@部小說繼續(xù)著大江健三郎對故鄉(xiāng)的神話、民俗和傳說的現(xiàn)代再造,也表達了他本人濃郁的“不能再回家”的鄉(xiāng)愁。

      靈魂的“空翻”

      大江健三郎晚期的作品呈現(xiàn)出一些精神性小說的品格。關(guān)于“精神性小說”,我在談?wù)摿_伯特·穆齊爾的小說《沒有個性的人》的時候,有著詳細的論述,讀者朋友可以參閱。大江健三郎的后期作品,似乎都是直接從他的精神世界里分泌和分裂出來的文本,是以他精神世界的痛楚和急迫需要解決的問題作為思考的原點來結(jié)構(gòu)的。這是需要我們特別注意的,在這個時期,大江健三郎的作品的現(xiàn)實批判性在降低,但是卻呈現(xiàn)出和卡夫卡、安部公房相通的氣質(zhì)來。

      1987年,大江健三郎出版了長篇小說《致令人懷念的歲月的信》。這部小說帶有大江健三郎的精神自傳色彩,按照他自己的說法,這部小說把他的壯年分成了前半段和后半段。他寫這部作品的時候已經(jīng)50多歲了。小說的主題是關(guān)于“死亡和再生”的思考,是對他過去作品的再審視。于是,對生命和死亡的關(guān)系,對向死而生的人生,大江健三郎做了一種深情的凝視。小說的主人公隱約和大江本人的經(jīng)歷相似,小說中彌漫的老年心緒使主題非常清晰地呈現(xiàn)了出來。1989年,大江健三郎出版了長篇小說《人生的親戚》。這部小說描繪了一個生有兩個殘疾孩子的母親的生活。兩個殘疾孩子跳海自殺,給母親留下了難以彌合的傷痛。于是,如何艱難地生活下去,成為這個女性的唯一問題。后來,她尋找到了宗教的安慰,并且作為宗教團體的成員,來到了墨西哥,在墨西哥又患了癌癥,卻意志堅定地尋求生存的歡樂和意義,并沒有被死亡所嚇倒。

      在隨后的幾年中,大江健三郎參加大量的文學和文化活動,于1990年出版了小說集《靜謐的生活》,還幫助兒子大江光發(fā)行了自己的音樂光碟。

      1994年,大江健三郎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這是繼川端康成在1968年獲得了該獎之后,第二個日本作家獲得了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學獎項,這是他人生履歷中非常重要的事件,也是對他數(shù)十年寫作的褒獎。雖然一直有一種說法,說諾貝爾文學獎是“死亡之吻”,得獎?wù)叩膭?chuàng)作力一般都會下降,但是,大江則煥發(fā)了更強勁的創(chuàng)作力。從1993年到1995年,他后期創(chuàng)作生涯重要的代表作、長篇小說三部曲《燃燒的綠樹》陸續(xù)出版?!度紵木G樹》翻譯成中文有55萬字,是一部相當巨大的小說了,分為上下卷。小說描述主人公回到了故鄉(xiāng)四國的森林山村,去尋找精神迷失的故鄉(xiāng),在那里,獲得了“燃燒的綠樹洋溢著靈魂的力量”。大江健三郎以向故鄉(xiāng)森林出發(fā)的方式,來探索日本人精神的故鄉(xiāng)問題?!岸?zhàn)”之后,高速發(fā)展的日本經(jīng)濟使日本迅速崛起為亞洲強國,但是同時,也造成了很多社會、經(jīng)濟和文化問題。那么,日本的“靈魂的根本所在”在哪里?這是大江健三郎通過《燃燒的綠樹》所要尋求的。他的故鄉(xiāng)森林再次作為小說想象力的出發(fā)點和最后的歸宿。三卷本小說的標題分別是《“救世主”挨打之前》《躊躇》和《偉大的日子》。英國大詩人葉芝的詩篇成為了小說第二卷精神的引導,把現(xiàn)實的世界和象征的世界聯(lián)系起來,去挖掘日本人存在狀態(tài)背后的精神世界的失落。

