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平
摘要:《雷雨》是部成功的文學(xué)作品,也是舞臺上燈光下的劇目寵兒,作者是天才劇作家曹禺先生,他是在1934年的7月(汶學(xué)季刊》上發(fā)表了此篇話劇劇本,這是一部四幕悲劇,劇中人物關(guān)系復(fù)雜每個角色的沖突性矛盾性都鮮明顯見,對讀者和觀眾也是有著挪不開眼的吸引力。隨后雷雨不止是話劇的里程碑作品,在戲曲界各個劇種也爭先恐后的相繼推出有個性、有特色而形式百樣的雷雨舞臺作品!
關(guān)鍵詞:角色關(guān)系;人物分析;悲劇題材;復(fù)雜性
中圖分類號:120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14-0005-01
一、初識《雷雨》
大四筆者那年是我第一次讀雷雨,并參與其中的話劇排演,繼而得以深層次探究嘗試理解這部作品,嘗試去分析劇中每個人物的思想,每個人物的性格特征,分析他們行為背后的潛臺詞。通過理解才能更好的演繹劇中角色,更好的詮釋劇中人物的靈魂。那個時候社會中的悲劇是所有小個體不能掙脫的命運,每個人的個性也是無能向社會抗拒的反射,因為他不僅要對外抗拒在世界,而且對內(nèi)也要壓制自己的情感世界。就像周萍他多愁善感和猶豫不決的性格早已注定了他最后的慘痛結(jié)果,像是逃不過的宿命遲早會來。他在《雷雨》中和僅有的三位女性角色都有牽扯不清的關(guān)系,侍萍、繁漪和四風,他們四個人的命運不單是封建時代和社會封建主義,也是他們自身的性格悲劇。當時筆者出演的是四風,或許是年紀太小的原因整場劇演下來,只覺得壓抑和傷感!
二、周萍與蘩漪
周萍是一個生來的可憐蟲,是上一輩罪過的延伸,從小沒有了母愛作為私生子生活在鄉(xiāng)下;而繁漪只比周萍大幾歲雖然情況不同卻也飽受人間凄苦,嫁給了周樸園比她大二十歲的男人,困于家中長年寂寞得不到真正愛的女人。兩個人因內(nèi)心的孤獨而撞破了禁忌掙脫了束縛,讓即將垂死生命得以重新煥發(fā)。然而“亂倫”的行為天理不容,違背了道德也為世人所唾棄,雖然給周萍帶來了一刻的快樂,但也給了他沉重的痛苦和悔恨。每一次見到蘩漪就看到自己最卑鄙的一面,深深的罪惡感啃噬著他,也逼著他想沖出牢籠,他討厭這種關(guān)系,他是他父親的兒子,與他父親與繁漪都是不公平的,他恨時恨世恨自己,再也不想熬苦熬難熬罪孽,所以他希望這次是他與她母親蘩漪的“最末一次談話”。
而對于蘩漪來說,她覺得周萍和她一樣同命相憐,同是被困在金絲雀的籠子里面,這個周公館除了規(guī)矩多多言行苛刻周樸園的外,就是魯貴和那些奴才們,在這一方天地里度過了十八年的壓抑生活,活著就是為了等死!麻木事不關(guān)己,已成為她的思想主宰,以至于周樸園說她:“精神失?!绷恕V钡侥且荒曛芷紒砹?,在平靜的湖面上砸起一層又一次漣漪,蘩漪才感到什么叫幸福,向他傾訴自己的多年不能喘息的痛苦,表達自己對他的喜愛和瘋狂。盡管是在一種極不舒暢的環(huán)境中,然而她已經(jīng)非常滿足了。但是周萍涉世未深他不能也不敢與外界與父親與抗爭,只有逃避,在周萍決心離開家離開這個鬼地方的那一刻起就想永遠不回來了,可繁漪是接受不了她的救命稻草離她而去,哪怕已經(jīng)沒有愛了,她說“一個女子,不能受兩代的欺辱”在這一點上她是不可能輕易放棄斗爭的,也絕不會甘愿任人宰割靈魂。
三、周萍與四鳳
他是她心中的少爺,她是他眼里的純潔,而四風其實也是一個勇敢的化身,她不怕輿論甚至愿意私奔,就為了少爺?shù)囊唤z憐愛,就為了少爺不嫌棄她是仆人而且能夠平等的看待她,雖然周沖二少爺也是如此,可是愛情這種東西不是四鳳能夠控制住的,當她奮不顧身的飛蛾撲火時,就應(yīng)該有可怕預(yù)感了。周萍和四鳳很像當年的周樸園與魯待萍,歷史總是有驚人的相似,哪怕在一個家庭里面。不過周萍比他父親更弱,更加無能,進一步展現(xiàn)了資產(chǎn)階級的精神崩潰和道德墮落,他需要四鳳來磨滅自己的負罪感,依賴她來救贖自己的過錯??捎钟姓l知道那個能拯救自己靈魂的人,竟是自己的親妹妹,這個不幸事實是更加讓人難以接受的苦果,或許只有自殺才是最后的逃避和解脫。
對于四鳳來說,她和她的母親也有類似的經(jīng)歷,她純真善良,不僅具有中國傳統(tǒng)女性純潔的美好品質(zhì),也具有新時代女性特征追求愛情的勇敢品格。命運捉弄人,最大的諷刺就是不論她選擇和周萍或周沖,都是錯誤!
