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軟實力視角下的英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經(jīng)驗與啟示

      2019-08-01 01:12:17胡婉徐瑞珂
      戲劇之家 2019年19期
      關鍵詞:高等教育國際化國家形象軟實力

      胡婉 徐瑞珂

      【摘 要】隨著全球化的推進,高等教育國際化日益成為一種世界潮流。英國則是引領高等教育國際化最重要的國家之一。文章以軟實力為視角探討了英國作為軟實力超級大國在高等教育國際化方面所取得的成績,并具體分析了英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實現(xiàn)路徑。英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實現(xiàn)路徑主要包括以下因素:全方位、多層次的國際學生招生戰(zhàn)略、基于全球視野的國際化教育合作、高水平的國際化學術研究以及持續(xù)優(yōu)化的科研管理體系。

      【關鍵詞】軟實力;國家形象;英國教育;高等教育國際化

      中圖分類號:G649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9-0149-05

      經(jīng)濟全球化的加速進程,在改變世界經(jīng)濟秩序的同時,也催生了知識的流動。在這一背景下,諸多國家的高等教育政策開始有所調(diào)整(例如:澳大利亞、加拿大、德國、新西蘭、新加坡、英國、美國等),重新定義大學、政府和市場之間的關系,同時加速大學之間的國際流動。[1]英國憑借英語這一世界通用語言的獨特優(yōu)勢,成為世界上高等教育國際化發(fā)展程度較高的國家。進入21世紀以來,英國政府采取積極措施推進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進程,把高等教育國際化作為樹立其在全球形象的有效途徑,并將之視為該國實施全球化戰(zhàn)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2]現(xiàn)有的相關研究成果以梳理英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政策和具體策略為主,本文重點探討英國高等教育國際化之于國家形象構建、國家經(jīng)濟實力和知識軟實力提升與國際影響力穩(wěn)固的重要作用,并用翔實的數(shù)據(jù)展示英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實施路徑,以及其對推動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內(nèi)涵式發(fā)展的借鑒意義。

      一、英國高等教育國際化與國家軟實力構建

      (一)英國:軟實力超級大國

      軟實力是一國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于硬實力(諸如軍事實力和經(jīng)濟實力),軟實力注重榜樣的力量(power of example),強調(diào)一國的吸引力。[3]軟實力的主要特點是它使受力者自愿行動,讓別人自愿支持本國政府的政策。[4]在硬實力層面,英國的實力有所下降。但在軟實力層面,英國依然可配得上軟實力超級大國(soft power superpower)的稱號。[5]根據(jù)IfG-Monocle Soft Power Index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2010-2013年英國軟實力在世界上排名一直穩(wěn)居世界前2名[6]。根據(jù)Soft Power 30 歷年對世界上30個國家軟實力的統(tǒng)計,2015-2017年英國軟實力在世界范圍內(nèi)一直名列前茅[7]。在Anholt-GfK Roper Nation Brands Index公布的國家品牌和影響力排名中,2011-2016年英國于2011-2016年在世界上的軟實力穩(wěn)居世界第3名,僅次于美國和德國[8]。以上數(shù)據(jù)反映出英國在全球范圍內(nèi)的影響力,以及他國民眾對其文化的認可。

      (二)英國高等教育國際化與軟實力構建

      強大的高等教育是一國開展其公共外交的重要渠道之一,有利于提高一國的國際聲譽和吸引力。高等教育是英國軟實力的重要支柱之一,是不可或缺的主要組成部分。[9]國際教育交流與合作是戰(zhàn)后英國提升國際影響力和國家競爭力的重要舉措,具體體現(xiàn)為推動英國大學與他國大學的合作關系,促進大學生與大學教師的全球性流動,以及頒發(fā)旗艦性的獎學金項目。以獎學金項目為例,英國政府每年撥款7300萬英鎊為國際學生提供一系列獎學金項目,并把這些獎學金項目視為英國軟實力外交的關鍵部分。志奮領獎學金項目由英國外交部負責,向118個國家開放。馬歇爾獎學金也由英國外交部負責,只對美國開放。英聯(lián)邦獎學金由英國國際發(fā)展部,商業(yè)、創(chuàng)新和技能部以及蘇格蘭政府提供,向英聯(lián)邦國家開放。[10]在2015-2016年度,英國政府提供了1700個志奮領獎學金,30個馬歇爾獎學金和900個英聯(lián)邦獎學金。[11]留學生回到各自的國家之后,通常會對其留學的國家增加好感,并且在其歸國后依然會對留學國保持好感,并且樂意促進其母國與留學國的友好關系。[12]

