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進一步深入貫徹《“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探討促進我國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的途徑,更好地發(fā)揮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在“健康中國”建設中的支撐作用,提高青少年學生的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yǎng),華東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和青少年健康評價與運動干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于2018年年底在華東師范大學舉辦了“青少年健康評價與運動干預高峰論壇”。在本次論壇上,“KDL體育與健康課程”舉行了首發(fā)儀式。為方便廣大讀者更加深入地了解“KDL體育與健康課程”,本期邀請課程研究團隊的主持人及部分成員從不同視角對其進行介紹和解讀,其中包括KDL課程理念、研發(fā)思路的闡釋,KDL課程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感悟以及在KDL課程運動技能教學中的實踐經驗,旨在為廣大體育教師搭建一個課程交流和學習的平臺,引領廣大體育教師共同探索我國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的有效路徑。
近年來,全世界范圍內兒童青少年身體活動水平下降的現象越來越突出,并成為影響其體質健康水平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我國“小胖墩”“小眼鏡”的現象激增,成為我國中小學生面臨的嚴峻問題。在研制并頒布國家《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程標準》)之后,開發(fā)出適合我國國情的課程模式以及相應的課程,幫助和指導一線體育教師打造高質量的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一直是華東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研究團隊努力的目標和方向。2015年,華東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院長季瀏針對目前我國在課堂教學上存在的“三無體育課”(即無運動量、無戰(zhàn)術、無比賽)的現象,提出并發(fā)布了中國健康體育課程模式,引起較大的反響。2018年11月14日,課程研究團隊又推出基于《課程標準》和中國健康體育課程模式下的KDL體育與健康課程(以下簡稱“KDL課程”),并出版了幼兒運動游戲課程(含小班、中班和大班,共三本)和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含水平一、水平二和水平三,共3本),吸引了國內外許多學校體育研究者及體育教師的關注和深入探討。KDL是什么?KDL有什么?KDL如何用……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一、KDL課程是什么
《課程標準》是由國家頒布的綱領性文件,更多是從宏觀層面提出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基本性質、課程目標、內容要求和實施建議,而課程模式是決定教育中需要優(yōu)先考慮的問題、管理政策、教學方法和評價標準的概念框架和組織結構,課程則是對教育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活動方式的規(guī)劃和設計。由此可見,《課程標準》需要先進的課程模式和課程將其貫徹與落實到課堂教學中。
經過多年的研究與探索,華東師范大學季瀏教授提出了中國健康體育課程模式,從課堂教學的運動負荷、體能練習和運動技能教學3方面提出了具體的要求[1],搭建了《課程標準》與課堂教學實踐之間的橋梁框架,實現了《課程標準》中觀層面的架構[2]。此時,KDL課程應運而生,提供給一線體育教師充裕的體育與健康教育資源,幫助一線教師制訂教學計劃,設置合理的學習目標,選擇適宜的教學內容,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一線體育教師只要運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以及高度的責任心,針對不同學生的學情和學校的實際情況,創(chuàng)造出高質量的課堂即可。國家教育行政部門、各級教研團隊和一線體育教師,各司其職,共同打造優(yōu)質的體育與健康課程與教學(圖1)。
KDL源自于英文單詞“Know it(知之),Do it(行之),Love it(樂之)”,其宗旨是將兒童青少年培養(yǎng)成為“懂(運動)文化”“有(運動)能力”“懷(運動)熱情”的人。KDL課程是在《課程標準》主要精神和中國健康體育課程模式理念的指導下,基于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3方面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yǎng),從學生興趣出發(fā),使學生在活躍的氣氛中學習和掌握結構化的體育與健康知識及技能,提高運動能力(Know it),并在日常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運用,養(yǎng)成健康行為(Do it),最終形成運動愛好與專長,培養(yǎng)體育品德,并終身受益(Love it)。該課程具有趣味性、多樣性、應用性、綜合性、拓展性和有效性等特點。
