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李月玲,邵喆
(寶船生物醫(yī)藥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 201203)
單克隆抗體類藥物作為生物制品的一類,具有特異性高、靶向性強和毒副作用低等特點,廣泛用于腫瘤、自身免疫病等多種疾病治療[1]。近些年,單抗藥物屬于最熱門的研發(fā)領域之一,每年的市場資金投入、藥物獲批數量都在急劇增長。穩(wěn)定性考察是生物制品研發(fā)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包括影響因素研究、加速試驗以及長期試驗的考察[2-5],必要時還應包括使用期間穩(wěn)定性的考察[6-7]。加速試驗是在加速條件下進行,通過加速藥物的化學或物理變化,探討藥物的穩(wěn)定性。長期試驗是在接近藥物的實際貯存條件下進行,其目的是為制定藥物的有效期提供依據。影響因素研究是在比加速試驗更激烈的條件下進行,其目的是探討藥物的固有穩(wěn)定性、了解影響其穩(wěn)定性的因素及可能的降解途徑與降解產物,為產品生產、包裝、貯存條件和分析方法的開發(fā)及驗證提供科學依據[5]。中國藥典(2015版)四部以及ICH相關指南中建議,生物制品在申報IND、生產規(guī)模擴大以及工藝變更后,均需要考察產品的穩(wěn)定性。
本研究就生物制品穩(wěn)定性考察中的影響因素試驗展開研究。研究對象為單抗藥物A003,A003是一個分子量為150 kD的全人源化的IgG1抗體,適應癥為用于實體瘤的治療。本研究中,將考察樣品對光照、高溫、劇烈振蕩、異常環(huán)境溫度、酸堿破壞、氧化破壞等異常儲存條件的耐受程度,考察樣品的主要降解途徑及降解產物,為制定產品質量標準、儲存、運輸條件提供試驗依據,并據此進一步驗證所用分析方法的可行性,為后期選擇包裝材料提供參考。
單克隆抗體A003,注射溶液劑,pH 6.0,20 mg/mL,10mL/支。
影響因素試驗包括光照、高溫、劇烈振蕩、低溫循環(huán)、凍融循環(huán)、酸堿破壞、氧化破壞等考察因素。具體考察方法及取樣時間點如下。
(1)光照試驗。參考ICHQ1B指南[8],將樣品放置于穩(wěn)定性綜合試驗箱(LHH-250GSD-UV,上海一恒,下同),同時暴露在冷白熒光燈和近紫外燈下,光照強度設置為(4 500±5 000)lx,溫度設置為 10 ℃,在第0、4、8、14、30天取樣檢測。
(2)高溫試驗。將樣品放置于穩(wěn)定性試驗箱,溫度設置為40 ℃,避光,在第0、4、8、14、30天取樣檢測。
(3)劇烈振蕩試驗。將樣品放置于25℃,轉速100 r/min,恒溫培養(yǎng)振蕩器(ZHWY-Z11C,上海智誠)考察30天,第0、4、8、14、30天取樣檢測。
(4)低溫循環(huán)。將樣品于醫(yī)用冷藏箱(HYC-940,海爾),2~8 ℃放置2天,然后轉移至穩(wěn)定性綜合試驗箱,(25±2)℃下放置2天,此為一個循環(huán),放置三個循環(huán),第0、4、8、12天取樣檢測。
(5)凍融循環(huán)。將樣品于醫(yī)用冷凍箱(DW-25L262,海爾),-20~-10 ℃放置2天,然后轉移至醫(yī)用冷藏箱(HYC-940,海爾),4 ℃下放置2天,此為一個循環(huán),放置三個循環(huán)。第0、4、8、12天取樣檢測。
(6)酸破壞試驗(pH3.0)。用50%醋酸將樣品pH調節(jié)到3.0,于室溫下第0、4、8、24 h取樣,取樣后用2 mol/L Tris將pH調整到6.0,然后檢測。
(7)堿破壞試驗(pH9.5)。用 2 mol/L Tris將樣品pH調節(jié)到9.5,于室溫下第0、4、8、24 h取樣,取樣后用50%醋酸將pH調整到6.0,然后檢測。
(8)氧化破壞試驗。取600 μL樣品,加入400 μL H2O2(2%)混勻,37 ℃條件下放置,室溫下第 0、1、2、3 h取樣,取樣后用空白緩沖液7000 G超濾換液去除殘留的H2O2,然后檢測。
檢測項目包括:外觀、pH值、蛋白質含量、滲透壓摩爾濃度、離子交換色譜、分子排阻色譜、CE-SDS還原電泳、CE-SDS非還原電泳、cIEF、抗原結合活性和細胞水平活性等。
