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霞
【摘要】數(shù)學教學不論采用何種教學方式,都是不斷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展開的,“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問題設計的優(yōu)劣是影響教學質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教師在數(shù)學教學中應當十分注意提問的藝術.小學二年級的學生思維正處于一個萌芽階段,邏輯思維能力還沒有建立起來,但經(jīng)過一年級一年的學習,他們的數(shù)學思維已經(jīng)初步建立起來,可以進行一些稍微有一點難度的數(shù)學知識學習.在小學二年級中,教師的思維引導是十分重要的,教師需要通過相對簡單且顯而易見的思維教學來引導學生建立數(shù)學思維.所以在二年級的數(shù)學教學中,采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一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是十分有幫助的,而教師在提出問題的過程中也應當注意主問題的設計和問題鏈的設計,教師在一堂課中提出的問題,應當是一個清晰完整的系統(tǒng).
【關鍵詞】問題設計;小學數(shù)學
問題設計式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許多習慣運用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教師,并不善于利用這種方式教學,他們在問題的設計上往往漏洞百出,偏離關鍵的核心.有的教師設計的問題過于簡單,流于表面,學生輕而易舉就能回答出來,完全不用經(jīng)過思考,這樣的問題設計聊勝于無,什么作用都沒有.有的教師設計的問題過于復雜,以小學二年級學生的思維水平非常難以解答,過于復雜的問題往往會擾亂學生的思緒,打亂學生的思路.有的教師設計的問題偏離教學核心,會使學生接收不到需要學習的根本內容,甚至南轅北轍.小學二年級學生的邏輯思維正處一個建立的重要階段,以上教師在問題設計中出現(xiàn)的問題對學生的邏輯思維的建立是非常有害的,這種錯誤影響的不僅僅是學生對知識的學習程度,最重要的是損害了學生的邏輯思維建設.所以在教師在問題設計時應十分謹慎,下面以兩位數(shù)的加減法為例來介紹一些問題設計中應該注意的方面.
一、教師設計問題時應從學生的生活出發(fā),問題設計要情境化,動態(tài)化以激發(fā)學生思維
在兩位數(shù)的加減法學習中,教師不要只單調的講解這兩個數(shù)的加減怎么算,要把這兩個數(shù)放到一個情境中,這個情境應該是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有關系的,從生活實際出發(fā),可以使問題變得簡單易懂,使學生思考起來更加簡單方便.例如,教師可以舉這樣的例子,今天中午媽媽包了餃子給大家吃,爸爸吃了31個,媽媽吃了24個,大家可以想一想爸爸和媽媽一共吃了多少個餃子?再比如,超市的貨架上第一排有15輛玩具小坦克,第二排有21輛玩具小坦克,大家想一想第一排和第二排共有幾個玩具小坦克?第一個問題可以使小學生回憶起在家吃飯的場景,第二個問題抓住了小學生喜歡玩具的特點.這樣的問題更加情境化,生動化,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更愿意去思考這個問題.在一開始的兩位數(shù)加減法講解中,教師應選擇不需要進位或借位的數(shù)來進行加減,先從簡單的數(shù)算起,等學生可以熟練掌握豎式計算后,再增加難度,對小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來說,由簡單到困難也是一種思維模式的建立.
二、設計有科學性和針對性的探究式問題,強化學生思維
教師在講解完正常的豎式計算在兩位數(shù)加減法中的運用之后,應當在常規(guī)的基礎上進行一些知識的拓展,掌握兩位數(shù)加減的豎式計算對二年級學生來說是最基本的學習,教師應當在此基礎上提出一些探究式的問題,比如,用其他的計算方式來計算兩位數(shù)加減.比如,56+27,教師在上課時可以出幾道類似的加減法來找學生上黑板上做,一開始用豎式的方式來做,做完后教師提問,還有哪位同學能想出其他的計算方法?學生一般難以想到其他的計算方法,教師此時并不應該直接講出其他的計算方法,而是應該對學生進行一個思維的引導,問學生在豎式計算的時候是怎樣計算的,是不是先算個位再算十位,那么我們能不能先把個位加個位,即6+7算出來,然后再把十位加十位,即50+20算出來,最后把個位的和十位的和加起來是不是就是最后的得數(shù).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在每一步都應當有適當?shù)耐nD,觀察是否有學生可以繼續(xù)往下想,明白教師的意思.這樣循序漸進的探究式提問,可以刺激學生跟著教師的思路往下思考,強化學生思維.
三、設計逆向思維的問題,拓寬學生思維層面
在兩位數(shù)加減法的學習中,還有一種題型是考驗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比如,36+( ?)=72這種題型,這種題型在二年級小學生中算是一種有點難度的題型,一個班里會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學生學起來很困難,的確,對一些并不太聰明的孩子來說,逆向思維會令他們非常難以理解.這時,就需要教師一定的教學能力.在學習這種題型的時候,教師需要先培養(yǎng)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在設計問題時,教師要選擇學生感興趣且易懂的,例如,教師還是可以把數(shù)字“變成”餃子,問學生,中午媽媽做了餃子給大家吃,爸爸媽媽一共吃了72個餃子,爸爸吃了36個,那同學們想想,媽媽吃了多少個?逆向思維的應用在數(shù)學學習中十分廣泛,是一個難點,一二年級是打好基礎的重要階段,需要教師的用心教學.
總之,人的思維過程往往是從問題開始的,問題在數(shù)學中十分重要,幾乎每節(jié)課都要用到,教師的問題設計優(yōu)劣對學生的學習至關重要,所以,教師在問題設計中,應避免出現(xiàn)錯誤,應嚴謹對待.
【參考文獻】
[1]韋宏衛(wèi).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問題設計”的一些思考[J].讀與寫,2015(8):241.
[2]劉佳芬.淺談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問題設計的有效性[J].讀與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7):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