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鋼琴教學是藝術教育的一種,通過對學生開展理論知識的教育能讓他們獲得藝術情操的培養(yǎng)。鋼琴教師需要制定科學的教學對策,引導學生對鋼琴知識進行思考,促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實現(xiàn)藝術修養(yǎng)的提升。這樣才能在素質教育的引導下構建科學的教學平臺,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向學生實施知識教育,讓學生得到鋼琴演奏以及藝術審美等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但目前所開展的集體課教學存在教育隨意性以及授課理念陳舊的問題,需要對此進行改革思考。
關鍵詞:鋼琴教學;高校;集體課;學科素養(yǎng);改革思考
0 前言
高校對學生開展鋼琴教學時應該思考當前素質教育或者是課程改革提出的教學改革要求,分析需要對學生開展什么樣的課程教育,讓學生通過鋼琴教育收獲哪些能力的培養(yǎng)。結合學術研究可知,高校在對學生開展鋼琴集體課教育時出現(xiàn)教學思維比較陳舊的問題,不能讓學生通過集體課教育收獲更好的能力培養(yǎng),需要進行教學改革思考。希望通過教學改革可以提升鋼琴集體課教育的質量,促使學生能得到更為科學的鋼琴彈奏以及音樂感覺等能力的培養(yǎng)。
1 高校實施鋼琴集體課教學的現(xiàn)狀
1.1 課程教育存在隨意性
通過對相關學術資料進行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高校開展鋼琴集體課教學時存在多種問題,影響學生對課程知識的理解以及運用能力。首先體現(xiàn)在課程教育存在隨意性這一問題上。高校在選擇鋼琴教學的過程中存在隨意性,未能選擇那些編寫比較科學的教材,沒有顧忌到高校學生的特色以及教學情況。這樣就導致鋼琴教學未能結合學生實際,不能讓學生得到更高質量的專業(yè)學習,影響專業(yè)教學的成效性。
1.2 教師授課思維陳舊
鋼琴教師對學生實施專業(yè)教學時需要保障鋼琴教學的質量,讓學生能得到更優(yōu)質的音樂教學,讓學生養(yǎng)成較好的藝術素養(yǎng)。但是,高校對學生開展鋼琴教學時不僅存在課程教育隨意性的問題,也存在教師授課思維陳舊的問題。具體說,鋼琴教師主要是向學生開展單向灌輸?shù)膶I(yè)教學,完全根據(jù)教學大綱實施課程教育,而理論教育所占的比重較高。同時,鋼琴教師不能立足專業(yè)學生認知差異開展多樣化的專業(yè)教學,整體教學氛圍比較沉悶。這樣就導致學生不能對鋼琴知識進行深度的思考和實踐應用,也很難養(yǎng)成較高的學科素養(yǎng)。
1.3 學生在認知能力上存在差異
受到教育經(jīng)歷、成長環(huán)境以及性格特征等因素的影響,音樂專業(yè)學生在認知能力上存在很大差異,影響他們對專業(yè)知識進行探索的能動性。一些學生不能對專業(yè)知識進行主動性的探索,課程參與性較差,影響整體教學效果。而一些學生有著較好的學習習慣,也有著較強鋼琴彈奏以及藝術鑒賞的能力,音樂素養(yǎng)比較高。教師在進行集體課教育時存在忽視學生認知差異的現(xiàn)象,這樣也很難提升最終的鋼琴集體課教育質量。
2 高校創(chuàng)新改革鋼琴集體課教育的路徑分析
2.1 立足學生實際開展針對性的集體課教學
本文認為鋼琴教師對專業(yè)學生開展鋼琴教學時需要立足學生實際開展針對性的教學,這樣能提升鋼琴教學的成效性。第一,鋼琴教師要掌握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認知能力,分析學生整體的學習狀態(tài),制定科學的教育大綱。第二,鋼琴教師也應該實施分層教學,引導不同認知能力的學生都能參與到鋼琴教學中,保障學科教育的科學性。第三,高校應該立足學生實際以及教學特色合理選擇鋼琴教材,讓學生通過集體課得到更優(yōu)質的專業(yè)教學。
2.2 鋼琴教師需要創(chuàng)新教學思維,樹立科學的教育理念
因為高校開展鋼琴教學時存在教師授課思維陳舊的問題,很難讓學生實現(xiàn)審美情趣的養(yǎng)成。所以,鋼琴教師應該創(chuàng)新教學思維,樹立科學的音樂理念。首先,鋼琴教師不能再向學生開展單向灌輸?shù)膶I(yè)教學,而是要將分層教學以及合作探究等教學方式融入鋼琴教學中。其次,鋼琴教師也需要通過平等溝通的方式營造民主的課程關系,打破之前比較沉悶的教學氛圍,以此開展高質量的鋼琴集體課教育。最后,鋼琴教師可以通過實施趣味鋼琴比賽等方式吸引學生的關注力,引導他們對鋼琴知識進行主動學習,逐漸強化集體課程教學的有效性。
2.3 教師應該重視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
鋼琴教師對專業(yè)學生開展集體課教學時要想提升課程教育的質量,不僅要立足學生實際開展針對性的教學,也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因為鋼琴作品中蘊含的情感比較多,需要讓學生對鋼琴作品進行鑒賞,讓他們將主觀感受和鋼琴音樂進行結合,以此在鋼琴意境中獲得更多的情感體驗。為此,鋼琴教師應該在集體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通過分析鋼琴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音樂旋律以及歌詞等內容增加學生對鋼琴作品的理解,品味歌曲所蘊含的情感。通過讓學生對鋼琴作品進行鑒賞,鋼琴教師可以讓他們對專業(yè)知識進行探索,獲得愛國以及熱愛自然等情感的教育。
3 結語
高校在對學生開展鋼琴集體課教學時需要分析當前課堂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結合這些問題思考如何進行改革思考,促使學生得到更為有效的鋼琴教育,強化學生進行鋼琴演奏的能力。所以本文認為鋼琴教師對專業(yè)學生開展鋼琴教學時需要立足學生實際開展針對性的教學,這樣能提升鋼琴教學的成效性。同時,鋼琴教師需要創(chuàng)新教學思維,樹立科學的教育理念。此外,鋼琴教師應該重視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強化集體鋼琴教育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仇博.高校鋼琴集體課教學與改革的思考[J].戲劇之家,2016(23):216.
作者簡介:杜潔瓊(1981—),陜西榆林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