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士寧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以及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的建筑工程也迎來了新的發(fā)展機遇。在開展建筑工程的過程中,工程造價以及工程審計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造價的質量會對整體工程的經濟效益造成直接的影響。因此,如何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開展造價工作以及審計工作就成為相關施工人員以及管理人員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建筑工程 工程造價 跟蹤審計 實施分析
引 言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以及人民生活需求的提升,開展建筑工程已經成為我國當前主要的工程之一。在建筑工程的開展過程中,如何保證整體工程的施工質量,提升工程的經濟效益是每一位施工人員都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因此,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工程的相關管理人員就需要注重工程的造價質量以及審計質量,以保證工程的穩(wěn)定開展。
1全過程控制的建筑工程造價跟蹤審計存在的問題
1.1審計依據(jù)不足。在國家制定的與審計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中,包括《審計法》、《審計準則》等,對跟蹤審計范圍的規(guī)定也是局限在預算執(zhí)行狀況上,這個范圍導致跟蹤審計的作用不能得到最大化的發(fā)揮,也難以實現(xiàn)理論界以及民眾對跟蹤審計的預期目標。因此,要從法律法規(guī)層面對相關制度進行完善,這樣下能保障建筑工程造價跟蹤審計的法律地位,讓專業(yè)人員在進行跟蹤審計的時候,能夠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對審計行為的規(guī)范起到監(jiān)督作用,進而提升審計的質量。
1.2審計獨立性受損。對于工程造價審計人員來說,需要在進行工程管理的時候介入進來,而且頻率比較高,還需要提出相應的糾正建議讓建筑單位進行改正,這樣就特別容易導致審計人員行使的職責跟監(jiān)督咨詢的定位相背離,參與到工程造價管理中去,這樣就超出了審計監(jiān)督的職能定位,影響了審計的權威性,也會使造價跟蹤審計的獨立性與客觀性變得不突出,給審計人員本身帶來一定的審計風險。在工程造價跟蹤審計的時候,審計人員要獲取相應的資料進行決算審計,這些資料包含的有變更通知單、工程簽證單以及材料價格信息單、材料驗收記錄等等,假如工程造價審計人員在進行跟蹤審計的時候對出現(xiàn)錯誤還需要負連帶責任的時候,這些工作人員是不是能夠秉公辦理也是一個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2全過程控制的建筑工程造價跟蹤審計問題的對策
2.1積極優(yōu)化整合跟蹤審計資源。在我國建筑工程項目中,審計力量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部分,有政府審計、企事業(yè)單位內部審計,還有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中介機構審計。社會中介機構占據(jù)的比例比較大,大約是百分之八十左右,這是建筑項目造價審計的中堅力量。要對審計資源進行合理、有效的配置,進而提升審計的效益,這是當前建筑工程造價跟蹤審計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不管是政府審計機關,還是企事業(yè)單位的內部審計季候一般都需要委托社會專業(yè)中介機構對建設項目進行專業(yè)的跟蹤審計。通過內審跟外審兩者相結合的方式,運用內部審計機構對業(yè)務流程比較熟悉,而且方便溝通的優(yōu)勢,外部審計機構人才儲備豐富,審計能力比較強的優(yōu)勢,讓內部、外部相結合,從而有效的開展建筑項目造價跟蹤審計工作。在具體的建筑工程跟蹤審計實踐過程中,要積極整合相關審計資源,讓審計機關立項、中介機構相互配合,建筑單位承擔費用的方式來解決專業(yè)人員不足、知識結構不完善等問題,讓建筑項目工程造價跟蹤審計深入到建筑工程全程,強化事中監(jiān)督控制力度。