目前已出版的幼兒和小學階段的KDL課程與以往體育課程相比,最大的變化是對兒童基本動作技能的掌握以及基本動作技能學習向專項運動技能發(fā)展過渡的關注,可以幫助體育教師彌補對兒童動作學習與發(fā)展方面知識上的不足,以及對“教什么、為什么教”學理結構的理解?;緞幼骷寄埽╢undamental movement skills)是人類在遺傳獲得運動基因基礎上所形成的生存、生活、工作、學習和專項運動技能所必備的一種基本運動能力,包括移動式運技能(如鉆爬、走和跑、單、雙足跳、躲避、攀登、跳躍、滑行、追逐等)、非移動式運動技能(如拉伸、彎曲、扭轉、旋轉、落地、支撐、懸撐、上升與下沉、平衡、卷曲等)和操控式運動技能(如投球、踢球、截擊、接球、運球、用球拍擊球、用長柄的工具擊球等)。兒童青少年動作學習與發(fā)展規(guī)律顯示,6~7歲為兒童基本動作技能發(fā)展的成熟期,7~10歲是基本動作技能向專項運動技能過渡的時期,11~13歲是基本動作技能的應用期(圖2)。
研究顯示,兒童基本動作技能的發(fā)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每個動作技能均有其最佳發(fā)展敏感期。在敏感期通過有效的指導和練習,能夠使兒童運動能力的發(fā)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兒童階段基本動作技能發(fā)展較好的學生,在小學高年級的運動項目學習中能表現出更多的興趣、自信、習慣和較強運動能力和素養(yǎng)。KDL幼兒(小班、中班和大班)以及水平一部分主要關注兒童基本動作技能的形成與熟練掌握,如,水平一有“手運球、腳運球”等內容,但并不是專門的籃球和足球技術,而是發(fā)展學生用手或腳等身體各個部位控制球的能力,為之后學習籃球和足球技術打下基礎;水平二主要關注前期已經掌握的基本動作技能向專項運動技能學習之間的過渡;到了水平三階段,則普遍開始進入不同運動項目的技戰(zhàn)術學習(圖3)。當然,也不排除少數具有天賦的學生,能夠較早地發(fā)展成熟基本動作技能,進而相對早地進入專項運動技術的學習。
二、KDL課程有什么
基于不同階段學生在不同時期具有不同的發(fā)展特點,幼兒、小學階段與中學、大學階段的KDL課程建構思路和形式有所不同,本文主要針對已經出版的幼兒和小學KDL課程進行介紹。在幼兒和小學階段的KDL課程中,每個學段均由若干教學主題組成,各主題之間呈平行關系。每個教學主題主要由學習目標、術語定義、技術要點、活動器材、活動內容、學習評價案例六部分構成。
1.學習目標
依據《課程標準》提出的“目標引領內容”原則,KDL課程根據《課程標準》將不同水平的教學內容分成了若干主題,并設置了每個主題的具體學習目標。主要提出學生通過該主題的學習,可以學習和掌握哪些基本知識和技能、獲得何種運動體驗、發(fā)展何種體能、養(yǎng)成何種健康行為、培養(yǎng)何種體育品德等。
2.術語定義
KDL課程提取每一主題中出現頻率較高的術語并給出定義和解釋。通過定義,可以促進體育教師對這些術語有明確的認知并能準確傳達給學生,幫助學生快速理解,促進學生學習和提高與之有關的運動技能。
3.技術要點
技術要點是對每個主題中所學知識和技能提出的技術性內容和要求,是對主要技術動作及完成動作的分解步驟。掌握技術要點完成相應動作是活動內容實施的保障,也是實現主題目標的重要途徑,同時也可作為學習評價的基本標準。這部分不僅可以幫助體育教師直接用技術要點進行教學,同時還能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學習指導。
4.活動器材
活動器材是KDL課程每個主題的活動內容教學時所需的器材。教師可以根據班級人數、現有器材情況進行合理規(guī)劃。課程主要使用一些常見的器材,如呼啦圈、體操墊、沙包等,各類學校均可滿足、實用性強。許多活動器材還有可替代性,如氣球代替足球,發(fā)展學生踢空中球的能力;牛奶盒、廢紙團代替足球,發(fā)展學生的控球能力等,并給學生提供多變的嘗試與體驗。
5.活動內容
KDL課程的活動內容是每個主題的主體實施部分,是對教學進度的全面設計。該部分對活動步驟、練習形式、練習內容作了詳細列舉。呈現方式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靜到動、由單一動作到組合動作,由個人到小組、小組到大組、大組到全班逐層遞進,并強調知識和技能的結構化和實踐應用。課程還為運動基礎和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開小灶”,設置難度較高的“拓展”部分,使這部分學生有適宜的游戲活動可以參與并獲得進步。此外,“拓展”部分也適用于下一水平較高年級的學生,使活動內容具有較好的適應性和延展性。
6.學習評價案例
強調在應用情境中(如游戲、接力、競賽等)進行表現性評價是KDL課程的亮點之一。體育教師可在學生參與游戲或比賽活動的情境中,對學生相關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與同伴的合作行為、獲得的情緒體驗和健康行為等表現進行多方法、多角度、多元化的評價。對學生學習目標的達成度即學生是否達到一定的應用水平,是其評價考量的重要方面。為了啟發(fā)體育教師的思路,提高體育教師多樣、靈活實施學習評價的能力,KDL課程專門呈現了多樣的評價方式。
三、KDL課程如何用
1.充分理解KDL課程的育人觀
