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義
已是耄耋之年的老姐姐,依然腰板硬朗,精神抖擻。在她的書柜里珍藏著一件東西,它既不是稀世珠寶,也不是古董文物,就是一把陳舊不堪的鵝毛扇,姐姐卻對它情有獨鐘。因為它,見證了祖國的變化,留下了許多美好的記憶。
這把鵝毛扇的歷史,已有四十多個年頭了。那是一九七八年的夏天,已有五個女兒的姐姐,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一大家人擠在兩間窄小的民房里,不是你踩了我的腳,就是我撞了你的腰。每到盛夏酷暑,一家老小靠幾把大蒲扇輪流納涼,生活艱難困苦。
姐姐在面粉加工廠工作,多次被評為“積極分子”,伴隨榮譽來的獎品有臉盆、開水瓶和草帽等,唯有一九七八年夏季的獎品別具一格:一把鵝毛扇。當(dāng)時呀,全家人輪流欣賞,欣喜若狂。姐姐小心翼翼,在扇子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劉國蓮。
圖/中新社
每到夏天,這把鵝毛扇就派上了用場,一家人都知道它在姐姐心目中的分量,因而關(guān)愛有加。大熱天一過,姐姐立馬收扇,選個陽光燦爛的日子,將鵝毛扇梳理、包扎后放好,等到來年再展雄風(fēng)。這把鵝毛扇,見證了姐姐四十多年的酸甜苦辣,陪伴著姐姐度過了最寶貴的年華,因而產(chǎn)生了最特殊的感情!
隨著社會的進(jìn)步和居住條件的改善,扇子獨擋一面的年代已經(jīng)過去,取而代之的是電扇和空調(diào)。但是,在相當(dāng)漫長的歲月里,扇子所作出的貢獻(xiàn)是家喻戶曉、有目共睹的。
一九九五年六月,姐姐光榮退休。從退休到現(xiàn)在,姐姐一直在默默無聞地做一項善事:送扇子。無論紙扇、竹扇、蒲扇,還是鵝毛扇,姐姐都喜歡。姐姐的扇子只送三種人:孤寡老人、大學(xué)生和嬰兒。
每年立夏,姐姐都要送一批鵝毛扇給當(dāng)?shù)仞B(yǎng)老院,供孤寡老人享用;親朋好友的孩子考上大學(xué),額外送一把紙扇;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嬰兒出生,姐姐會選擇黃道吉日,送把鵝毛扇前去賀喜。健康長壽、前途無量、茁壯成長是三種扇子的吉祥寄語。姐姐語重心長地對我們說:“老人和嬰兒用鵝毛扇,不易著涼睡得香;大學(xué)生用紙扇,催人奮進(jìn)?!?/p>
如今,五個女兒早已成家立業(yè),各有建樹。媽媽愛扇子,女兒愛媽媽。因此,無論是出差旅游,還是走親訪友,她們都格外留意扇子,遇到精品買幾把,盡綿薄之力支持媽媽。
今年春節(jié)剛過,姐姐就迫不及待地買回一個大書柜,計劃購買70把扇子。以廣東的火畫扇、江蘇的檀香扇、四川的竹絲扇、浙江的綾絹扇、安徽的真絲扇和湖州的羽毛扇作為珍藏的重點,還增加一些造型優(yōu)美、工藝精湛,具有民族風(fēng)格的地方扇子,為新中國七十華誕獻(xiàn)禮!
一個陽光明媚的春天,龍感湖禮堂座無虛席,一群穿紅著綠的美妞帥翁正在這里彩排扇子舞。那鏡頭恰如蝴蝶翻飛,也似春花怒放,精彩的表演令臺下的觀眾贊不絕口,掌聲雷動。而站在造型中間的正是我的好姐姐。她,形象感人,愛心動人,光彩照人!
彩排結(jié)束后,姐姐的扇子格外引人注目。扇子的正面,由70個小扇子圖案組成。扇子的背面,是姐姐的肺腑之言:“我愛扇子,更愛我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