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霞
語文學習不只是學習如何使用語言,而且還要讓學生走出思維定式,學會在開放的情境中應用語言,獲得人生感悟,這樣才能取得文道合一的效果。我在教學中積極構筑開放的語文課堂,將生活化的內容融入到教學中,這樣就能讓學生在開放的情境中獲得更深刻的體驗。
離開了生活,語文教學就會缺少韻味,因此在語文課堂中要嘗試還原生活的真實,讓學生借助語文學習獲得生活感悟,這樣就能取得文道合一的效果。我嘗試在課堂上圍繞課文內容創(chuàng)設情境,模擬生活化場景,讓學生在栩栩如生的場景中進行自主探究和靈活運用。
學習五下第5課《游園不值》時,學生可能很難理解作者看到紅杏的喜悅之情。為了讓學生的理解更深刻,我模擬場景,嘗試還原生活真實,還原人物的真實情感。我引導學生進入場景中:“假設你現(xiàn)在要到朋友的家中去玩耍,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學生回答:“我是十分期待的,就盼望著快點見到朋友?!薄暗?,等到了朋友家,你發(fā)現(xiàn)朋友不在家,你會怎么想?”學生回答:“我肯定會感到十分遺憾,不知道是應該繼續(xù)等待,還是離開?!蔽依^續(xù)引導:“但是你看見紅杏從墻里伸出來,而你來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來看紅杏,你會怎樣?”“我會感到十分欣喜,因為我發(fā)現(xiàn)自己沒有白白來一趟?!痹谶@樣的引導下,學生進入到詩歌的情境中,還原了真實的生活情境,此時再讓學生說說這首詩歌中的情感是什么,學生就能比較準確地把握住關鍵點。
學者陶行知認為實際生活就是全部課程,我們的課程就是我們的實際生活。我在教學中鼓勵學生積極開展實踐體驗活動,讓學生進行積極反思,在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學生也能獲得人生感悟,說說在生活中是否遇到過課文中類似的事情,自己對這件事情的理解是怎樣的,這樣也能起到文道合一的教學效果。
四上第16課《說勤奮》是一篇說理文。通過學習這篇文章,學生了解到如何才能更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通過說理文的形式闡述自己的觀點,并用各種例證證明自己的觀點。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如何合理展開論證,我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參與到辯論的活動中,在實踐體驗中嘗試反思,探究如何合理選擇例證。如可以設定主題為:“有人說勤奮是成功的關鍵,也有人認為天賦不可缺少,你認為哪一點更為正確呢?”我鼓勵學生進行辯論,如有學生提出:“這個世上努力的人有很多,但是卻很少有人成功,所以說,成功和是否勤奮無關,天賦才最為重要?!边€有學生提出:“這只能證明這個人雖然努力,但是沒有掌握合理的方法。著名棋手柯潔,他原本成績平平,但是后來他努力練習,一年在網(wǎng)上下棋千余局,在當年就成了冉冉升起的新星,這就是勤奮的代表?!币环降膶W生只是泛泛而談,而另一方的學生卻有具體的事例,更具有說服力。通過這個例子,學生認識到了該如何論證,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對實踐體驗活動提出自己的建議,并反思自己的活動過程。
學者呂叔湘認為語文課和別的課有點不同,那就是學生隨時隨地有學習語文的機會,所以要給學生更多展現(xiàn)自己的機會。我在教學中嘗試給學生搭建展示自己的舞臺,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感知表現(xiàn)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也能更好地積累相關的知識。
學習四上第21課《珍珠鳥》后,我鼓勵學生展開自主學習,探究作品如何展現(xiàn)人和鳥之間和睦相處的場景,如何惟妙惟肖地展現(xiàn)珍珠鳥的狀態(tài)。我給學生搭建了舞臺,讓學生用個性化的形式展現(xiàn)自己的探究所得。如有的學生采用表演課本劇的方法,在課本劇中,學生分別扮演“我”和“珍珠鳥”,用動作和旁白等形式將“我”和“珍珠鳥”和諧相處的細節(jié)展現(xiàn)了出來,這體現(xiàn)了學生對該主題的探究情況。有的學生比較擅長繪畫,于是就采用了繪制繪本故事的方式,將“我”和“珍珠鳥”和諧相處的片段用圖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并配上課文中的詞句,最后還加上自己的話語作為點評。這樣的作業(yè)形式十分新穎,而且也能體現(xiàn)出學生的個性創(chuàng)意。同時,我也可以利用這個機會看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了解不同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學習能力。這樣就能在以后的教學中有的放矢,更好地引導學生展開學習。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果能積極構筑開放的語文課堂,將生活化的教學內容、教學形式引入到語文教學中,將取得文道合一的效果,而且這能讓語文課堂的教學過程不斷活化,展現(xiàn)出生活色彩,這樣的學習更有深度,也更具有廣度,更能展現(xiàn)出人文氣息,具有一定的溫度。
作者簡介: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馬塘小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