      值得一提的是,英國文化協(xié)會(British Council)自1934年以來一直有效地推動者英國全球軟實力的提升。[13]全球大約有6000萬人在英國文化協(xié)會從事工作和英語學習,并且通過數(shù)字媒體、收音機和電視,英國文化協(xié)會惠及全球6億人的英語學習。[14]除此之外,英國文化協(xié)會還與全球100多個國家開展合作,在藝術文化、教育和社會發(fā)展等領域擴大英國的國際影響力。

      根據(jù)Soft Power 30對各國軟實力中教育實力的統(tǒng)計,英國的教育實力在2015-2017年一直位居世界第2名(如表4所示)。Soft Power 30 評估各國軟實力所采用的指標體系包括政府、企業(yè)(enterprise)、文化、國際參與(engagement)、數(shù)碼科技(digital)以及教育。其中,教育指標指的是在該國就讀的留學生數(shù)量、該國大學的質(zhì)量以及高等教育機構的科研產(chǎn)出。[15]

      資料來源:Jonathan McClory, ‘The Soft Power 30: A Global Ranking of Soft Power, https://softpower30.com/?country_years=2015%2C2016%2C2017.

      以上舉措與數(shù)據(jù)指標顯示,英國通過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戰(zhàn)略舉措,在他國傳播英國文化與價值觀層面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進一步吸引更豐富的全球資源、人才、資本的關注與投入。

      二、英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實施路徑

      (一)全方位、多層次的國際學生招生戰(zhàn)略

      英國自1995年以來一直是世界上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留學目的地國。[16]在英國大學里,國際留學生占18%;[17]在世界大學100強里,英國是除美國之外擁有最多大學的國家。[18]近些年英國高等教育的一個顯著的趨勢是其國際化程度愈來愈高,英國各所大學的國際留學生人數(shù)穩(wěn)步增長,其所占英國大學學生總數(shù)的比重也不斷提升(如圖1和圖2所示)。

      資料來源:Universities UK, ‘Higher Education in Facts and Figures, 2001/02-2015/16, http://www.universitiesuk.ac.uk/facts-and-stats/Pages/data-analysis-reports.aspx.

      資料來源:Universities UK, ‘Higher Education in Facts and Figures, 2005/06-2015/16, http://www.universitiesuk.ac.uk/facts-and-stats/Pages/data-analysis-reports.aspx.

      英國招收國際學生的靈感來源于洞悉發(fā)展中國家對英美高等教育質(zhì)量的訴求??傮w來說,根據(jù)不同階段的市場需求,英國大學的國際學生招生戰(zhàn)略經(jīng)歷了從授課型研究生課程、英國與其他國家在本科階段的合作辦學、到本科單一市場的轉變與發(fā)展。

      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英國的授課型研究生課程是英國大學吸引國際學生的主要目標。授課型研究生的最主要特點是學制相對較短(1-1.5年),授課模式緊湊。授課制研究生課程借助英國國際金融市場的地位,主推商科、金融等專業(yè),以印度、泰國、越南、中國等亞洲國家為主要目標市場。在研究生市場趨于飽和之后,英國政府根據(jù)國際學生市場需求的變化,進一步發(fā)展與其他國家在本科教育層面的合作,以2+2,3+1等模式開展。近年來,隨著新興經(jīng)濟體國家經(jīng)濟實力的增強,以及受到英國本科教育質(zhì)量的吸引,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直接到英國接受本科教育。根據(jù)英國高等教育統(tǒng)計局(Higher Education Statistics Agency, HESA)的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19],2015-2016年間,有143,000名國際學生在英國直接攻讀本科(第一學歷),多于攻讀授課制研究生課程的學生人數(shù)(120,710名)。

