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陽陽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進一步擴大,國際貿易增多,我國外匯儲備持續(xù)增加。外匯儲備與人民幣國際化之間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把握好二者間的關系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介紹了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及我國外匯儲備規(guī)模概況,并分析了在人民幣國際化不同階段對我國外匯儲備的影響,從而探究出在人民幣國際化視角下,我國外匯儲備應從控制外匯持續(xù)增長、對現(xiàn)有外匯資產合理配置和利用以及對保持未來外匯儲備處在一個合理水平這三點上給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人民幣國際化;外匯儲備;建議
一、我國外匯儲備的概況
(一)我國外匯儲備的現(xiàn)狀
截止到2006年2月底,我國外匯儲備以8537億美元,首超日本達全球第一;2009年6月底,全國外匯儲備余額為21316億美元,首次超過2萬億美元的門檻;到2010年3月,我國以24470.84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規(guī)模穩(wěn)居全球第一位;據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顯示,2014年末國家外匯儲備38430.18億美元,外匯儲備同比增加466億美元;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中國外匯儲備為33303.62億美元,比上年末減少5127億美元,這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的頭一年總體下降。2017年,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數據,截至到1月份,中國外匯儲備規(guī)模為29982.04億美元,連續(xù)多月下降,但截止到12月末,外匯儲備規(guī)模達31399億美元。
(二)影響我國外匯儲備的因素
1.進口和出口規(guī)模
外匯儲備最直接的功能和來源,就是對進口商品和勞務使用國際支付,而出口商品則能帶來外匯收入。當一國的進口規(guī)模小于出口規(guī)模,外匯收入遠遠多于需要留存的外匯額,就會出現(xiàn)貿易順差,否則就會出現(xiàn)逆差。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來,我國進出口貿易額增速較快,出口總量一直大于進口總量,持續(xù)的出現(xiàn)貿易順差,這是我國外匯規(guī)模不斷增加的一個主要原因。
2.國內經濟的發(fā)展水平
一國的國際收支差額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該國國內經濟發(fā)展水平,而國內經濟發(fā)展水平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重要體現(xiàn)。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生產力水平在不斷提高,對外開放程度也在不斷提高,經濟發(fā)展不再高程度受到資源約束,產業(yè)結構相對健全,進口商品需求彈性和出口商品供給彈性較大。國內經濟快速發(fā)展的同時,國際競爭力也在增強,出口商品價格上的優(yōu)勢也會增加我國外匯儲備。
(三)我國外匯儲備的問題
外匯儲備不僅能用于國際結算,更重要的是足夠的外匯儲備代表著一國干預外匯市場穩(wěn)定國際收支平衡并保持匯率穩(wěn)定的能力,它能增強一國對抗國際金融市場波動的沖擊和應對危機的能力,它是一國進行經濟調節(jié),實現(xiàn)內外平衡的重要手段。然而,當一國外匯儲備規(guī)模過大時,則可能造成國內通貨膨脹,同時因外匯匯率波動承受巨大風險,抑制國內經濟的增長。從我國的外匯儲備的現(xiàn)狀分析來看,我國外匯儲備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1.外匯儲備持續(xù)增長規(guī)模過大
外匯儲備表現(xiàn)為對一種以外幣表示的金融債權的持有形式,并非實際意義上的可以投入國內生產使用的貨幣。外匯儲備實際上就是將國內商品銷售到國外,獲得外幣,然后用這些外幣去買回外國債券,將資本金低價輸出到國外,放棄國內高收益的投資,極大地降低了資本的有效使用率,因此高額的外匯儲備就構成了巨大的機會成本。
2.幣種結構單一
