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文化視野日益開闊,如今,油畫作品在我國藝術品市場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相較于西方油畫,我國油畫仍處在發(fā)展的起步階段,然而歷經數代藝術家的不斷研究,我國油畫呈現出別具一格的民族特色,并在油畫創(chuàng)作中隨處可見中國傳統(tǒng)民俗文化的身影。本文通過闡述中國民俗文化與中國當代油畫,對民俗文化在油畫創(chuàng)作中的應用表現展開探討。
關鍵詞:民俗文化;油畫創(chuàng)作;應用表現
0 引言
從明清到如今的數百年時間里,油畫藝術從最初的萌芽到不斷發(fā)展壯大,在我國歷經了由上至下的過程,也就是最初以皇室貴族為服務對象,后來滲透進社會普通階層中??蓪⒂彤媱?chuàng)作理解為各個文化層次的人們進行文化交流、文化傳播的過程,其中民俗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一個元素。[1]外來文化藝術不管是在哪個地方得到傳播還是得到人們的認同,均會發(fā)生不同的轉變,其中主要原因在于人們在傳播和接受這一文化藝術的過程中,會融入自己的想法對其進行改變,進而使外來文化藝術可轉變成該區(qū)域人們認同并符合人們審美需求的藝術。所以,中國油畫發(fā)展在一開始便融入了民俗文化。
1 中國民俗文化與中國油畫
民俗文化,是民眾的風俗生活文化的統(tǒng)稱,它主要反映了社會意識形態(tài)。中國油畫引自西方,其在我國僅有數百年的發(fā)展歷史。所以,油畫藝術在我國依然處于發(fā)展探索階段。即使還沒有構建起全面成熟的中國油畫藝術發(fā)展體系,但在西方主流審美觀念與中國民俗文化的不斷融合下,西方油畫在中國民俗文化的滋養(yǎng)下也將逐漸走向中國化。
2 民俗文化在油畫創(chuàng)作中的應用表現
2.1 少數民族民俗文化在中國當代油畫中的應用表現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擁有55個少數民族,各民族均擁有自身絢麗多姿的民族文化,而民俗文化即為少數民族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主要涵蓋民族風俗習慣、民俗藝術、民俗節(jié)日等內容。[2]作為少數民族在長期歷史階段中產生、發(fā)展及演變的文化現象,少數民族民俗文化是少數民族行為習慣、文化心理等的外在表現,表現出少數民族的地域性、獨特性。由陳丹青創(chuàng)作的《西藏組畫》打破了蘇派油畫語言大一統(tǒng)的局限性,并很好地引入了西方油畫語言元素。畫家對西藏人文風俗進行了平實表現,為中國當代油畫表現少數民族題材開辟了新的方向。少數民族民俗文化憑借其地域性、獨特性吸引了一大批中國當代油畫家對其進行描繪。龍力游便是其中一個重要的代表,他滿懷熱情地對蒙古族民俗特色進行了描繪,表現了蒙古族的民族文化魅力。在其創(chuàng)作的《草原的云》中,一朵生動形象的云占據了大部分畫面,空氣中又散發(fā)著奶香味,給人帶來一種寧靜深遠的視覺體驗。在畫家看來,草原的云是其油畫作品中必不可少的一個元素,城市中的云彩只是云彩,難以給人帶來深入草原時那種親臨大自然所形成的無邊無際的感受,而變幻莫測的云則是龍力游重要的創(chuàng)作元素之一。
2.2 民俗圖像在中國當代油畫中的應用表現
20世紀90年代,讀圖時代的來臨及在美國波普藝術的沖擊下,中國當代油畫創(chuàng)作不斷趨向于圖像化。圖像化指的是藝術家積極尋找依托現成圖像開展創(chuàng)作的方式。中國當代油畫對民俗圖像的直接引入,不僅是后現代藝術創(chuàng)作的一種重要方式,表現出文化創(chuàng)作的針對性,還是對藝術家中國身份的一種呈現。[3]呂鵬的作品便對傳統(tǒng)民俗圖像進行了很好的應用,其在大學時期對中國畫進行了深入研究,由此使得他在應用民俗元素時總是輕車熟路。在《穿墻而過》《風塵三俠》《聲色江湖》等作品中,畫家很好地將民俗年畫中的門神等圖像引入了作品中,并與現代人物及其視覺形象進行了有機融合,一系列古今人物的錯亂搭配,恰似藝術家對當前時代傳統(tǒng)民俗文化如何傳承和發(fā)展問題的探索。
2.3 民間美術在當代油畫中的應用表現
我國是一個具有深厚傳統(tǒng)文化底蘊的國家,油畫在我國的發(fā)展勢必會受到來自民俗文化的滋養(yǎng)與浸潤,這個過程中受到了來自民間美術的巨大影響。作為民俗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民間美術是民俗文化傳承和發(fā)展的一大載體。就民間美術的造型來講,其不拘泥于科學的結構、透視等規(guī)律,表現出夸張的、意象的古樸造型特征,并且具有主觀性、理想化的傾向。中國當代油畫創(chuàng)作融入民間美術造型特征,即為通過推進民間美術造型特征與油畫創(chuàng)作的有機融合,構建出全新的造型特征。宮立龍基于對中國古典美學特征的借鑒,引入民間美術造型特征,并對民間美術造型語言予以了文化轉譯,調節(jié)人物固有的比例關系,進而描繪出極具厚重感、敦實感的人物形象,并塑造了人物樂觀、積極的性格。
3 結語
通過對民俗文化在油畫創(chuàng)作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和研究,我們應當對它們有相對客觀的認識,民俗文化在中國油畫發(fā)展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實踐應用中,其不僅為中國油畫提供了大量的創(chuàng)作素材,還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獨具民族特色的油畫審美價值觀念的形成。
參考文獻:
[1] 王先秀.民俗文化在中國當代油畫創(chuàng)作中的應用研究[J].藝術評鑒,2018,12(07):29-30.
[2] 支林,熊夢雨.民俗文化在中國當代油畫創(chuàng)作中的應用[J].美與時代(中),2018,27(01):124-125.
[3] 倪峰.中國當代油畫創(chuàng)作中傳統(tǒng)文化元素的應用[J].大舞臺,2014,317(10):51-52.
作者簡介:關迪心(1988—),女,甘肅酒泉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藝術學,美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