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蘭
【摘 要】目的:觀察并探討心理護理干預對社區(qū)老年高血壓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的影響。 方法:選取2016年12月——2018年123月期間來我院就診的104例社區(qū)老年高血壓患者,隨機按患者就診順序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人數(shù)相同各52例,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在入院后分別給予心理護理干預與常規(guī)護理措施,對兩組患者干預后的血壓水平、SCL-90評分進行評價與對比。 結果:實驗組患者干預后SCL-90評分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干預后舒張壓與收縮壓與對照組結果比較均顯著較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在社區(qū)老年高血壓患者臨床治療中應用心理護理干預具有確切療效,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高血壓;老年患者;心理護理;心理健康;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3--02
臨床上有相關研究表明,精神因素以及心理因素與高血壓發(fā)病直接相關,若長期處于情緒緊張、心理壓力過大的狀態(tài)下,會興奮中樞神經,造成內分泌功能發(fā)生變化,并且在升壓機制影響下造成患者血壓升高[1]。因此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中的預防與治療中,需要關注患者心理健康,配合有效護理措施改善患者生存質量[2]。本研究中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在入院后分別給予心理護理干預與常規(guī)護理措施,評價并對比兩組患者干預后的血壓水平、SCL-90評分,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2月——2018年123月期間來我院就診的104例社區(qū)老年高血壓患者,其中女性與男性患者人數(shù)比例為48:56,年齡最小為62歲,最大為83歲,(71.23±1.63)歲是平均年齡,病程最短為1年,最長為12年,(7.36±0.93)年是平均病程。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比較上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一般基礎護理措施,實驗組患者同時給予心理護理干預,主要包含兩個方面。首先,支持性心理護理。醫(yī)院要定期開展高血壓疾病預防的相關知識講座,促進患者對高血壓疾病與情緒反應、個人缺陷、不良生活方式、社會因素以及個人認知因素之間關系的掌握,并指導患者對自身疾病給予正視,認真傾聽患者的傾訴并解答患者疑慮,消除患者的心理顧慮,促進患者治愈疾病信心及治療依從性的提升[3]。其次,認知性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必須要做好心理疏導工作,找準患者負性情緒出現(xiàn)的原因,給予針對性的疏導,并協(xié)助指導患者對負性情緒的正確認識,促進其對自身不健康情感與不良行為的改變,同時鼓勵并誘導患者,配合放松訓練方法,與患者自身情況相結合進行合理訓練方法的選擇,有效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
1.3 觀察指標 評價并記錄兩組患者干預后的血壓水平、SCL-90評分,分值越高,則表示患者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應用平均數(shù)加標準差方式()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
2 結果
對照組患者干預后舒張壓與收縮壓分別為(90.91±5.12)mmHg、(135.93±5.16)mmHg,實驗組患者干預后舒張壓與收縮壓分別為(76.32±5.56)mmHg、(122.56±5.31)mmHg,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與實驗組患者干預后SCL-90評分分別為(112.36±10.36)分、(143.74±14.32)分,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在臨床上高血壓屬于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類型,該疾病的發(fā)病率與病死率隨著患者年齡的增加而逐漸升高,因此現(xiàn)階段高血壓疾病成為危害中老年人群健康的主要病因[4]。臨床上有相關研究表明,高血壓的發(fā)生與發(fā)展與患者心理因素以及社會因素有著直接聯(lián)系,大部分患者存在悲觀、焦慮、激動、抑郁等不良情緒,同時一些高血壓患者不具有較高的治療依從性,造成慢性病管理難度的顯著增加[5]。心理護理干預的應用能夠促進和諧護患關系的構建,顯著提升患者的護理依從性與治療依從性,,改善患者不良生活方式與生活習慣,自覺糾正不健康心理狀態(tài)。同時心理護理干預能夠顯著控制患者血壓水平,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有效預防心腦血管并發(fā)癥,從而顯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本研究中實驗組患者干預后SCL-90評分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干預后舒張壓與收縮壓與對照組結果比較均顯著較低。綜上所述, 在社區(qū)老年高血壓患者臨床治療中應用心理護理干預具有確切療效,能夠顯著控制患者血壓水平,同時提升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楊小月,沈崢,楊昊.心理護理聯(lián)合健康教育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降壓效果及服藥依從性、自我護理效能的影響[J].慢性病學雜志,2018,19(07):919-921.
張愛景.個性化積極心理干預對社區(qū)老年高血壓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8,16(15):1-3.
許芳.個性化積極心理護理干預對社區(qū)老年高血壓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21):105+108.
王丹.綜合性心理護理在改善老年高血壓合并焦慮抑郁患者情緒功能和生活質量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7,15(06):256-257.
黃麗明,趙梅花,閆峻.心理護理對老年高血壓伴糖尿病患者抑郁評分及血壓和血糖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醫(yī)藥雜志,2015,17(11):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