我國的外匯儲備幣種主要包括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而這也是全球主要儲備貨幣。就國際機構和國際結算公布的相關數據來間接分析了解到外匯在中國外貿收支中的比例,現(xiàn)階段美元資產約占中國外匯儲備總資產的70%。日元約為10%,歐元和英鎊約為20%。美元儲備具有絕對主導地位。由于美元在我國儲備資產中占有的這種絕對支配地位,一旦美元貶值或者美國國內出現(xiàn)通貨膨脹,我國外匯儲備就會相應遭受損失,另外美元的匯率波動就也對我國外匯儲備造成最直接的影響,外匯儲備的匯率風險很大。
二、人民幣國際化對外匯儲備的影響
(一)本幣處于國際化初期: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
在人民幣國際化的前期,人民幣有一定的自由流通度。此時,雖出口貿易仍使用外幣結算,但進口貿易可以用人民幣結算了。但出口量一直大于進口量,出口貿易獲得的外匯收入全部轉化為外匯儲備,加之人民幣匯率穩(wěn)定,國內投資形式大好,吸引大量外商投資,外匯儲備快速增加。貿易順差和資本凈流入會使外匯進入外匯市場,外匯市場上外匯供給大于需求,迫使本幣有升值的壓力。這時,中央銀行為了穩(wěn)定匯率,就會去買回大量外匯,外匯儲備又大幅增加。即貿易順差和資本凈流入會自主流入外匯市場,供過于求會使人民幣有升值壓力,央行進行干預,最后導致外匯儲備激增。
(二)本幣處于國際化中期
隨著人民幣匯率機制的形成,人民幣國際化和匯率合理規(guī)范市場化的逐步推進,波動幅度較大的有管理浮動匯率制度得到進一步完善。一些出口貿易已經可以用人民幣結算了。貿易順差帶來的外匯資本流入與上一階段相比有所減少,資本流入相對穩(wěn)定下來;另外,隨著匯率彈性的增加,凈資本流入對外匯儲備的影響減小,加上央行干預力度在減小。這都導致這一時期的外匯儲備的增加在減少。因此,在這一時期,我國外匯儲備增加的減少,主要是因為國際貿易中經常項目順差和凈資本流入減少,對外匯儲備影響減弱。
三、人民幣國際化視角下的我國外匯儲備管理建議
(一)改變外匯持續(xù)增長的局面
我國外匯儲備已經處于超額狀態(tài),必須要改變持續(xù)增長的局面,這就必須要調整進出口產業(yè)轉型,以控制外匯規(guī)模,改變國際收支雙順差的局面。在經常項目上進行進出口產品的控制。一方面,可以多鼓勵產品自主研發(fā),支持和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提高出口商品附加值;同時限制一些勞動密集型、資源型商品的出口,改善我國產業(yè)結構,使我國的對外貿易從低廉和數量上的優(yōu)勢到高技術高質量和提升國際競爭力上過渡。另一方面,在先進技術設備和國內緊缺物資、原材料的進口方面,降低關稅并減少關稅壁壘。
在資本項目上進行外資引進的限制和管理。在過去的20多年,我國成功的引進大量外資,促進我國經濟的發(fā)展。但一味的引進外資的后果就是給我國的資源和環(huán)境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外資不能很好被利用,形成滯留。目前應將我國的外資引入從數量向質量轉變,不再鼓勵流入而限制流出了,可以頒布外資引入的相關管理條例,對外資的直接引入進行嚴格審查,確保外資能得到有效利用,形成流入與流出合理平衡的新局面。
(二)保持未來外匯的合理規(guī)模
保持合理水平的外匯儲備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繼續(xù)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使其發(fā)揮出計價、結算、儲備的職能,提高在全球的流動性,這是順應國際貿易的要求,也是降低我國高額外匯儲備的風險。也可以在國際結算中使用人民幣從而無需持有大量的外匯儲備,但這個的前提是維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wěn)定和國內金融安全。另外,隨著人民幣國際化使用,人民幣匯率的調控難度將加大,對外因此保持合理水平的外匯儲備,可以實現(xiàn)國內經濟均衡,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外匯儲備也必須保有一定規(guī)模。在全球各國經濟增長出現(xiàn)分化、國際金融市場動蕩的背景下,我國跨境資金流動波動上升,此時必須保有合理充足的外匯儲備,以堅定市場信心,維護國際金融安全。因此,應該結合我國實際國情,在探索高外匯儲備的綜合高效管理政策和化解經濟中內需不足的結構性矛盾的同時,重點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為基礎,保持適度合理的外匯儲備規(guī)模。
【參考文獻】
[1]李卓奕.我國外匯儲備資金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策略[J].商業(yè)會計,2017(17):111-112.
[2]劉曉蕾,徐迎.我國外匯儲備現(xiàn)狀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9(20):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