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明明
摘 要 如何在現(xiàn)代教育理念指導下,開發(fā)課堂教學的生命潛力,創(chuàng)造充滿活力的課堂教學實踐?近年來,我們以“自主探究教學方式”的課題研究為突破口,走出封閉、單一的課堂,創(chuàng)設開放的充滿活力的課堂,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在課堂中個性發(fā)展。
關鍵詞 小學美術 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75文獻標識碼:A
1開放的課堂為師生共同創(chuàng)造一種和諧愉快的的氣氛
在我多年的教育實踐中體會到,教師掌握人際關系的水平與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習態(tài)度及在校行為等均有直接關系。教師必須能夠以最大的熱情和愛心對待所有從事的工作,才能在教學中關愛學生,理解學生。在兒童稚嫩的心里最看重教師對他的態(tài)度,教師的愛最具有吸引力,它能激發(fā)兒童的學習熱情,兒童的學習動力常產(chǎn)生于對教師的眷戀。兒童常因喜歡老師愿意參加美術活動,因為喜歡老師而變得守紀律和聽話,他們愿意積極配合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因此,情感交流在教學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
教師與學生的接近度直接影響情感交流,教師與學生的距離的縮短,以及師生面對面機會的增多可以增進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機會。因此,教師應該經(jīng)常置身于學生中間,利用自己和學生的空間接近度,促使學生的態(tài)度和行為表現(xiàn)更積極主動,因為教師的靠近會被學生看作是對他們的喜愛、贊同和友好。教師如果習慣走在學生中間講課,與他們一起動手實踐,以他們中的一員的身份參與活動之中,就會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增加和諧溫暖的氣氛,也會提高教師的作用和加深教師的影響。
在教學中,教師的姿勢、動作受個人風格、氣質(zhì)的影響。反映在教學中,吸引學生的情況是教師的姿態(tài)親切、謙和,對兒童的行為舉止以手勢、眼神來暗示,以面部表情來表示贊同和反對,這比嚴格的管理和申斥效果更加。一般來說,微笑可以造成一種融洽和諧的課堂氣氛,能起到提高學生的活動積極性和學習成績的作用。在自由活動的課堂上,教師的姿勢和動作更不拘形式,在與學生的接觸中,一對一的教學更能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因此,兒童通常更喜歡接觸,它勝于口頭或目光交流。接觸是課堂交流的一個自然部分。
教師上課時的著裝和儀表應質(zhì)樸大方、整潔素雅,避免慵懶或過于修飾。教師的外表舉止若具有吸引力,就容易受學生歡迎和尊敬,便于與學生接近和交流。
開放性教育還十分注重尊重學生,尊重他們的藝術創(chuàng)作。能夠尊重自己內(nèi)在價值的教師也會十分尊重學生,對于兒童的創(chuàng)造給予保護和鼓勵。兒童們年齡雖小也都有自尊,教學中只有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想法和意圖,才能恰當?shù)靥岢鼋ㄗh和給予合適的幫助。教師應避免以個人的好惡進行作業(yè)評價,為此教師必須努力提高個人的專業(yè)素養(yǎng),使自己眼界開闊、知識淵博,掌握多元文化藝術知識,只有這樣,在教學中才能有更大的包容心,幫助各色各樣的學生發(fā)展自己。
2開放的課堂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由生動活潑的學習空間使學生自主發(fā)展
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有計劃地巧妙設疑,置疑,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 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由生動活潑的學習空間,讓學生進行交流,使學生不僅僅是學習者,欣賞者,模仿者,而且與教師共同面對問題情景,解決問題,成為講授者,表演者,創(chuàng)造者. 美術教學也必須在一種氛圍中,一種文化中才可能進行.如果學生由頭至尾都不能走進你的思路,那么美術教學就難以繼續(xù)下去。
我在上《我們的田野》一課時,先是讓同學們閉上眼睛聆聽一首“我們的田野”歌曲,讓學生感受那無邊的田野、美麗的土地、藍色的群山、飛翔的雄鷹等帶來得美感。聽完后,學生們都爭著搶著說出自己的感受:老師我看到了金黃金黃的麥穗了;老師我聞到了花香;老師我看到我的爺爺正在田里干活(因為他的爺爺是在農(nóng)村)……這時我在黑板上出示了一幅超大表現(xiàn)田野的背景圖,告訴學生我們要把將剛才你聽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景物和人物都畫出來,然后用剪刀剪下粘貼到黑板上的田野中。這時的學生們早已按耐不住自己的愉悅心情急著想把自己的作品第一個貼在前面。毫無疑問,對教師來說,善于為學生營造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甚至比淵博的學識更為重要。課堂效率的高低,直接決定著課業(yè)負擔的輕重,決定著學生課外活動時間和空間的拓展。
《畫紙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一課中,采用了集體無主題的繪畫方式:每組第一位學生在紙上畫上自己喜歡的簡單圖形,到了規(guī)定時間后,無論完成與否,把自己的作品傳給后一位同學,那到前一位作品的同學觀察后,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和想法,繼續(xù)學完成作業(yè);同樣在規(guī)定時間里,在把作品傳給后一位同學,如此循環(huán),直到作業(yè)完成。學生對集體完成的形象和突出的色彩感到興奮和愉悅。采用這種接力游戲不僅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自由、活潑的創(chuàng)作空間,也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分享了學習成果的快樂,提高了學習效率。
《靈巧的手》一課,在進行手偶游戲時,在學生已按奈不住自己可以創(chuàng)造奇妙的手偶形象的激動心情時,我便讓學生上臺表演,有的學生做出了各種小動物的形象.如:穿裙子的小女孩,鴕鳥,蝸牛,長頸鹿,大灰狼……還有的學生積極思維,做出了各種“百花齊放”,真讓人贊嘆不已,我也及時地參與其中,教師的一句肯定話語,同時讓學生們的創(chuàng)造力有了進一步地發(fā)揮,有理由相信,在以后的活動中,學生會逐漸學會自己運用創(chuàng)造的策略進行更高水平的創(chuàng)造。
3開放的課堂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由評價自我表現(xiàn)的舞臺培養(yǎng)學生能力
激勵性評價是教學中的藝術,教師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學生是有感情,需要的,從上第一堂課開始,他們就需要從教師那里得到尊重,友愛,溫暖,情誼和教誨。當這種情感得到滿足后,他們便會以更大的激情上好課.這是教師經(jīng)常運用的教育手段之一。由于學生的個性差異,在知識的理解與表現(xiàn)上會有一定差異,我們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學生的美術作品,更不能用“畫得像不像”來衡量學生的作品。在教學中,畫得特別好的學生,最大期望莫過于得到教師恰如其分地評價和鼓勵;某些技法差的,最害怕的莫過于受到教師的挖苦和冷落。遇到上述情況,正確的做法應是:該表揚時就實事求是地給予表揚,并提出新的期望,鼓勵其向更高的目標邁進;畫得差的要表現(xiàn)他的“閃光點”,表揚你“想法好”,“用色大膽”等等其它方面,去鼓勵學生進行大膽地創(chuàng)作,從而激發(fā)其學習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