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承延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中指出:“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整本書,拓展閱讀視野,建構(gòu)閱讀整本書的經(jīng)驗,形成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提升閱讀鑒賞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辈⒚魑囊?guī)定“整本書閱讀與研討”作為課程內(nèi)容的“學習任務群1”。如何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貫徹落實這個新的學習任務,建平中學沈老師結(jié)合課文《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滬教版高中第一冊)進行了嘗試,我觀后受益匪淺。
一、課堂實錄
導入
師:我們讀了《水滸傳》前十回,了解小說故事的情節(jié)發(fā)展,并對主要人物有一個初步印象。我給大家布置了預習作業(yè):閱讀前十回,談談你對魯智深與林沖的印象。現(xiàn)在來分析一下作業(yè)情況。
活動一:對比魯智深與林沖的人物個性
師:我整理了兩位同學的作業(yè):一位是分析魯智深形象的,一位是討論林沖形象的。
教師呈現(xiàn)PPT:
魯智深是一個富有同情心、嫉惡如仇的人物。他是一個性情中人,雖然是個和尚,但行動卻毫無拘束,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當他傾聽了金家父女對鄭屠的血淚控訴后,就非常同情關(guān)心他們,既贈送銀兩,又親自保護他們逃離虎口。而對惡霸鄭屠則十分痛恨,在懲罰他時失手三拳將其打死。魯智深與金家父女素不相識,與鄭屠也無個人恩怨,他的作為充分表現(xiàn)了他愛憎分明的性格特點。(翁同學)
師:翁同學結(jié)合情節(jié)對魯智深形象作了分析,認為他“嫉惡如仇、愛憎分明?!?/p>
教師呈現(xiàn)PPT:
面對混亂而不公的時代,作為“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的林沖與魯智深不同,沒有依靠一身蠻勁去反抗欺壓,而是選擇了忍辱負重。在高衙內(nèi)調(diào)戲他妻子之后選擇了忍讓,能看出他對當時社會狀態(tài)的準確判斷和難得的自制力。在刺配路上他看破了“有錢可以通神”的現(xiàn)狀,盡力地保護家人、保護自己。但他也絕非懦弱無能之輩,山神廟中果斷殺死仇人能看出他勇猛的一面。(唐同學)
師:唐同學結(jié)合故事內(nèi)容,比較分析了林沖和魯智深的不同。兩位同學的作業(yè)反映了大家閱讀的情況。今天我換個角度來讀小說。
活動二:關(guān)注小說中出現(xiàn)的物件(道具)
師:大家是否注意到這兩個人物所使用的兵器?
生:刀、槍。
教師呈現(xiàn)圖片:魯智深用的是禪杖(還有戒刀),林沖用的是花槍。
師:這兩個人的兵器能否互換?
生1:禪杖比較重,打起來體現(xiàn)魯智深的力量。
師:看書仔細的同學可能知道,這個禪杖重達62斤,魯智深舞得虎虎生風,力大無窮。林沖用的兵器是什么?
生1:花槍。
師:槍和刀什么不一樣?俗話說:槍扎一條線,棍掃一大片。年刀月棍久練得槍。槍是很難練好的。
師:我們讀小說會關(guān)注,情節(jié)、環(huán)境和人物。我們今天換個視角,從兵器這樣的小物件入手來看小說。小物件類似電影中的道具,它們能夠帶給你什么樣的啟發(fā)?我們看課文《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中的小物件,看它們跟所謂小說三要素有什么內(nèi)在聯(lián)系。
(學生讀課文)
師:可以小組討論。
(學生討論、交流)
生1:林沖臨走時柴進給了他兩封書信,一封是給滄州府尹的,一封是給滄州牢城管營、差撥的。林沖到滄州牢城營里沒有吃那一百殺威棒,而且還得了一個很好的差事到天王堂去看管草料場。管營利用這個幫助陸虞候設計,很陰險。后來林沖碰到了李小二,告辭時還安排幾杯酒請林沖吃了,這不只是御寒,還有壯膽的作用。
師:這位同學對前十回也很熟悉,柴進給林沖的這封信,林沖一直帶在身上,這封信在故事中作用挺大的。他還接受了柴進給他的銀子,后來和李小二分別,李小二請他喝了酒,這個酒是告別的酒,甚至是永別的酒。剛才我們看小說時是否提到了酒葫蘆?有同學好像注意到這個小物件了。它在小說中有什么作用呢?
生1:酒葫蘆很獨特,是老軍給他的。有了這個酒葫蘆,林沖才會想著去打酒,去打酒才會離開草料場,這樣就躲過了一劫。葫蘆,古人往往行軍時帶在身上,顯得放蕩不羈。這里的酒葫蘆,隱喻林沖最后走向梁山。
師:林沖不去打酒,就會被燒死,這是老天給林沖一個機會,一個逃生的機會。酒葫蘆,給人一種放蕩不羈的感覺,大家看圖片,魯智深身上有佛珠,背上背著禪杖,林沖身上扛的是花槍,花槍上掛著酒葫蘆。但這里的酒葫蘆真的是隱喻林沖的放蕩不羈嗎?
生2:林沖很細致,原來出門還把門鎖上,但殺了三人后,把被子與葫蘆都扔了,提著槍出門投東去了。
師:投東去哪兒了?
生2:去梁山了。
師:店家一眼看出酒葫蘆是老軍的,某種意義酒葫蘆代表了他的身份,他最終扔掉了酒葫蘆,上了梁山。丟了酒葫蘆,意味著丟掉官府給他的身份。我們看林沖的經(jīng)歷,他一直在忍,高衙內(nèi)調(diào)戲他老婆,他忍;高太尉白虎堂害他,他忍;野豬林解差害他,他還是忍,到滄州后,他起初還是忍,但到火燒草料場時,他已經(jīng)忍無可忍,最后把陸虞候解決了。殺陸虞候的過程“把尖刀向心窩里只一剜”,很干凈利落,說明他的性格已經(jīng)轉(zhuǎn)變了。
生3:第8節(jié)在出草料場,“出到大門首,把兩扇草場門反拽上鎖了,帶了鑰匙,信步投東”,為什么要寫這些小細節(jié)?我覺得細節(jié)是他內(nèi)心情感的外化,從八十萬禁軍教頭,到刺配滄州,轉(zhuǎn)為草料場的看管,淪為社會底層。他原來想保護他已有的一切,他的妻子、職位、家庭,但后來把什么都丟了,他身后已了無牽掛,朝廷留給他的念想,都沒有了?!霸俅┝税撞忌?,系了搭膊,把氈笠子帶上,將葫蘆里冷酒都吃盡了”,提了花槍投東。白布衫和氈笠子,擋風雪;而兵器,是流落江湖的一個象征。
活動三:“道具”對于人物性格的作用
師:剛才同學們的賞析很有道理,大家注意到了,小物件讓情節(jié)更生動,也讓人物形象更豐滿生動。比如鑰匙鎖門這個細節(jié),體現(xiàn)了林沖小心謹慎的性格。殺了三人,出門投東時,什么都丟了,只帶了氈笠子,提了花槍,這些小物件給人物活動以背景,最后在茫茫大雪中給我們留下一個毅然決然離開的孤獨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