      進入60歲以后,大江健三郎后期的創(chuàng)作主要以長篇小說為主。他的創(chuàng)作力不僅沒有減退,還接連寫出了鴻篇巨著。繼《燃燒的綠樹》之后,他又于1999年出版了長篇小說《空翻》,中文譯本達61萬字,是他歷時四年創(chuàng)作的篇幅最長的小說,可以說是大江健三郎作品中的佳作。直接促使這部小說誕生的原因,是東京地鐵中發(fā)生的沙林毒氣事件和日本奧姆真理教的產(chǎn)生。大江健三郎作為一個對日本負有責任的作家,立即用文學的手段作出了自己的反應(yīng),探索了產(chǎn)生奧姆真理教這個宗教怪胎的日本社會的現(xiàn)實狀態(tài)。小說題獻給了音樂家武滿徹,帶有一個千年結(jié)束、另一個新千年即將到來的、末日和新生交織混合的氣息。此時,日本經(jīng)濟泡沫破滅,持續(xù)了十多年的經(jīng)濟蕭條使日本人的精神世界發(fā)生了恐慌、焦慮和虛無等變化,作為積極對社會和現(xiàn)實發(fā)言的小說家,大江健三郎必然地要對這個社會現(xiàn)實、尤其是日本人的精神處境進行挖掘和呈現(xiàn)。小說情節(jié)緊湊、緊張,描繪了一個新生的宗教團體領(lǐng)袖的精神世界發(fā)生的變化,就仿佛是原地上翻了一個空翻一樣:10年之前,教主宣布團體解散,10年之后,教會領(lǐng)袖們重新開始了自己的活動,并且放棄了過去搞恐怖活動的方法,把自己的教會命名為“新人教會”,實現(xiàn)了精神上的著陸。小說的著眼點,是對日本人信仰體系和靈魂與精神世界的拷問。

      大江健三郎自己說:“我相繼發(fā)表的《燃燒的綠樹》和《空翻》,其實都是我對日本人的靈魂和精神問題進行思考的產(chǎn)物。比如,日本出現(xiàn)奧姆真理教這個以年輕人為主體的邪教,就說明我們必須重視和研究有關(guān)靈魂和精神的問題。我只不過是在文學上把它反映出來罷了?!薄犊辗肥谴蠼∪赏斫拇硇宰髌?,是從宗教和精神層面深刻挖掘日本人靈魂問題的小說,以對宗教在現(xiàn)代社會空心化的觀察,展現(xiàn)了現(xiàn)代人精神世界的荒蕪,并呈現(xiàn)出希望的元素。

      朝向孩子們的世界

      進入新世紀之后,大江健三郎幾乎以每年一部的速度,接連出版了長篇小說《被偷換的孩子》(2000)、《愁容童子》(2002)、《兩百年的孩子》(2003)、《別了,我的書》(2005)。這其中,《被偷換的孩子》《愁容童子》《別了,我的書》作為他的《奇怪的二人配》三部曲被重新命名,出了三卷本的套裝。在這三部小說中,都有相同的主人公,以兩個人的反差和共同的經(jīng)驗,來呈現(xiàn)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的現(xiàn)代史。小說場面宏大,內(nèi)部空間復(fù)雜,意義豐富。書中的主人公長江古義人就是大江健三郎本人的化身,表達了他對日本未來、人類未來的憂慮。眼下,核時代的恐懼平衡,資本與金錢的毀滅人心,人類貪婪無盡地向大自然索取,精神世界的荒蕪和渙散,都是大江健三郎非常用心觀察的問題。而到了晚年,無論是在北京的演講,還是在他諸如長篇小說《兩百年的孩子》中,他開始更多地使用“孩子”這個詞匯,意在未來是屬于孩子的,是屬于少年的,是屬于那些即將成為世界主宰的年輕人的。他以杜鵑啼血般的呼喚,以《兩百年的孩子》這樣直接寫給孩子看的作品,來向孩子們發(fā)出呼喚:“我們最為重要的工作,就是創(chuàng)造未來?!?/p>