      在知識經(jīng)濟時代,大量的國際學生在英國求學,除了給英國社會帶來豐富的生源,其學費和配套的生活花銷對大學的收入和英國的經(jīng)濟增長均有積極貢獻。單就學費收入而言,以中國為例,在2011-2012年間,有9萬中國學生在英國求學,為英國經(jīng)濟直接或間接的貢獻了約23億英鎊的收入。[20]

      (二)基于全球視野的國際教育合作

      除吸引國際學生到英國求學,關注本國和歐盟以外的教育需求,為其他國家的學生提供跨國教育服務,則是英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另一舉措。[21]其中,最有影響力的模式體現(xiàn)為建設海外校園、研究中心以及與當?shù)貒液献鹘⒋髮W。英國的海外校園集中建設在海灣地區(qū)和阿聯(lián)酋等地,約有37座海外校園。但同時也聚焦于亞洲地區(qū),尤其是新加坡(18座)和中國(17座)。[22] 除這些集中地之外,英國也在世界上其他國家設立海外校園,包括韓國、希臘、墨西哥、盧旺達等國。截至目前,英國只有在15個國家里沒有提供跨國教育服務。在世界上接受英國跨國教育人數(shù)最多的5個國家依次(由高到低)是馬來西亞、中國、新加坡、巴基斯坦和尼日利亞。[23]在2011年和2012年,有大約57萬國際學生接受英國提供的跨國教育。在信息時代,英國還為國際學生還提供了高水準的電子圖書館、網(wǎng)絡公開課(MOOC)和網(wǎng)絡專業(yè)課程。[24]跨國教育模式進一步夯實了英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影響力。首先,有相當一部分海外校區(qū)的本科生選擇繼續(xù)到英國接受碩士、博士階段的學習,避免生源流失到北美或歐洲其他國家。這一類學生無疑也會成為英國重要的經(jīng)濟資源、人力資本和文化的傳播者。第二,開設海外校區(qū)或者與其他國家合作辦學,有助于英國通過教育渠道加強與其他國家的聯(lián)系。第三,根據(jù)目的國的社會與經(jīng)濟發(fā)展實際需求,整合雙方在教學、科研與產(chǎn)業(yè)領域的資源,進一步推廣英國的高等教育理念。

      (三)高水平的國際化學術研究

      出色的科研能力是英國高等教育提升英國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的一個關鍵途徑。僅占世界1%的英國人口提供了全球3.2%的科研經(jīng)費、全球7.9% 的科研論文、全球11.8%的論文引用次數(shù)和全球16% 的最高被引論文,[25]從側面反映出英國較高的科研產(chǎn)出質(zhì)量。開展國際化的科研合作也是英國各所大學的重點工作。在英國學者發(fā)表的科研論文中,有46% 是與其他國家的學者合作發(fā)表的。[26]以中英科研合作為例,在2008-2012年間,中國學者與英國學者合作發(fā)表的科研論文有22813篇,是英國的第8大科研論文合作伙伴。[27]2012年英國學者與他國學者合作發(fā)表的科研論文中,有15.7% 是中英兩國學者聯(lián)合發(fā)表的。[28]從研究領域來看,英國高校支持學者開展具有廣泛影響的多學科研究,培養(yǎng)其跨學科的研究能力,并致力于通過國際合作來解決全球性的問題。此外,英國是世界上較早重視產(chǎn)業(yè)化科研的國家之一,注重把研究與知識轉移結合在一起,支持技術商業(yè)化,形成新的收入渠道,并集中跨學科優(yōu)勢。同時借助其跨國教育輸出國的優(yōu)勢,廣泛參與其他國家的跨國科研項目,與當?shù)氐墓ど虡I(yè)建立聯(lián)系,增加資本的可用性,實現(xiàn)區(qū)域新的增長。國際合作框架下,無論是合著論文或是產(chǎn)學合作,都有助于進一步推動英國的學術影響力,并為英國大學的科研創(chuàng)新注入活力。

      數(shù)據(jù)是最好的說明。在2014-2016年,英國的科研機構質(zhì)量在世界排名第2位(如表1所示)。英國出色的科研能力彰顯了英國強大的創(chuàng)新能力,創(chuàng)新則是保持一國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渠道。根據(jù)全球創(chuàng)新指數(shù)排名,英國在2012-2017年一直是世界排名前五的國家之一(如表2所示)。

      資料來源:Universities UK,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in Facts and Figures, June 2016, p. 23.