pH值、蛋白質含量、滲透壓摩爾濃度分別用pH計(FE28,METTLER),紫外分光光度計(UV-1900,島津),滲透壓測定儀(SMC 30C-1,天津天河)檢測。
離子交換色譜(Cat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CEX):采用 HPLC(Agilent 1260)、陽離子交換色譜柱MabPacTMSCX-10(Thermo),蛋白樣品進樣后,經 流 動 相 A(20 mmol/L Tris,pH 8.1)、流動相 B(20 mmol/L Tris,500 mmol/L NaCl,pH 8.1)進行鹽離子梯度洗脫,帶電荷組分分子會根據帶正電荷由少到多的順序被洗脫出來,經紫外檢測器(280 nm)檢測,從而達到分析樣品電荷異質性的目的。
分 子 排 阻 色 譜(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SEC):采用 HPLC(Agilent 1260)、TSKgel G3000SWXL色譜柱(TOSOH),經流動相(100 mmol/L KH2PO4/ 100 mmol/L Na2SO4,pH6.7±0.02)等 度 洗 脫 20 min,按照分子大小依次被洗脫,經紫外檢測器(280 nm)檢測。該方法可達到分析樣品分子大小異質性的目的。
CE-SDS還原電泳:使用毛細管電泳儀(PA800,Beckman-Coulter),樣品經β-巰基乙醇(Sigma-Aldrich)還原成重鏈和輕鏈,在毛細管(Beckman-Coulter)中依據分子量大小進行分離,經PDA檢測器檢測,從而達到定量測定產品純度及非糖基化重鏈的目的。
CE-SDS非還原電泳:使用毛細管電泳儀(PA800,Beckman-Coulter),蛋白在非還原條件下,在毛細管(Beckman-Coulter)中依據分子量大小進行分離,從而達到定量測定重組單抗產品純度的目的。
毛細管等電聚焦(Capillary Isoelectric Focusing,cIEF):采用毛細管電泳儀(iCE3,ProteinSimple)檢測抗體的等電點以及分析其電荷異質性。在電場作用下,樣品、兩性電解質和緩沖液混合物能在毛細管內形成穩(wěn)定的pH梯度,當具有不同等電點(pI)的蛋白質在電場作用下遷移時,將聚焦在pH等于其等電點的位置,形成窄的聚焦區(qū)帶。iCE3全柱成像檢測系統(tǒng)會在聚焦過程中實時采集信號,形成等電聚焦圖譜。
抗原結合活性:采用間接ELISA原理,在96孔板中包被可特異性結合樣品的一抗(Sino Biological),并依次加入梯度稀釋的樣品和酶結合二抗(Sigma),用酶底物顯色法(TMB,購自北京索萊寶)檢測樣品與一抗的結合量,用酶標儀(MD,thermo)讀取數值,以樣品濃度的對數值為橫坐標,反應樣品與一抗結合量的OD值為縱坐標,擬合出一條四參數曲線。通過比較待測樣品和參比品的IC50值,計算待測品的抗原結合活性。
細胞水平活性:采用報告基因法進行檢測。根據藥物作用機理選擇合適的信號通路和轉錄因子,構建一個靶啟動子位于熒光素酶表達基因序列前方的報告基因質粒,轉染細胞,獲得反應細胞。當抗體加入反應體系時,信號通路被激活,轉錄因子與靶啟動子結合,則熒光素酶基因就會表達,引起熒光發(fā)光,熒光強度與抗體濃度呈正相關。以抗體濃度的對數值為橫坐標,相應濃度下熒光強度為縱坐標擬合出四參數曲線,獲得樣品和參比品的EC50值,用于計算樣品的相對細胞水平活性。
本研究所采用分析方法均經過方法驗證,通常認為含量和純度與初始值相差5%,或者生物活性指標超過70%~130%的范圍判為顯著變化。其他指標的變化關注變化趨勢。
各影響因素試驗的外觀都沒有變化,無色、澄清。其余結果見表1-表8。
光照試驗結果見表1,考察至30天,CEX主峰由56.6%降低至50.1%,酸性峰比例由33.8%上升至42.9%。cIEF的變化趨勢與離子交換色譜結果的變化趨勢一致。
表1 光照試驗數據
高溫試驗結果見表2,考察至30天,CEX主峰由56.6%降低至38.2%,酸性峰比例由33.8%上升至51.7%,cIEF變化趨勢于CEX一致;SEC單體比例由99.5%降低至98.4%,聚體比例略有升高;非還原CE-SDS的主峰比例由97.6%降低至94.4%。其余結果無明顯變化。
表2 高溫(40 ℃)試驗數據
劇烈振蕩試驗結果見表3,CEX、cIEF主峰比例略有降低,其余各項指標無明顯變化。
表3 劇烈振蕩試驗數據
低溫循環(huán)試驗結果見表4,各項指標均無明顯變化。