      2007年11月,大江健三郎的長篇小說新作《優(yōu)美的安娜貝爾·李寒徹顫栗早逝去》出版。書名多少有些拗口,是取自美國作家愛倫·坡的一首詩。故事情節(jié)一改大江健三郎作品的晦澀復(fù)雜,線索單純而清晰:美麗少女櫻的父母在戰(zhàn)爭中死亡,被一個美國軍人收養(yǎng),逐漸成長為電影明星。這個時候,她得知她在幼女時期,曾經(jīng)遭受過收養(yǎng)她的美國軍人的性蹂躪。櫻因此一蹶不振,退出影壇30年。在大森林里女人們的幫助下,她在一場史詩劇中扮演了一個參與暴動的女首領(lǐng),奇跡般地將自身和那個女英雄的人生重合,從而獲得了希望和勇氣。小說將人生絕境中煥發(fā)希望的力量進行了呈現(xiàn)。2009年大江健三郎又出版了長篇小說《水死》,繼續(xù)他對人和世界關(guān)系的發(fā)問與盤根究底。

      大江健三郎非常勤奮,除了20多部長篇小說和多部小說集,他還出版了散文隨筆集《矢志不移》《廣島札記》《沖繩札記》《在自己的樹下》《康復(fù)的家庭》《寬松的紐帶》《致新人》,講演集《核時代的想象》,評論集《為了新的文學》《最后的小說》《小說的方法》等大量著作,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多產(chǎn)作家。很多中國讀者覺得大江的作品很晦澀,似乎很難進入到他的文學世界里。閱讀大江的作品的確需要耐心,可一旦你進入了他那宏偉的文學世界,你就會驚嘆他的創(chuàng)造力和豐富的想象力,他有著文學大師的氣魄。文學在今天已經(jīng)不是一個鏡子般映照現(xiàn)實的東西,必須要經(jīng)過作家的想象力進行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使之變成一個奇特的想象世界。時下大量長篇小說大都是對現(xiàn)實世界的模仿,因此,閱讀大江健三郎的作品,我們除了要學習他對時代的大膽而痛苦的發(fā)言和詰問,還要學習他轉(zhuǎn)換現(xiàn)實、使之變成一個自足的想象空間的創(chuàng)造能力。

      大江健三郎一直密切關(guān)心社會問題和國家的政治走向。2003年,69歲的大江健三郎和著名評論家加藤周一等人發(fā)起了“九條會”,這個以著名人文學者和作家組成的組織強烈反對日本政府和保守的右翼力量試圖修改日本和平憲法第九條,為軍國主義復(fù)活鋪平道路的行動。2006年,大江兩次出庭,對陣日本右翼勢力,絲毫不怯場,像戰(zhàn)士一樣迎接挑戰(zhàn),兩次獲得了勝利。

      對于創(chuàng)造世界文學之一環(huán)的亞洲文學,大江健三郎曾深情地說:“我的母國的年輕作家們,當然,也包括我在內(nèi),從內(nèi)心里渴望實現(xiàn)前輩們沒能創(chuàng)造出的世界文學之一環(huán)的亞洲文學。這是我最崇高的夢想,期望在21世紀上半葉能夠用日本語實現(xiàn)夢想……正因為如此,今天我才仍然像青年時代剛剛開始步入文壇時那樣,對世界文學之一環(huán)的亞洲文學總是抱有新奇和強烈的夢想。”的確,大江健三郎的寫作不僅繼承了日本古代和現(xiàn)代文學傳統(tǒng),他還從英語、法語和拉丁美洲西班牙語文學中吸取了大量養(yǎng)分,將發(fā)源自歐洲的存在主義小說在日本土地上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變體,還借鑒美國作家??思{的神話原型小說,創(chuàng)造出了無愧于世界文學之一環(huán)的亞洲日本新文學。