      資料來源:Cornell University, INSEAD and the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The Global Innovation Index, 2015-2017.

      國際教職員工比例也是英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重要保障。據(jù)統(tǒng)計,在2014-2015年,英國有28.3%的教職工是外國人,其中12%的教職工來自非歐盟國家。[29]以著名的頂尖大學聯(lián)盟羅素集團(Russell Group)為例,有超過42,000名海外教職員工在羅素集團所屬的大學工作,占全體員工的25%。國際教職員工分布于經(jīng)濟學和計量經(jīng)濟學(68%),化學工程(58%),數(shù)學(55%),工程和技術(52%),現(xiàn)代語言(52%),英語語言學與文學(24%),以及藝術與設計(23%)等各個學科領域。他們在教學與研究領域的優(yōu)秀業(yè)績,為英國各學科的內(nèi)涵式發(fā)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幫助英國鞏固其“世界一流科研強國”的地位。[30]

      (四)持續(xù)優(yōu)化的科研管理體系

      英國高等教育的另一大特點則是擁有一套持續(xù)優(yōu)化的科研管理體系,以保障其高等教育的國際競爭力?!皩W術研究的質(zhì)量和成果是世界一流大學的支撐。提高研究質(zhì)量,產(chǎn)出世界領先的、具有高影響力的研究一直是英國研究型大學的核心籌略”。[31]英國自20世紀80年代起推行一套研究評比體系“科研水平評估”(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 以下簡稱RAE),按不同的學科對高校的教學科研人員進行考評,考評指標包括論文著作等科研成果(70%)以及研究影響力與研究環(huán)境(30%)。評估的結果則成為政府劃撥科研經(jīng)費的重要依據(jù),旨在提升英國整體的科研質(zhì)量。 RAE運行近30年,“確保了科研質(zhì)量評估在高等教育領域的運用”[32]。但RAE更多的關注研究成果本身及其在學術體系內(nèi)部的影響[33],較少考慮研究成果對經(jīng)濟和社會的影響力,在研究與產(chǎn)業(yè)不斷融合的時代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新的“科研卓越框架”(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 以下簡稱REF)應運而生。REF在RAE的基礎上,加大了對研究成果社會影響力的考核比重,REF的整體考核指標的占比變?yōu)榭蒲谐晒馁|(zhì)量(65%),研究影響力(20%)以及研究環(huán)境(15%),要求每7-8位參評人員中就需要提交一份影響經(jīng)濟和社會的案例。以REF2014的考評結果為例,共收到6954份研究影響力的案例,涵蓋產(chǎn)教研深度融合、研究成果助力行業(yè)發(fā)展、研究成果影響政府的政策制定等內(nèi)容。[34]這種全國性的研究評比機制一方面為激發(fā)大學教研人員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提供了基礎,促進了各大高??蒲兴降奶岣吆腿瞬帕鲃?另一方面也為英國的研究型大學追求世界水平的卓越提供了動力。

      除RAE、REF等體系化的研究評比制度,英國政府為了更好地加強科研管理,于2017年劃撥60億英鎊的科研預算,將原有的代表不同學科的七個研究理事會(Research Councils),“創(chuàng)新英國”(Innovate UK),以及一個新設部門“英格蘭研究”(Research England)合并成為一個新的機構 “英國國家科研與創(chuàng)新署”(United Kingdom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Board, UKRI)(如圖3所示),進一步整合各學科資源,使科研經(jīng)費更好的用于支持科研項目的開展,促進科研成果的轉化,增加經(jīng)濟收益,提升其社會影響力,用于保證英國在科研和創(chuàng)新層面的世界領先地位。