表4 低溫循環(huán)試驗數據
凍融循環(huán)試驗結果見表5,各項指標均無明顯變化。
表5 凍融循環(huán)試驗數據
酸破壞試驗結果見表6,各項指標均無明顯變化。
表6 酸破壞試驗數據(pH 3.0)
堿破壞試驗結果見表7,各項指標均無明顯變化??疾熘?4 h,CEX主峰比例明顯降低,由56.1%降至50.2%,酸性峰比例明顯升高。其他指標無明顯變化。cIEF的變化趨勢與CEX一致。
表7 堿破壞試驗數據(pH9.5)
氧化破壞試驗結果見表8,氧化破壞至3 h,非還原CE-SDS主峰由96.4%降低至71.9%,CEX主峰由54.8%降低至25.3%,酸性峰比例顯著升高。cIEF主峰由57.9%降低至29.4%,抗原結合活性、細胞水平活性結果已由107%、110%分別降低至43%、42%。
表8 氧化破壞試驗數據
影響因素試驗通常是生物制品考察穩(wěn)定性的第一步,包括溫度、光照、濕度、振搖、低溫循環(huán)、凍融循環(huán)、酸堿破壞和氧化破壞等。通過這一系列的考察,了解產品對哪些考察因素比較敏感,哪些質量屬性變化比較大,了解產品的主要降解產物及降解途徑,進一步驗證所用分析方法的可行性,為后期產品的儲存、運輸、包裝材料的選擇、質量標準的制定提供參考。因此,做好影響因素試驗考察非常重要。
本研究針對單抗藥物A003展開影響因素試驗研究,結果表明:(1)A003對高溫、光照、氧化破壞比較敏感,電荷異質性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表現為主峰比例顯著下降,酸性峰比例顯著升高;純度變化表現為單體比例有明顯下降趨勢,聚體比例有明顯升高趨勢。在氧化破壞試驗中,生物活性指標降低顯著;(2)劇烈振蕩對A003有輕微破壞,電荷異質性變化趨勢明顯,主峰比例有降低的趨勢,酸性峰比例有升高的趨勢;(3)A003在其他因素考察試驗中,沒有明顯變化。
在影響因素考察中發(fā)現,最敏感的考察項目是CEX、cIEF。這兩項也是最常用的分析單抗電荷異質性的方法,根據出峰時間先后分為酸性峰、主峰和堿性峰。一般認為N糖基化、C末端賴氨酸丟失、氨基酸氧化、天冬酰胺脫酰胺化及天冬氨酸異構化、N末端谷氨酰胺及谷氨酸環(huán)化是較常見的產生電荷異質性的原因[9]。電荷異質性也是影響抗體活性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高水平的唾液酸化會影響單抗與FcγRIIIa的結合,進而導致ADCC活性減弱[10]。此外,天冬酰胺脫酰胺化可以發(fā)生在抗體的恒定區(qū)或可變區(qū),當發(fā)生在可變區(qū),可能對抗體的結合活性產生一定的影響[11],還沒有明確的證據證明C末端賴氨酸丟失、蛋氨酸氧化、N末端谷氨酸或谷氨酰胺環(huán)化對抗體會造成影響[12]。盡管大多數電荷變異體對抗體的生物學活性無顯著影響,但當電荷變異值接近一個pI單位時,可能影響藥物的組織分布和藥代動力學[13]。因此,盡量控制電荷異質性的變化,對于產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至關重要。
在影響因素考察中,另外一個敏感指標是純度。雖然抗體藥物在最初生產出來時,因經過一系列的純化過程,最終都是高純產物,但是在產品儲存、運輸以及給患者的使用過程中,純度會降低,都會產生不可逆的聚體[14]。聚體的存在(無論是人源化的還是全人源的蛋白),會顯著增加引起病人對藥物起免疫反應的風險,在極少數情況下,可能引起嚴重的安全問題[15]。聚體通常保留原來單體的二級結構或者三級結構的一部分,還具有不可逆性。這兩個特征組合起來,使得聚體更容易引起免疫原性[16-17]。因此,為保證單抗產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因嚴格控制聚體的產生。
生物學活性是決定抗體在治療疾病中是否有效的重要條件。本研究中氧化破壞,引起A003生物學活性的顯著降低,應該盡量避免。
綜上所述,引起A003明顯破壞的影響因素是高溫、光照、氧化;引起A003輕微變化的影響因素是劇烈振蕩、堿破壞;易引起變化的質量屬性是電荷異質性、純度、生物學活性。因此,產品在儲存、運輸過程中應盡量避免接觸空氣,避免高溫及光照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