      閱讀書目:

      《性的人》,鄭民欽譯,光明日報出版社1995年5月版

      《個人的體驗》,王中忱譯,光明日報出版社1995年5月版

      《死者的奢華》,王中忱等譯,光明日報出版社1995年5月版

      《萬延元年的足球隊》,于長敏等譯,光明日報出版社1995年5月版

      《廣島札記》,李正倫等譯,光明日報出版社1995年5月版

      《個人的體驗》,王琢譯,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1995年6月版

      《人的性世界》,鄭民欽譯,作家出版社1996年4月版

      《同時代的游戲》,李正倫等譯,作家出版社1996年4月版

      《擺脫危機者的調(diào)查書》,包容譯,作家出版社1996年4月版

      《日常生活的冒險》,謝宜鵬譯,作家出版社1996年4月版

      《青年的污名》,林懷秋譯,作家出版社1996年4月版

      《性的人\我們的時代》,鄭民欽譯,譯林出版社1999年1月版

      《燃燒的綠樹》(上下卷),鄭民欽譯,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版

      《遲到的青年》,王新新譯,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版

      《小說的方法》,王成等譯,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版

      《空翻》,楊偉譯,譯林出版社2001年9月版

      《廣島\沖繩札記》,王新新譯,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版

      《被偷換的孩子》,竺家榮譯,南海出版公司2004年1月版

      《愁容童子》,許金龍譯,南海出版公司2005年8月版

      《我在曖昧的日本》,王中忱等譯,南海出版公司2005年11月版

      《別了,我的書》,許金龍譯,百花文藝出版社2006年9月版

      《兩百年的孩子》,許金龍譯,百花文藝出版社2007年9月版

      《優(yōu)美的安娜貝爾.李寒徹顫栗早逝去》,許金龍譯,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1月版

      《大江健三郎自選隨筆集》,王新新等譯,光明日報出版社2000年9月版

      《在自己的樹下》,秦嵐等譯,南海出版公司2004年1月版

      《康復(fù)的家庭》,鄭民欽譯,南海出版公司2004年3月版

      《寬松的紐帶》,鄭民欽譯,南海出版公司2004年5月版

      《大江健三郎口述自傳》,許金龍譯,新世界出版社2008年4月版

      《致新人》,竺家榮譯,譯林出版社2009年12月版

      《政治少年之死》,鄭民欽譯,浙江文藝出版社2010年7月版

      《讀書人》,許金龍譯,作家出版社2011年1月版

      《大江健三郎精品集》(八種九冊,許金龍主編,金城出版社2012年10月版)

      《水死》,許金龍譯,金城出版社2013年10月版)

      猜你喜歡
      大江健三郎小說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華人時刊(2022年3期)2022-04-26 14:29:08
      探尋日本
      中華手工(2021年2期)2021-09-15 02:21:08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黃金時代》日本版
      電影(2019年3期)2019-04-04 11:57:16
      大江健三郎:父子當共生
      潤·文摘(2018年12期)2018-05-14 09:01:45
      “自在的存在”:惡心·荒謬·自欺——論大江健三郎《個人的體驗》之虛無存在
      擁有自己的生活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訴你
      擁有自己的生活
      门头沟区| 施秉县| 雅安市| 泸州市| 遂宁市| 卢龙县| 西林县| 江陵县| 新巴尔虎左旗| 临夏市| 宁乡县| 奈曼旗| 法库县| 工布江达县| 鄂州市| 垣曲县| 和平县| 甘肃省| 如皋市| 曲靖市| 屯留县| 宜章县| 镇安县| 丰镇市| 荣成市| 黑水县| 台东县| 井冈山市| 白水县| 宁武县| 宝清县| 鄂伦春自治旗| 青海省| 家居| 温宿县| 新源县| 西和县| 奈曼旗| 云和县| 伊春市| 库尔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