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樂舉
摘 要:在新課改不斷深入的背景下,高效課堂成為高中物理教學的新目標。課堂作為學生開拓思維和獲取知識的重要陣地,需要高中物理教師秉承新課程的理念,堅持“以學生為本”,關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情感及知識需要,實現(xiàn)師生思維的碰撞,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切實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構建;高中物理;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216(2019)04B-0036-02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深入,要求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強調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構建高效課堂。高中物理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恰當、有效的教學方法,努力營造活潑、生動的課堂氛圍,對“教師系統(tǒng)講解、學生死記硬背”的教學模式進行轉變,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觀能動性,構建物理高效課堂。
一、新課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學的轉變
高中物理教學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轉變主要體現(xiàn)在教學模式、教學目標、教學關系等方面。在教學模式上,這次新課程改革使不同教育階段、學科的教育教學理念發(fā)生了較大轉變,但對于高中物理來說,還需教師重新開展教學探索,具有較大的難度。
在這一過程中,強調高中物理教學模式不再是“填鴨式”教學,而是多元化、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在傳統(tǒng)的物理教學中,教師會將物理知識作為教學目標,但新課程理念下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解決、分析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關系上,傳統(tǒng)的物理課堂教學將教師置于絕對領導的地位,從而使學生對教師產(chǎn)生了敬畏感和抗拒感,制約了學習積極性。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這就要求教師要充分突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注重學生的課堂參與。
二、高中物理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
(一)教學語言太過直接
物理知識與實際生活是緊密相連的,但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注重語言的生動性,只是將物理知識講授給學生,沒能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要求學生死記硬背,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
學生很難實現(xiàn)新舊知識的有效銜接,個人體驗及興趣需要也會遭到忽視,難以激發(fā)學習興趣。
還有教師在課堂中的教學語言經(jīng)不起推敲,出現(xiàn)語言隨意、不嚴密等情況,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二)教師處于絕對領導地位
課堂上教師全程講解教學內(nèi)容,學生極少有機會活動,學生缺乏感知的過程。大多數(shù)學生在上完一堂課后,感覺理解并不透徹,導致教學效率降低。教師只能通過布置大量的習題鞏固教學效果,但在強化訓練下會加重學生的負擔,使學生長期處于一種疲憊的狀態(tài)。
(三)教學方式太過單一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主要采用“填鴨式”,課上不關注學生需要,只是向學生灌輸物理概念與規(guī)律,對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也不能正確評估,只是要求學生死記硬背,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受到打擊,不利于其對知識的理解與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部分教師雖會借助多媒體技術展開教學,但只是將其作為板書的投影,或是將其作為替代實驗的一種方式,無法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不利于教學效率的提升。
三、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的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
(一)設置問題,加強課上引導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教師應對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進行轉變,從而構建高效物理課堂。關于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教師可通過設置問題,發(fā)揮在課堂中的引導作用,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從而形成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習積極性。
在進行《力的合成》的教學時,教師首先要教會學生進行物體的受力分析,教師可在多媒體課件上向學生展示抬水的圖片及視頻,提問學生:“你們借助在初中學習的知識,認為若兩個力不在同一條直線上,其合力大小的變化情況如何,合力方向怎樣?在抬水過程中,你們認為合力總比分力大嗎?”接下來學生便會根據(jù)教師的提問進行思考或小組討論,得出結論:兩個合力同向,合力大小等于兩個分力大小之和,而方向也與分力方向相同;兩個合力反向,合力大小等于兩個分力大小之差的絕對值,方向也與較大分力方向相同。
通過對初中學過的單個力產(chǎn)生的效果與兩個力共同作用的效果比較,引出合力、分力等概念。教師可單獨邀請幾名學生展開抬水實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運用情感策略,關注學生心理需要
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情感、心理等因素進行充分挖掘,運用情感策略,使學生產(chǎn)生良好的情感體驗,加強學生與教師在課堂中的情感交流。教師可深入學生,關注學生生活、學習狀態(tài),及時發(fā)現(xiàn)消極情緒并加以疏導。
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進行情感帶入,做到微笑教學,并用鼓勵、信任的語言和目光,促進學生的思考,做到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交融。
在進行《牛頓力學定律》的教學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技術對背景故事進行呈現(xiàn),學生通過觀察圖片和視頻,發(fā)現(xiàn)牛頓是在被一個蘋果砸到頭后才有了想法,進而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展開探究。
有部分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可加強對其的針對性輔導,并用鼓勵的語言讓其重拾學習的信心,感受物理規(guī)律的探求過程,增強物理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主動學習新知識。
(三)引導自主探究,加強知識理解與記憶
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高中物理教學目標同時兼具多樣化及多層次的特點,需要教師尋找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培養(yǎng)思維能力,提升教學效率。
高效課堂要求教師更加關注學生的發(fā)展情況與學習過程,重點培養(yǎng)學習能力與學科思維,通過自主探究,能夠讓學生主動投入學習,探索與構建屬于自己的學習體系,加強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記憶。
在進行《能量守恒定律》的教學時,教師可借助Flash 動畫向學生展示動能轉化成為勢能的實驗過程,向學生提出問題:小球受到了哪些力的作用?其動能轉化成為勢能的情況具體如何?將班里的學生隨機分為幾組,要求學生去進行自主探究或是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各抒己見,集思廣益,尋求多種解決方法,教師通過整合與系統(tǒng)講解,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四、結束語
新課程理念作為一種科學、先進的教育理念,應用到高中物理教學中,有利于構建高效課堂。教師要正視傳統(tǒng)物理教學的不足,通過設置問題,加強課上引導;運用情感策略,關注學生心理需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加強知識理解與記憶。切實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駱靜.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構建高中物理高效課堂[J]. 高考,2017,(30).
[2]孫小敏.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J]. 時代教育,2016,(10).
[3]俞治祥.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J]. 學周刊,2015,(27).
[4]秦志剛.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J]. 新課程(下),2015,(12).
[5]倪運華.讓學引思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有效教學[J].科普童話,2019,(17).
[6]顏文卿.高中物理學習的誤區(qū)及對策探討[J].高考, 2018,(28).
[7]陳圣軍.論高中物理學習的困難及相關策略[J].高考, 2019,(14).
[8]徐學軍.淺談高中物理實驗的教學[J].試題與研究, 2019,(12).
[9]路文柱.造成高中物理“學困生”的成因及對策研究[J]. 教育革新,2008,(12).
[10]馬得鵬.淺談初高中物理教學的銜接[J].教育革新, 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