      資料來源:UK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Board https://www.ukri.org/

      三、結語與啟示

      從前文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國際化的理念已經(jīng)嵌入到英國高等教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除了對市場需求的大量分析以外,英國從政府、大學聯(lián)盟、具體的大學、學科分類、教學、科研、學生滿意度等各個層面,制定和落實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政策和規(guī)劃。在加強國際合作的同時,還致力于提升國家在科學、技術、經(jīng)濟等方面的競爭力,并同相關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伙伴關系(政治、文化、學術、貿(mào)易),[35]進一步夯實了英國在全世界的影響力和國家品牌。

      2015年習近平主席的訪英之旅開啟了中英關系的黃金時代,而中英人文交流成果顯著,是中英關系中最引人注目的組成部分之一。在中英人文交流中,兩國在教育上的交流與合作無論在廣度上,還是在深度上都有很大提升,可謂名副其實的中英教育交流與合作的“黃金時代”。在脫歐前景仍不明朗的情況下,英國的大學面臨著生源、教職員工的流失、歐盟經(jīng)費減少等維度的挑戰(zhàn)。但這也會促使英國高校加強與中國和東亞其他國家的科研合作力度[36],中英兩國高校之間的合作將面臨新的機遇。對英國而言,有助于其進一步促進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發(fā)展。中國則在中英關系的黃金期可借助高等教育平臺,強化提升自身軟實力。同時,英國在高等教育國際化層面戰(zhàn)略性和體系化的整體布局,在招收國際學生層面的需求研究和精準定位,以及對跨學科研究和產(chǎn)業(yè)化科研的支持力度等方面的經(jīng)驗對我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的目標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 Yang R. Enter the Dragon?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Returns to the World Community: The Cases of Peking University Personnel Reforms [A]. Higher Education: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C], 2009: 427-461.

      [2]付紅,聶名華,徐田柏,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風險及對策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34.

      [3] Blond, P., Noyes, J. and Sim, D. Britains Global Future: Harnessing the Soft Power Capital of UK Institutions [N], 2017:8.

      [4]閻學通,軟實力的核心是政治實力[N],環(huán)球時報,2007年5月22日。

      [5] House of Lords Select Committee on Soft Power and the UKs Influence. Persuasion and Power in the Modern World [N]. Report Session 2013-14. 2014: 49.

      [6] Jonathan McClory,‘The New Persuaders, 2010, 2011, 2012; Steve Bloomfield, ‘The Soft Parade, Monocle, 69 (7), 2013, pp. 67-82.

      [7] Jonathan McClory, ‘The Soft Power 30: A Global Ranking of Soft Power, https://softpower30.com/?country_years=2015%2C2016%2C2017.

      [8] Anholt-GfK Roper Nation Brands Index, 2011-2016,http://nation-brands.gfk.com/.

      [9] House of Lords Select Committee on Soft Power and the UKs Influence, ‘Persuasion and Power in the Modern World, p. 98; Phillip Blond, James Noyes and Duncan Sim, ‘Britains Global Future: Harnessing the Soft Power Capital of UK Institutions, July 2017, p. 27.

      [10] House of Lords Select Committee on Soft Power and the UKs Influence, ‘Persuasion and Power in the Modern World, p. 100.

      [11] Phillip Blond, James Noyes and Duncan Sim, ‘Britains Global Future: Harnessing the Soft Power Capital of UK Institutions, July 2017, p. 8.

      [12] Carol Atkinson, ‘Does Soft Power Matter?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tudent Exchange Programs 1980–2006, Foreign Policy Analysis 6, 2010, p. 3.

      [13]Joseph. Nye,‘The New Public Diplomacy, Project Syndicate, https://www.project-syndicate.org/commentary/the-new-public-diplomacy?barrier=accessreg.

      [14]Christopher Hill and Sarah Beadle, ‘The Art of Attraction: Soft Power and the UKs Role in the World , p. 27.

      [15] Jonathan McClory, ‘The Soft Power 30: A Global Ranking of Soft Power, July 2015, p. 22, https://portland-communications.com/pdf/The-Soft-Power_30.pdf.

