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音】
duōxíngbùyìbìzìbì
【出處】
《左傳·隱公元年》。
【原文】
“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p>
【釋義】
不義的事情干多了,必然會自取滅亡,您暫且看著吧。斃:仆倒,倒下去。
【典故】
春秋時,鄭武公娶了申國國君的女兒武姜為妻,生下了兩個兒子,即莊公和共叔段。武姜不喜歡莊公,偏愛共叔段,想立共叔段為太子,鄭武公沒有答應。后來莊公繼位當上了鄭國國君,武姜為共叔段請求封地,面積超過了三百丈,但還不滿足,不斷要求增加封地,莊公都答應了。有大臣進諫說:“都城超過三百丈定會成為國家的禍患,按先王的規(guī)定,大的都城面積不能超過國都的三分之一。”莊公說:“干多了不仁義的事情,必定會自取滅亡,您暫且等著看吧!”后共叔段仍不斷擴張自己的勢力,作威作福,做了許多壞事,激起了百姓的不滿。莊公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對共叔段實施軍事打擊。共叔段無法生存,最終選擇了自盡。
【養(yǎng)生聯(lián)想】
多行不義有損健康,甚至可以使人精神崩潰,這情況人世間不少見。近年來,許多貪官被抓后,出現(xiàn)在庭審現(xiàn)場時的畫面和之前新聞中的形象都會有非常大的區(qū)別,之前的意氣風發(fā)一下子變成了滿頭銀發(fā),蒼老了很多,健康狀態(tài)看上去也不是很好了。那么落馬貪官們?yōu)槭裁磿n老得這么快呢?究其原因是:行不義損健康。
貪官們在臺上沒有被查處的時候,受到上級的器重、下級的吹捧、社會的尊重,出門前呼后擁,乘的是高級轎車,住的是豪華酒店,吃的是山珍海味,喝的是茅臺、XO、人頭馬,可是當他們東窗事發(fā),被查處的時候,知道自己罪孽深重,要受到法律追究,從而寢食難安,提心吊膽,精神壓力倍增。終有一天不得不在牢房里度過自己的余生,想想從前,看看現(xiàn)在,差距懸殊,內(nèi)心無法接納,惆悵和失落的心態(tài)直接影響健康,可能會后悔當初因貪利而沒能把控好,直至大廈崩塌,他的心里肯定是波濤翻滾的,吃不好睡不香。
我們見到的許多貪官落馬前后“顏齡”的懸殊,就足以說明多行不義有損健康甚至讓精神崩潰的道理?!岸嘈胁涣x必自斃”,永遠警示人們別做壞事,要做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