四、周萍與侍萍
周萍最大的逆鱗就是她的親生母親,沒有母愛導(dǎo)致心智不全被繁漪所誘,僅僅一張照片和父親嘴里的只言片語,是她對母親整個人的模糊概念,在這個周公館里人人都知道他是私生子,雖然是大少爺可卻還是處處受人鄙夷,對父親周樸園也是言聽計從,而他把這一切的都歸功到恨,恨他的親生母親,不該把他帶到這個世上來,可是他又覺得他母親沒有背叛他的父親,是忠貞的。
侍萍想見她的萍兒畢竟是親生兒子,但是因為階級原因封建社會的重重阻隔,她不得不拋棄孩子跳入江里,可惜就是這樣也擺脫不了周家,在最后真相大白的那一刻,天知道這是誰的錯,是誰造的孽,她才真正明白因果道理,她自己才是罪惡之源,她愿意一個人承擔所有后果,可是天理難容,注定一個也跑不了審判。
五、三個女人一臺戲
曹禺通過劇中三個女性人物的個性特點,各自的性格悲劇,錯綜復(fù)雜的人物關(guān)系,以及社會的輿論,人性的無知等社會悲劇,從窄到寬,從點到面的向我們展示了女人才是最大的受害者,在當時封建權(quán)威獨裁與人們理想現(xiàn)實的相悖,女人成為犧牲品已經(jīng)不是稀奇,展示了當時社會的壓迫與反抗。這一切都仿佛是命中注定,就從這三個人的情感中分析,用錯誤的愛,愛了錯誤的人,每個人自身帶來的悲劇碰撞在一起后,鑄就了更大的滅頂之災(zāi)。
曹禺先生所塑造的男性人物形象,更告訴我們深層次的內(nèi)容,封建社會的壓迫影響了人物的性格,例如劇中人物周萍,夾雜在自己的情感,性格,道德糾纏的斗爭中,面對這種鬼地方的壓抑,他終于心力憔悴了,思想和性格逐漸發(fā)生了變化,四鳳健康純凈的青春讓他感到了對未來生活的希望,并愛上四鳳可除了愛本身,更多是完全埋葬過去洗白過去的污點。他不敢與周樸園及其代表的外界力量宣戰(zhàn),因為從頭到尾他也是一個循規(guī)蹈矩的人,追隨封建社會所謂的“良心”。雖然從血緣關(guān)系的角度上寫的是一出家庭的悲劇,但客觀上反映出那時的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某些側(cè)面,以小見大深入淺出,讓人看完之后久久不能忘懷,連聲感嘆引人發(fā)思。
六、結(jié)語
就社會悲劇來說:封建社會所謂的倫理道德,資產(chǎn)階級的精神崩潰和道德墮落,地主階級腐朽的生活方式,生存環(huán)境的折磨,封建家庭統(tǒng)治的反抗與斗爭,這些無形的壓力,壓抑著人們的思想,束縛著人們對理想,對自由的渴望,雖說人的性格造就悲劇,但是人的性格同時深受社會影響,來源了社會的悲劇。這也就是作者創(chuàng)作此劇的目的和社會價值所在。
《雷雨》在藝術(shù)上達到了很高的成就。作者對老家庭的生活非常熟悉,對所創(chuàng)造的人物有深刻的理解,對人物性格準確拿捏的很到位。同時,統(tǒng)一的情節(jié)結(jié)構(gòu)之中包含了許多角色,創(chuàng)造出一個又一個激烈窒息的緊張感和戲劇沖突,當好劇本遇到好演員,更會有出奇不意的精彩出現(xiàn),所以像曹禺這樣的劇作家就是我們演藝人的福星,向曹禺先生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