      [16]馬萬華. 全球化時代的研究型大學—美英日德四國的政策與實踐[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3:80.

      [17] House of Lords Select Committee on Soft Power and the UKs Influence. Persuasion and Power in the Modern World. p. 98.

      [18] Hill, C., Beadle, S. The Art of Attraction: Soft Power and the UKs Role in the World. 2014:26.

      [19]Universities UK, Higher Education in Facts and Figures 2017 Data [N]. http://www.universitiesuk.ac.uk/facts-and-stats/data-and-analysis/Pages/facts-and-figures-2017.aspx, 2017.

      [20] Greenaway, D., Rudd, C. The Business Growth of Higher Education [M].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2014: 21.

      [21] HE Global, The Scale and Scope of UK Higher Education Transnational Education, https://www.britishcouncil.org/sites/default/files/scale-and-scope-of-uk-he-tne-report.pdf. 2016:9.

      [22] QS Official Website: http://www.topuniversities.com/student-info/choosing-university/university-branch-campuses

      [23] Universities UK,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in Facts and Figures[N]. 2016:14.

      [24] House of Lords Select Committee on Soft Power and the UKs Influence. Persuasion and Power in the Modern World. p. 99-100.

      [25] House of Lords Select Committee on Soft Power and the UKs Influence. Persuasion and Power in the Modern World, p. 103; The UK government, Making Britain the best place in the world for science, 27 January 2016, https://www.gov.uk/government/speeches/making-britain-the-best-place-in-the-world-for-science.

      [26] Blond, P., Noyes, J. and Sim, D. Britains Global Future: Harnessing the Soft Power Capital of UK Institutions [N]. 2017:8.

      [27]Universities UK,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in Facts and Figures, June 2016, p. 20.

      [28]Universities UK,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in Facts and Figures, June 2016, p. 21.

      [29]Universities UK.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in Facts and Figures [N]. 2016: 18.

      [30]Russell Group. The value of international staff at Russell Group Universities [N]. 2017.

      [31] 胡婉. 英國高等教育改革及中英教育合作新進展. 《英國發(fā)展報告(2017~2018)》.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32] 劉興凱,左小娟. 科研卓越框架(REF):英國高??蒲性u估的改革創(chuàng)新及其價值取向 [J].學術論壇, 2015(8).

      [33]王楠,羅珺文. 英國高?!翱蒲凶吭娇蚣堋钡母母锱c創(chuàng)新 [J]. 中國行政管理, 2017(10).

      [34] REF 2014 Website: http://www.ref.ac.uk/2014/

      [35]簡?奈特.激流中的高等教育——國際化變革與發(fā)展[M]. 劉東風,陳巧云,譯.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36]Simon Marginson, ‘Brexit: Challenges for Universities in Hard Times,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winter 2017, p. 8-10.

      猜你喜歡
      高等教育國際化國家形象軟實力
      高等教育國際化背景下大學生就業(yè)問題
      東方教育(2016年14期)2017-01-16 00:37:14
      新形勢下國家形象塑造及對外傳播策略研究
      江淮論壇(2016年6期)2016-12-15 14:02:53
      全面從嚴治黨為中國國家形象“加分”
      人民論壇(2016年32期)2016-12-14 18:47:59
      藝術類教師在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中的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
      藝術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00:49:36
      試論國家形象的建構與提升措施
      青年時代(2016年20期)2016-12-08 14:26:41
      新媒體時代我國對外傳播“搭車思維”的應用
      旌德县| 澄迈县| 罗田县| 伊宁市| 龙泉市| 特克斯县| 连城县| 普宁市| 中阳县| 灵武市| 五指山市| 石狮市| 安义县| 云龙县| 江阴市| 潜江市| 五指山市| 邹平县| 望奎县| 柳林县| 策勒县| 新巴尔虎左旗| 赤城县| 明星| 永胜县| 龙海市| 正定县| 大悟县| 萨迦县| 固始县| 黑河市| 汤原县| 鄯善县| 海口市| 大关县| 温州市| 温泉县| 东方市| 崇礼县| 东宁县| 洛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