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三觀一共賣了十二次血。第一次:因?yàn)猷l(xiāng)里人的話好奇而去賣血,娶了許玉蘭;第二次:為了給被大兒子一樂打破頭的方鐵匠的兒子賠償去賣血……王安憶曾說,余華的小說是塑造英雄的,他的英雄不是神,而是世人。但卻不是通常的世人,而是違反那么一點(diǎn)人之常情的世人,就是那么一點(diǎn)不循常情,而成了英雄。比如許三觀,像他這樣一個俗世中人,綱常倫理是他的安身立命之本,他卻最終背離了這個常理。他不是為利己,而是向善,這才算是英雄,否則也不算。許三觀的英雄事跡且是一些碎事,吃面啦,喊魂什么的,上不了神圣殿堂,這就是當(dāng)代英雄了。他不是悲劇人物,而是喜劇式的。
這部小說是余華于1995年創(chuàng)作的一部長篇小說,講述了許三觀靠著賣血渡過了人生一個個難關(guān)的故事,而老了,卻再也沒有人要他的血了。它以博大的溫情描繪了磨難中的人生,以激烈的故事表達(dá)了人在面對厄運(yùn)時求生的欲望。曾入選中國百位批評家和文學(xué)編輯評選的“20世紀(jì)90年代最有影響的10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