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磊
一、虎戲
虎屬貓科哺乳動物,其象威猛,稱百獸之王,善搖頭擺尾,鼓蕩周身,怒目張望,嘯聲驚人,有利爪撲按獵物之精?;⑿尉毠牵瑢偎?,主腎,意守命門。練虎戲要神發(fā)于目,指如利爪,凝心聚神,威武剛健,柔中寓剛。常練可使經(jīng)脈通暢,腎精充足,正氣旺盛,精力充沛,骨堅髓滿,耳聰齒堅。
預備式(圖①)
第一式 坐洞運爪
1.接上勢,上體不動,兩腳跟提起外展,腳跟落地,兩腳前掌上翹外旋,兩腳踏地,與肩同寬,兩手變虎爪形,掌心向上,緩慢托起與前額同高,兩手臂向胸前內(nèi)翻,掌心向下,兩肘自然外撐。身體下蹲成高馬步,雙手隨身下落,兩腿彎曲,雙手位于兩大腿上方,手心向下。(圖②、圖③)
2.接上勢,兩手掌向左上方翻起,同時身體向左扭轉。扭動時,左手上揚,高與頭齊,右手在下向左隨身運動,眼看左手。此動作踝、膝、胯、腰、肩、肘、手、頸、頭、眼齊動,扭至左前方(右肩與左膝相對為妙)。(圖④)
3.接上勢不停,兩手掌相向翻動,右手向上翻動變?yōu)檎菩南蛲馀c頭同高,左手向下翻,掌心向上落于左腹側,同時周身向右扭動,眼看右手,扭至右前方(左肩與右膝相對為妙)。(圖⑤)
4.接上勢,右掌里翻,左手上抬,身體左轉,兩小臂十字交叉,右臂在外,左臂在內(nèi),雙手與面頰同高,雙手自然畫弧下落至兩腿處,緩緩上抬,停于肩前,垂成虎爪狀,面朝正前方。(圖⑥、圖⑦)
要點:
1.腳趾抓地,足心含空,步實膝堅。青少年練低馬步,年老體弱者可練高馬步,以舒適為度。
2.腰脊挺直,頭頂項豎,尾閭中正,提肛松胯。
3.扭動時踝、膝、胯、腰、肩、肘、手、頭、眼齊動,圓潤流暢,相連不斷。眼隨手動,無僵無滯,起吸落呼。
功效:
調(diào)節(jié)十四經(jīng)脈之經(jīng)氣,濡養(yǎng)五臟六腑,生精益腎,通利周身筋骨和關節(jié),強身壯骨,對頸、肩、腰、膝、踝關節(jié)疾病有保健和治療作用,還可改善視力。
第二式 左顧右盼
接上勢,身體不動,以脖為軸,頭自然緩慢地向左扭動,扭至鼻尖對準左膀尖。扭頭時緩緩吸氣,膈肌上提,待扭至極致處,緩緩呼氣,下至丹田。然后緩緩向右扭動,扭至鼻尖對準右膀尖,呼吸同上。再緩緩向左扭至正前方。(圖⑧、圖⑨、圖⑩)
要點:
輕柔緩慢,相連不斷,兩睛圓睜,怒目環(huán)顧,神光似電,有猛虎搜山之威。
功效:
提升人體陽氣,積氣生精,預防和改善因頸椎不適而引起的頭暈目眩等癥,對眼睛有較好的保健作用。
第三式 黑虎出洞
接上勢,雙膝挺直,身腰前伸折90°,雙手虎爪前探,掌心向下。勢不停,身體束卷下蹲。兩手收回,雙腳向前跳躍落地,同時雙手前伸似抓物,隨即收回于肩前,虎爪微塌,沉肩墜肘,雙目前視。(圖11、圖12)
要點:
手足配合一體,躍吸落呼,年輕人可遠跳,中老年人視身體情況而定,可躍尺余。
功效:
舒展四肢和腰椎關節(jié),激發(fā)全身經(jīng)氣,改善四肢遠端微循環(huán),有效預防和改善因氣滯血瘀引起的腰、膝、肩、肘關節(jié)疼痛。
第四式 餓虎下山左式
接上勢,左腳向前邁出,腳尖點地,腳跟抬起,右腿彎曲坐胯,成左虛步;同時右掌向前向下推出,落于左膝旁,左掌向下,掌心上翻,收于左肋旁停下,目視前方。(圖13)
要點:
此式在武術樁(樁)功中稱龍虎樁(樁),最為精妙,虛實相間,陰陽暗合。臀宜坐,膝宜挺,腰宜直,頭宜頂,胸宜含,雙掌交替似撕棉,掌根前吐用暗勁,尚意不尚力。
功效:
調(diào)節(jié)自身陰陽氣機,增強腿部力量和身體的協(xié)調(diào)平衡能力。
第五式 餓虎下山右式
接上勢,左腳踏實,坐胯屈膝,右腿向前邁一步,腳尖點地,腳跟抬起,成右虛步,雙手運動與左式相反。(圖14)
要點、功效同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