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坤
所謂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知識才是硬道理,聽起來確實有幾分道理。但是我個人始終認為,知識永遠不能凌駕于道德之上,就像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關系一樣,經濟基礎不牢固,上層建筑永遠不可能形成,或者說遲早會崩塌。同理,對于孩子們的德育不到位,大腦里的知識再豐富,也不會為社會,乃至整個中國做出貢獻,更不要提什么實現自我價值了。所以說,德育才是我國當前中小學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為了更好地闡明德育的重要性,我們先來參考幾個我個人教學中的案例
案例一:
去年我新接手四年級三個班,其中一個班有一個女孩子,我們暫且叫她小玉,她五官長得很漂亮,只是平時有些邋遢,給人的感覺不是很清爽。我發(fā)現她上課很少舉手回答問題,即使偶爾被我叫起來,聲音也特別的小,但是基本上能回答正確。從激發(fā)孩子本身的潛力的角度出發(fā),我個人認為這個孩子其實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那么身為她的老師,我們應該怎樣幫助她呢?
首先,我跟班主任了解了一下她的性格。我發(fā)現這個孩子比較內向,平時很少像班里其他女同學一樣開心、活潑、積極地參加班里的活動。從三年級開始以來,她的成績退步比較厲害,加上她上課習慣不是很好,比如說不回答問題,動作較慢,不愛參與課堂活動等,這樣就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huán)。長此以往,她對自己也越來越沒有信心,索性破罐子破摔,嚴重影響了她的身心健康。
第二,家庭因素。經過我的了解,小玉的爸爸媽媽平時工作比較忙,很難顧到孩子。首先不注重孩子的個人衛(wèi)生,其實四年級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美和丑的概念,所以當她自己的個人衛(wèi)生不是很好時,其實自己是很自卑的,其他同學也會因此嘲笑她,所以我告訴她的爸爸媽媽,平時一定要幫小玉個人清潔,保證整個人是清清爽爽的。
第三,鑒于以上兩點,我制訂了輔導小玉的具體計劃。第一就是和家長溝通,只有家長重視孩子的學習,孩子才會重視自己的學習;只有家長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中來,孩子才會體驗到學習的樂趣。第二,小玉在學習上,在同學們面前比較自卑,所以在課堂上我抓住任何一個可以表揚她的機會,比如說今天作業(yè)有進步啊,今天課堂上有積極舉手啊,聲音變大啦,讓其他同學關注到小玉的進步。漸漸地,小玉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整個人也自信了,開朗起來。
案例二:
小銘是我另外一個班的男孩子,成績不是很穩(wěn)定,有時可以考得特別好,有時一般般。通過幾次上課的觀察,我發(fā)現小銘有三個特點:第一,很粗心,明明是自己會的知識點,但是總會有一些小錯誤;第二,自負,覺得自己特別聰明,看不起別人,甚至上課不認真;第三,性格暴躁,受不了批評,容易和其他同學發(fā)生口角,甚至打架,有時也和老師頂嘴。那么對于這種學生,我們該怎樣幫助他呢?
首先,鑒于小銘的三個性格特點,我了解了一下他的家庭情況。通常孩子的個性和他的成長環(huán)境是有很大關系的。小銘的爸爸媽媽剛好和小玉相反,特別重視他的學習,在外面報了很多輔導班,可以說小銘基本是沒有業(yè)余生活的,平時放學后加上周末,都是穿梭于各種輔導班之間。其實爸爸媽媽的初衷是好的,但是任何事情都要考慮實際情況。小銘覺得自己已經在課外班學了很多東西了,所以上課是完全沒必要聽,或者說即使上課沒聽,課外班還是會再講一次的。小銘平時很自負,但是又算不上專家,各科都不能做到精而專。
鑒于這種情況,我跟小銘的爸爸媽媽分析了他的實際狀況,家長保證一定和孩子多溝通,講道理,盡量留出孩子自己的課余時間,相信小銘也會慢慢進步的。
二、什么是中小學生德育,我們又應該如何抓住小學生德育
1.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是對小學生品德教育的重要內容。在中小學階段,愛國主義教育不僅包括學習、了解國家、黨的各項政治政策,而且還滲透在平時學習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每周一,我們都會舉行莊嚴的升旗儀式,要求學生敬隊禮、唱國歌,并就一愛國主題進行發(fā)言。學生在這種莊嚴儀式的洗禮下才會對什么是國家和愛國主義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在平時的學習中,經常播放時政新聞,積極組織學生對當前時事進行討論。從平時的小事中體會并學習熱愛祖國,做對國家有益的事情。
2.行為教育
所謂“知于行,行于禮”。我國目前提倡素質教育。而素質教育其中一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行為教育。顧名思義,行為體現思想。行為教育實際上就是思想教育。一個人性格的形成最早起源于學校,所以中小學生的行為教育尤其重要。行為教育包含在生活中的各方面,比如見到老師、同學要問好;多使用禮貌用語:請、謝謝、不客氣等;文明用語,不說臟話;只有在學校有良好的行為舉止,進入社會以后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3.誠實守信教育
誠實守信是中小學生要學習的第一條人生法則。與人交往相處,誠信是基礎。信守承諾,不撒謊,不說大話,說到做到,這些都是為人誠信的表現。
4.尊重他人教育
尊重他人,包括很多方面。比如不給別人起外號,不嘲笑別人的短處,跟別人講話時看著對方的眼睛,不隨意插嘴和打斷。與別人討論問題時不進行人身攻擊,尊重別人的觀點;參加團體活動時,要先考慮其他成員,不要凡事只考慮自己;不隨便向父母和身邊的人發(fā)脾氣,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做錯事情要及時認錯,影響到別人要道歉。
5.勤儉節(jié)約教育
勤儉節(jié)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學校教育包括不浪費,不毀壞課本、練習冊和公共財物;愛護校服,不在課桌上亂涂亂畫。不隨意向父母要零花錢,不亂買東西;不毀壞他人物品;不浪費食物,節(jié)省用水。勤儉節(jié)約,從我做起。德育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靈魂,它致力于對學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質的培養(yǎng),體現著學校教育的基本目的,貫穿于德、智、體、美教育實踐的各個方面,統(tǒng)領著整個學校教育。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