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紫惠 賴守亮
摘 要:根據諾曼提出的情感化層次理論,人機界面中的圖標設計充分體現(xiàn)了本能層次設計、行為層次設計和反思層次設計的遞進運用。其中的文化關聯(lián)涉及人們基于物質需求到精神需求及文化反思層面,是人類情感、精神與文明進步的真實反映。
關鍵詞:圖標設計;情感化;層次;文化
隨著社會科學技術與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人機界面交互界面與圖標設計發(fā)生了翻天覆地,質的飛躍。而情感化設計,不知不覺也滲入圖標設計中。對于強大的智能人機界面功能而言,圖標也許只是一個渺小的導式工具,可是它卻在人機交互過程中起著無與倫比的溝通地位。最初圖標設計是功能性為主的像素化圖標,逐漸發(fā)展成具象、易于用戶理解的擬物化圖標,再到現(xiàn)今流行的簡潔大方,去除冗雜的扁平化風格圖標。從繁至簡的設計規(guī)律,從另一方面也反映著社會快節(jié)奏的變化,用戶的心理與習慣也在不斷地在更新?lián)Q代,這其中體現(xiàn)著的是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
1 圖標創(chuàng)意設計的情感化
圖標是人機界面中的一個指令性圖形,其在里面扮演的角色也許是一個程序,網頁,命令或是文件,同時它也在人機交互過程中起著關鍵性作用。優(yōu)秀的圖標設計能讓用戶對人機界面的使用感到舒適,愉悅以及依賴。拙劣的圖標設計則會讓用戶無從下手,思前想后,甚至會因理解分歧而多走不必要的彎路。因此用戶的情感化因素是設計師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盡管人機界面的廣泛使用讓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有了隔閡,但無可否認,人機界面也在一定程度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甚至人與世界的距離。情感是一種微妙的元素,它構建起了我們的生活體驗,一款帶有情感化設計的圖標會使用戶在視覺上舒心,功能上順心,體驗上開心。在此,我借鑒著名心理學家諾曼提出的本能,行為以及反思層次設計來對人機界面市場上紛繁多樣的人機界面圖標進行分析。
2 本能層次設計與基于生理需求的直觀反應
對于本能水平的圖標設計,通俗地理解即圖標中的設計元素能對人體本能反應,最基本的視覺、感覺、觸覺、嗅覺等產生一定的刺激效果。本能層次設計實際上指的是人的第一反應,日常生活常見的膝跳生理反應,喝熱水怕燙,看到一樣色香味俱全的食物時,情不自禁地想要分泌唾液,這就是人面對欲望的本能反應,同時也是廚師在應用本能層次上的擺盤設計吸引顧客的手段。本能層次設計中的原則是具有先天性特征的。然而對于圖標而言,圖標在App的功能上具有導示效果,其主要作用是決定人機交互的開端,是一個重要的樞紐。圖標的樣式與顏色在本能水平設計中占主導地位,而美的法則也是貫穿所有設計過程的,其要求物體的在形態(tài)上要對稱均衡,調和統(tǒng)一,對比鮮明等。在進行人物肖像繪畫中,往往五官是我們主要關注的部位,而模特的三庭五眼是否標準就決定了她在審美原則中的是否屬于“漂亮”的范疇。
然而,在圖標的樣式設計上美的法則同樣可以貫穿其中使用,有的圖標在顏色上鮮艷明亮,能讓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心情是歡樂明快的,樣式上對稱統(tǒng)一,整體設計上符合美的法則。其二,顏色也是最直觀的視覺傳達效果之一,圖標的顏色是最直觀地對用戶進行視覺傳達與視覺沖擊的因素。毫無疑問,紅色圖標是最吸睛的,在不考慮圖形的創(chuàng)意、形式與大小上,獨特的顏色足以吸引用戶。并且在對各種圖標功能都不了解的前提下,這種色系搭配會促使用戶想要探索這個不一樣的欲望,從而增加圖標的使用率。這就是設計的本能水平在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人的第一反應是心理學家諾曼本能層次設計原則中的重要特征。
3 行為層次設計與受眾心理的直接關聯(lián)性
