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紅蕾 許凡
摘 要:在這個快節(jié)奏、高效率的社會背景下,都市人的休閑健康意識和觀念逐漸發(fā)生變化。城市中的休閑運動空間引起人們的注意,多數人希望在緊張工作后的空閑時間里得到真正的身心放松。本文將交互性設計理念運用在城市運動空間中,進行城市交互性運動景觀研究設計,這對城市居民的身體素質與生活質量提高有重要的意義?;诖死砟?,本文總結性地概況出西安城市運動公園的交互性運動空間設計改造方案,為各個城市運動空間提供交互性理念參考。
關鍵詞:交互性景觀;城市運動空間;群眾;身心健康
1 交互性設計理念在景觀中的運用
1.1 交互設計理念
IDEO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比爾·莫格里奇在1984年首次提出了交互設計的概念,可以將交互設計理解為從參與者感受出發(fā)的一種設計,就是以參與者體驗為重點的設計。其設計的根本目的是通過實現參與者的實用性和體驗性需求目標,從而進一步增加參與者對其的使用。本研究將交互性景觀設計運用到城市運動空間中,提升了城市運動空間的使用率與城市景觀設計的特色化。在現有的城市景觀空間中,利用城市歷史文化背景做符合各個城市人生活方式的交互性運動景觀設計,可引導鼓勵人們進行行為運動和思維互動,打造和諧、健康、文明的社區(qū)。
1.2 交互性設計在景觀中運用
景觀的交互性體現在以景觀中的參與者為主體,引導參與者與景觀各要素產生雙向的信息交流,還體現在參與者與參與者的交互、景觀各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交互系統(tǒng)包括在景觀中整體把控景觀節(jié)點,主要在于連接人與景觀,說明了交互系統(tǒng)設計對于參與者、景觀的重要性。利用高科技產品作為交互媒介系統(tǒng),應用范圍廣闊,現在的交互性設計已不僅僅停留在互聯網、小型產品設計上,已經進入各個行業(yè),在景觀設計中尤為突出。高科技產品的運用對景觀改造產生了不可小覷的影響,交互性設計成為一種媒介系統(tǒng),對人在景觀中的交流互動有一定作用。交互系統(tǒng)成就了景觀的感染性、豐富性、使用性,也增強了景觀的獨特性,吸引眾多參與者的關注,改變了景觀千篇一律的現象,使參與者愿意為新景觀停留并產生互動。在交互性景觀設計過程中進行城市調研,利用高科技并突出城市特色,改變城市景觀的“復制粘貼”、千城一面,成為現代景觀的新潮流、新方向。
2 城市運動空間與交互性理念的結合發(fā)展
在人的休閑運動方式中加入交互性系統(tǒng)景觀設計,這種交互性運動景觀體現在人情感中被影響的自發(fā)性運動。參與式運動,人在景觀中的運動參與性大大提升;交流性運動,人與人、人與環(huán)境之間交流情感的合作式運動,在交互系統(tǒng)中體現為情感化設計;感官性運動,在運動空間整體設計中,利用高科技等手段來刺激人的五感,體現知覺的交互,從而激發(fā)人實質的運動心理。
設計以新思路研究舊方案,從整體到局部再到整體的分析研究方法來改造城市運動空間,利用交互性景觀設計的思路來設計整個運動空間的節(jié)點與整體,讓居民在城市綠肺中與景觀互動,產生感情,形成獨一無二的新景觀。將交互設計與運動結合起來,給人一種不自覺的運動體驗,提升人的景觀參與性。在設計中運用心理學、行為學、視覺與空間形態(tài)、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園林植物要素與風景園林資源要素等,讓人們在城市運動空間中熱愛運動,不自覺地去運動。
3 城市交互性運動景觀設計改造方案
3.1 區(qū)位研究
西安城市運動公園四面交通順暢,地理位置在西安北部。
以公園為中心來看,公園北邊是居民區(qū),西邊是西安市政府、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一部分居民區(qū),南邊是居民區(qū)與商場,東南角是地鐵一號線行政中心站,東邊有酒店、居民區(qū),是一個服務居民的中心場所。
通過研究公園現有的6個出入口(鳳城八路出入口、張家堡環(huán)道出入口、未央路南出入口、未央路北出入口、鳳城九路出入口、文景路出入口)4個時間段(7:00~8:00、12:30~13:30、15:30~16:30、19:30~20:30)的人流量、車流量,對其進行合理的出入口景觀設計規(guī)劃。
西安城市運動公園的人流量增大的時間段多為節(jié)假日,節(jié)假日期間來城市運動公園游玩的人基本上都是城市居民和游客。平常公園里多數是附近的居民,多為老年人、家庭主婦和小孩,還有高校無課學生。通過研究調查,人們的活動范圍主要集中在人工湖周圍或環(huán)湖跑道周圍的景觀節(jié)點,帶小孩的人群則主要集中在兒童活動區(qū)等公共休閑區(qū)域。