體育教師在使用KDL課程時,要讓學生融入在活動情境中,引導學生發(fā)現、理解、分析問題,引導和鼓勵學生去嘗試多種解決方法,給學生提供培養(yǎng)獨立思考能力的空間,盡可能地發(fā)掘、激發(fā)學生潛在的創(chuàng)造力和創(chuàng)新性。課程強調內容組合的創(chuàng)新性,鼓勵學生充分地發(fā)揮個人想象,創(chuàng)造出不同練習方法。如,在水平一腳運球主題教學中,教師鼓勵學生思考如何不用手來運球、如何創(chuàng)造出與其他人不一樣的運球方式、如何低體位地進行交叉步等。
2.全面認識KDL課程的整體結構
KDL課程基于《課程標準》和“中國健康體育課程模式”,確立了4個方面的結構特點:KDL課程整體結構就如建造大樓一樣,不同階段體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是地基;兒童基本動作技能與運動技術的縱向發(fā)展是大樓承重墻;各個水平段是不同的樓層,各個樓層劃分后便可以進行有針對性的“內部裝修”,也就是各水平段體育與健康知識和技能的結構化;學習評價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即在教學活動中對學生進行學習評價,檢驗學習目標是否達成,作為課程的驗收環(huán)節(jié)。如果KDL課程用于實踐并成功實施,則表明“大樓”驗收合格封頂(圖4)。由此可見,KDL課程從不同階段教師的專業(yè)成長、不同水平段學生學習適宜性及課程內容選擇與設計3方面進行了架構。
3.認真領悟KDL課程的內容體系
KDL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內容設置注重對學生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及體育品德3方面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并遵循人體基本動作技能發(fā)展規(guī)律。圖5展示了不同水平階段KDL課程的內容發(fā)展與演變,即不同水平段主要發(fā)展哪些基本動作技能、各自所占的比重,以及基本動作技能如何向專項運動技能進行過渡與推進。針對當前我國家庭教育極為缺失的現狀,以及團隊意識與合作精神培養(yǎng)的重要性,親子嘉年華與團隊2個主題貫穿始終,以滿足培養(yǎng)學生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方面的需求。此外,基于學生認知能力發(fā)展的不同,健康教育則從水平二開始設置,但幼兒階段和水平一也會不斷滲透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教育,如運動安全、情緒表達、生活習慣等健康行為,遵守規(guī)則、堅持不懈、角色擔當、尊重他人等體育品德教育。
4.靈活運用KDL課程的創(chuàng)新體例和設計風格
KDL課程突破我國傳統(tǒng)體育教學教法類書籍的編寫體例,以一種全新的案例模式呈現在體育教師面前。正如前文介紹,平行主題的設計方式不僅靈活多樣,且內容飽滿豐富具有延展性,既符合學科規(guī)律與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也能較好地滿足教師的教學要求,為教師提供多種活動內容的組合與教學創(chuàng)意?;贙DL課程靈活性和拓展性的風格特色,其裝訂風格采用“活頁”設計,一方面可以供多位體育教師共同學習和使用,另一方面還鼓勵體育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不斷反思,不斷創(chuàng)造,不斷用“活頁”來增補內容。同時,還方便體育教師對不同主題內容進行有機組合,不斷創(chuàng)新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讓更多的學生愛上體育與健康課。
5.根據自身特點使用KDL課程
KDL課程還有一個亮點,就是可以滿足不同層次體育教師的教學需要。新手型教師可直接按照主題的排列順序進行教學,主要在同一個主題中選擇和創(chuàng)新教學活動,同時也方便新體育教師間的交流和學習;經驗型教師則可根據具體的教學條件(學生的學習基礎、個人能力、場地設施、教學需要等),調整主題順序,或者采用“選項式、菜單式”的方式在各個主題中精選教學活動,重新組合,建構新的教學內容體系;專家型教師則可依據其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先進的課程理念,大膽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方法和學習評價等,呈現出更多、更好的教學案例,進而補充KDL課程內容。
筆者期待通過廣大一線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實踐,對KDL課程提供寶貴的反饋。憑借大家的助力,KDL課程一定會更加成熟和完善,版本會不斷更新,從而更好地服務于一線體育教師的教學,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推動兒童青少年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季瀏.中國健康體育課程模式的思考與構建[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5,38(9):72-80.
[2]汪曉贊,尹志華,李有強等.國際視域下當代體育課程模式的發(fā)展向度與脈絡解析[J].體育科學,2014(1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