對于行為水平設計,即圖標中的設計元素對用戶而言是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和可辨性的,不需要用戶對圖標進行刻意揣摩。設計師設計的每個圖標的功能都應與用戶的理解基本是一致的,無論站在哪個角度上,對圖標設計的意義應該具有唯一性的特征,不需要繞彎刻意猜測。好的行為層次設計應該把人的體驗感放在第一位,堅持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專注于解決與滿足用戶的需求與心理期望。比如QQ音樂圖標和酷狗音樂圖標對比,QQ音樂圖標是典型的行為水平設計,第一眼便能給用戶直觀的感受,圖標中采用的是關于音樂的相關元素,音符是音樂是標志性元素,與音樂息息相關。因此通過其中元素可以簡單地猜出該App的音樂功能,指向性明確不含糊。從功能性方面分析,圖標做到了能讓用戶直觀易懂,用不同的元素向用戶詮釋了音樂。酷狗音樂同樣是一款音樂軟件,但在用戶沒有進入App主界面前,圖標的導向性是不充足的,單純從圖標上看,并沒有任何關于音樂的元素,而這就會引起未使用過該圖標的用戶對此圖標的各種不同猜測,降低了用戶的體驗感受,因此,設計師與用戶的指向性唯一是心理學家諾曼行為層次設計原則中的重要特征。
4 反思層次設計與社會文明責任
對于反思水平設計,這是一個涉及多領域文化以及用戶個人經歷、記憶與反思價值的層次,也許同一個圖標能對不同用戶起到不一樣的反思價值,激起不同用戶的記憶。當在大街上你的衣服與陌生人相撞了,你腦海里會開始對比她的搭配是否比自己好看,身材是否比自己好,這就是反思。日常生活中在微信里發(fā)一條朋友圈,思前想后考慮是否會符合自己的身份,是否會打擾到不該打擾的人,是否會影響工作,而這也是一種反思層次,其設計本質就是:漫天思緒盡在用戶心中。
對于圖標設計而言,郵箱圖標對于部分用戶而言僅停留在行為層次的設計,但對另一部分用戶則屬于反思層次設計的圖標,通過信封可以輕易看出該App與書信有關。在互聯(lián)網時代的蓬勃發(fā)展,書信被碾壓式地退出了信息傳遞交流的舞臺。在反思水平設計中,最大的特征即該設計是否對用戶的情感與記憶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與沖擊,有的郵箱圖標則會喚起某一些曾經有書信經歷用戶的回憶,并產生一定的感情沖擊,尤其是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用戶群體,勾起了其書信年代的回憶,引起了用戶的反思價值,通過反思,讓用戶對圖標以及這圖標追溯到過往的記憶與對未來的憧憬,這些因素都是情感與認知的影響。因此,反思價值是心理學家諾曼反思層次設計原則中的重要特征。
5 結語
設計師通過自己所學的專業(yè)知識以及藝術審美從而有目標有計劃地進行技術創(chuàng)作,是把大眾的需求進行提煉加工到簡單易懂的一項工作。在人機界面里,圖標,本是一個冷冰冰的符號,在設計師的不斷創(chuàng)新過程中,給其賦予了豐富的情感。根據馬斯洛的人格發(fā)展論可看出,人的需求隨著生活素質的不斷提高,逐漸地在往更高的水平發(fā)展著,而情感化因素在其中起著強烈的驅動作用。著名心理學家諾曼也發(fā)言提出過,當未來的社會技術足以能夠滿足人們的基本生活需求時,用戶體驗便開始主宰一切。心理學家諾曼的三個層次的設計原則是貫穿所有設計領域。在融入圖標設計后,亦毫無違和感,情感化的圖標設計使人機交互過程中增添了更多的樂趣,并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出當今推崇的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以及體現(xiàn)了體驗感的關注度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 唐納德·A .諾曼.情感化設計[M].付秋芳,程進三,譯.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5:2-4.
[2] 黃澤軍.移動界面的情感化交互設計研究[J].美術大觀,2018(08):130-137.
[3] 賴守亮,程號.基于讀書APP用戶體驗的分析[J].藝術科技,2018,31(04):16+18.
[4] 賴守亮.新媒體藝術發(fā)展的文化思辨[J].設計藝術研究,2012,2(02):27-31+42.
作者簡介:羅紫惠(1995—),女,廣東清遠人,湖南工業(yè)大學包裝設計藝術學院2018級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數字藝術設計與理論研究。
賴守亮(1976—),男,湖北廣水人,設計學博士,湖南工業(yè)大學包裝設計藝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數字藝術設計與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