一天中,早晨和傍晚的人流量較大,清晨時間段的主要人群是老人和健身愛好者,他們在公園晨練,傍晚則多是忙了一天的工作者與帶孩子來散步的人。城市運動公園四季分明、鳥語花香,春天與秋天的人流量比夏天與冬天的人流量大,夏天清晨與傍晚比冬天的人多,多為乘涼者。受眾范圍大,設計要素需考慮全面性。
3.2 整體設計研究
通過調查,發(fā)現西安城市運動公園在基礎各個層面做了規(guī)劃布局,符合廣大居民的基本需要,這種基本需求體現在整體空間的布局上?,F在的設計師對于交互性景觀理念有一定的理解,設置了西安城市公園健身智道、體測項目訓練驛站,通過App掃碼就可與景觀互動,但對于整體空間上的交互性運動景觀設計理解還停留在一個基礎層面。在交互式景觀設計中,設計師與使用者都是整體方案的重要參與者,設計師需通過調研使用者的行為需求和生活方式來為使用者設計更符合其實際需求的設計方案,使用者在使用后會給予設計師使用反饋,使設計師完善整體方案。這是一個循環(huán)的過程,是使交互性設計整體方案越來越人性化、越來越完善的過程,而這個過程需要設計師與使用者共同來完成。
在交互性設計理念下,現階段城市運動空間設計研究大致分為三個方面。
第一,參與式運動空間設計。參與式運動空間設計在行為交互上激發(fā)參與者的運動性,在設計上應該注重人在運動空間的參與性以及與景觀的互動性,應豐富運動空間景觀的交互方式及內容。注重人性化運動設施,營造多層次、多樣化的空間,利用一些交互設施,使人與景觀產生互動,從而使參與者在運動空間中不自覺地運動起來。
第二,交流性運動空間設計。交流性運動空間設計即參與者在情感的引導下與群體交流互動,激發(fā)自身的運動性,在設計時根據人文背景、歷史文化、地域特征、風俗習慣等主題來設置運動空間。情感交流促使人進入一種記憶狀態(tài),拉近了參與者與景觀的距離,使參與者放下外在的防備心理達到身心放松的狀態(tài),舒緩自己一天的疲憊,在運動中釋放自己。運動設施多設計合作式運動,一個參與者的積極參與就會影響多個參與者,使人與人的情感進行一定的交流互動,在互動中獲得另一種感受。
第三,感官性運動空間設計。感官性運動空間設計利用人的五感進行交互式運動空間設計,在高科技設備的應用下,進行視覺、觸覺、聽覺、嗅覺、味覺等方面的設計,高科技產品可將人帶入不同的體驗空間,打破單一的景觀運動場所,提升人的運動積極性,利用光色、聲樂、觸踩等方式引導參與者在空間中不自覺地動起來,使人在生理上與心理上對運動產生好奇感、新鮮感,保持對運動的熱愛與激情。
三種交互式運動空間設計的區(qū)別與聯系:三種交互性運動空間相互聯系、相互貫穿,只是在交互形式與內容層次上有所不同。參與式運動空間設計更注重人與景觀的互動性,在空間中更注重人性化運動設施、多層次空間;交流性運動空間設計注重情感的交互、人與文化的交流、人在放松狀態(tài)下的反思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合作運動,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感官性運動空間設計更注重人的下意識五感受刺激而引發(fā)的運動,打破單一性的運動空間,提升人的運動積極性,讓人在體驗中運動,充滿新鮮感與激情。
4 結語
本文對交互性設計理念下城市運動空間進行了研究分析,提出在城市運動空間設計中加入交互性理念:以交互性的設計概念為居民創(chuàng)造一個可以與景觀、其他參與者進行行為互動、思維情感交流互動的健康運動場所,讓居民的生活方式不再單一,變得有趣味性、多變性,利用交互系統(tǒng)提升參與者的運動體驗,提高參與者的生活品質。
交互性景觀設計理念也將運用在城市各個空間中,這是當下景觀發(fā)展的潮流方向,是時代與群眾的需求,對景觀人性化、居民美好生活的發(fā)展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溫全平,詹穎.交互性景觀設計理論與方法初探設計[J].設計,2018.
[2] 匡緯.“人機交互技術”支持下的“動態(tài)”景觀設計未來[J].風景園林,2016.
[3] 張明明.新時代景觀設計中的“人景交互”[J].價值工程,2012.
[4] 唐納德·A·諾曼(美).設計心理學[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徐紅蕾(1975—),女,陜西西安人,碩士,設計學專業(yè),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藝術設計。
許凡(1995—),女,陜西西安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藝術學院2017級設計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