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依諾
這里不是典型意義上的旅游城市,倒是一座以當(dāng)?shù)貙W(xué)校為地標(biāo)建筑的大學(xué)城??朴⒉祭髮W(xué)建于1290年,是葡萄牙最為古老的大學(xué)。這座城市也因為這座大學(xué)而知名,它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是葡萄牙國內(nèi)唯一的大學(xué)。
然而我們來到這座城市,卻是別有目的。
在整個葡萄牙,街頭巷尾隨處可見誘人的甜品櫥窗。除了我們最為熟悉的葡式蛋撻,更有各式各樣的酥皮點心,這些享譽全球的甜品很多都發(fā)源自葡萄牙的修道院。那時候修道院里需要大量的蛋白給衣服上白漿,而那些蛋黃便留下來做成各式各樣的甜點分發(fā)給人們。
科英布拉近郊有一座名叫Tentúgal的小城,獨特的酥皮甜點是這座小城的標(biāo)志,叫作pastéis de Tentúgal。這里的修道院保留著幾百年前的裝飾和建筑。踏過一條條碎石子鋪就的小路,來到小小的教堂,聆聽它講述時間留下的故事,看修女忙碌的身影,那些逝去的人和物似乎很遙遠,又仿若就在身邊。
教堂身后的工作間里,則延續(xù)著最初的甜品制作手藝,到今天已經(jīng)有五百年之久。這里沒有桌子椅子,也沒有烤箱和操作臺,空空如也的房間,不禁讓人好奇這里的人們怎樣工作呢?原來這里是面皮晾制房間,兩位女士嫻熟地晃動著胳膊,將手里的面團拉抻成面皮,面皮隨著被包裹在里面的空氣奇怪地上下跳動著,好像水母跑到了地面上來。不斷交替拉伸中面團變成一張透明無比的面皮,一直拉伸到房間的邊緣,卻沒有出現(xiàn)任何破孔。而那些已經(jīng)晾制好的面皮透過它清晰可見報紙上的文字,這大概就是當(dāng)?shù)厮制ぬ瘘c香脆的原因吧。
在另一個溫度高了許多的屋子里,桌上擺滿了碼放得整整齊齊等待進入火爐的甜點。一位老奶奶站在桌旁,面前守著一盆攪拌好的甜點餡料,手邊是一張張晾制好的薄脆面皮,熟練地將餡料包裹進去,纏繞幾圈,涂上濃郁的黃油,在鐵盤中一個挨著一個排列好。新鮮出爐的甜點,酥脆的面皮剛剛觸碰到嘴唇就散碎在口中,伴隨“咔哧”一聲,蛋黃餡料滑進嘴里,幸福感油然而生。
而在遠離小鎮(zhèn)的地方,這片國土上難得一見的鹽之花正綻放在那里。這里極少數(shù)人們保留著傳統(tǒng)露天鹽田,來提取海洋中純粹的食用鹽。經(jīng)過日光直射而緩慢地蒸發(fā),食材在日光的打磨下悄悄結(jié)晶形成在鹽水表面,堆積成脆弱如冰晶般的薄片。人們舀起成形的片狀鹽堆積在壟道上,就成了口味鮮香的自然大粒海鹽,人們叫它鹽之花。
這里的海鹽制作講究且產(chǎn)量稀少,每一小袋摻雜著香料的食鹽,人們都視同寶石一般珍貴。一小籃面包,配上一碟搭配著迷迭香和鹽之花的特級橄欖油,還原著食物最本真的味道。橄欖的香氣、藻類的鮮美以及小麥的清香應(yīng)和著鹽田中金色的夕陽,天人合一的愜意讓人們感受生活的美好。
而公路的小道兩側(cè),不知名的植物恣意在道旁。田間引水的小渠,把湛藍的天空倒映在田畦,長發(fā)飄逸的馬兒在堤岸自由奔跑,這一幅景象,又哪里是久居城市里的人們所能感受的美好?
溫暖金黃的南歐陽光、空氣中甜品的香膩氣息和那咸香的泥土以及海洋的氣息給這座城市打上獨特的烙印?;蛟S游人不會再次踏上這片土地,它卻用最從一而終的堅持和最本真的自然哲學(xué)征服著人們,讓人們一直記得并喜歡它的名字——科英布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