2.2全面評價工程造價跟蹤審計的價值。在建筑工程造價跟蹤審計工作中,跟蹤審計不只是要對工程的造價進行控制,還要對工程管理活動狀況進行監(jiān)督和評價,并提供有效的咨詢建設,幫助他們及時解決問題,避免在最后竣工結算的時候產生不必要的糾紛。事實上,跟蹤審計也增加了工程參加各個方面的串謀的成本,無形中促進了廉政工作。因此,要全面、客觀的評價跟蹤審計的成果,不能用簡單的成本等進行評價與核算。還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是不是發(fā)現(xiàn)并揭發(fā)檢舉了參建各方存在的違法行為;是不是通過改進具體的方案提升了質量和成效;是不是準確的完成了建筑工程項目跟蹤審計任務等等。
3全過程造價跟蹤設計在建筑工程中的具體應用
3.1預算階段做好造價審計工作。在開展工程造價以及審計工作的過程中,相關的工作人員一定要加強對預算工作的重視程度。在開展造價工作時,工作人員應該事先對工程進行全面的調查以及分析,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預算,在保證業(yè)主需求的基礎上,降低施工成本,提升工程的整體經濟效益,同時也能夠提升預算的合理性,加強合同簽訂的成功性。此外,在開展預算造價的過程中,相關的工作人員一定要保證造價的嚴謹性以及精準性,對其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每一個零件進行精準的預算,以保證工程的穩(wěn)定開展。最后,在預算階段,工作人員應該將施工質量視為主要的標準,切忌為了降低施工預算,而上報質量不達標的材料,對工程造成直接的影響。
3.2在設計階段做好造價審計工作。當預算工作結束后,相關造價審計人員需要將數(shù)據(jù)進行重新整理以及編寫,打印成文本,上交給相關設計單位進行二次設計。在開展設計審計工作的過程中,設計單位的相關工作人員一定要保證高度的工作素養(yǎng)以及工作水平,能夠針對造價報表進行合理的設計以及優(yōu)化,制作出最嚴謹?shù)脑O計方案,保證工程的整體質量以及整體效益,推動建筑行業(yè)的穩(wěn)定發(fā)展。
3.3在施工階段做好造價審計工作。在建筑工程的整體過程中,施工階段是其中的主要階段。在對該階段的工程進行造價工作以及審計工作的過程中,相關的工作人員就需要加強自身的關注程度。同時,在開展該項工作的過程中,相關的管理人員一定要提升對施工人員以及施工質量的管理力度,保證施工的穩(wěn)定開展,同時也能夠保證工程的審計結果。
3.4竣工結算階段的造價管理控制。在建筑工程管理實踐中,整體優(yōu)化造價管理成效,還應該做好竣工結算的造價管理與控制。一方面,在建筑工程竣工結算的造價管理過程中,應該充分依托于合同內容來進行造價管理與控制,明確合同中的具體內容以及工程量清單等,做好反復的核算與對比。另一方面,在建筑工程竣工結算階段的造價管理過程中,還應該全面審核相關材料以及相關數(shù)據(jù)的完整性與全面性,做好每個環(huán)節(jié)的審核與把關,全面分析與比對材料的使用以及機械設備的使用等,整體優(yōu)化建設單位的經營效益。
3.5結算審計環(huán)節(jié)造價控制。以今后工程造價的改革趨勢與發(fā)展角度來說,未來的工程結算審計將會消失,與之對應的是工程造價管理機構或咨詢機構將對應上其任務與要求,完成對工程造價的全流程管理。不過以目前的實際運行條件來說,工程結算審計階段必然還會停留很長一段時間。該過程中造價審計工作人員需要參考國家當前階段的法規(guī)、政策要求,參照相關指標展開對工程造價的審計工作。在審計監(jiān)督中保障造價真實性、合法性與準確性。工程審計、工程造價文件的質量管理需要體現(xiàn)法律、經濟責任。工作人員需要秉承專業(yè)的道德與素質參與到工程管理之中。審計人員需要做到秉公辦事、遵紀守法,掌握國家法律文件與法律程序。積極努力的提高造價水平,為工程管理、工程造價的有效性把好重要一關。
結 語
在建筑工程管理實踐中,為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開展成效,科學提升建筑工程的建設質量,應該落實全面科學的全過程造價管理與控制,從決策階段入手實現(xiàn)全過程造價的控制,整體提升建筑工程的社會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周寧.建筑工程全過程造價跟蹤審計的實施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8(32).
[2] 牛德剛.建筑工程全過程造價跟蹤審計的實施分析[J].價值工程,2018,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