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細胞生物學和醫(yī)學遺傳學具有較強的實驗性,是醫(yī)學院校的一門基礎性學科,在細胞生物學和醫(yī)學遺傳學教學中,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獨立觀察能力、獨立思考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通過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了關于細胞生物學和醫(yī)學遺傳學實驗教學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細胞生物學;醫(yī)學遺傳學;實驗教學
一、 教師注重提高自身的職業(yè)素養(yǎng)以及教學水平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學習現代化新型理論與技術,通過網絡查閱相關文獻資料以及教師在線培訓等方式,提高自身的職業(yè)素養(yǎng)以及教學能力,以此讓學生能夠在日常的實驗教學中學習、掌握一些最新的知識和技術,提高教學內容的充實性。然后,基礎學科的教師,不僅要熟練掌握醫(yī)學基礎知識,還要對臨床醫(yī)學知識有著一定的了解,以此在實際教學中向學生普及這方面知識,保證學生在未來臨床中更好的實踐。除此之外,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以及教學水平直接關系著細胞生物學和醫(yī)學遺傳學實驗教學的教學水平,基于此,教師要通過在職進修、脫產學習等各種方式提高自己的學歷,增加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進而打造高素質的師資隊伍。
二、 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通常是由教師來安排學生的實驗,教師是教學的主體,而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沒有考慮到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而限制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將準備好標本片,而學生直接使用顯微鏡進行觀察。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只是被動的按照教師所規(guī)定的步驟進行實驗,嚴重影響細胞生物學和醫(yī)學遺傳學實驗教學的教學效果和教學和質量。比如,在實驗教學開始之前,教師首先將實驗原理、實驗目的、實驗步驟等內容寫在黑板上,而學生只是按照步驟,使用顯微鏡觀看標本片即可,其實驗報告通常只是根據教材或者其他同學的結果進行抄襲即可。但是,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只是按部就班的按照教師所設計的教學過程走,不僅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進而對細胞生物學和醫(yī)學遺傳學實驗教學產生一定的厭學心理。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安排一些需要學生親自動手制作的實驗用品,以此鍛煉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通常是由教師準備好實驗所用的標本片讓學生通過顯微鏡見觀察。而在轉變教學模式后,可以讓學生親自動手制作各個組織的標本片,其標本片可以取自學生自身的口腔上皮細胞。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僅積極、主動的制作口腔上皮細胞標本片,然后使用顯微鏡進行觀察,還有的同學將口腔上皮細胞標本片拍了下來。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是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進而促進教學效率以及教學質量的有效提高。
三、 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法,開展多樣化教學活動
在細胞生物學和醫(yī)學遺傳學實驗教學中,有些實驗理論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學生無法有效的理解,特別是文科學生,對于這方面的知識沒有系統的學習過,其基礎相對較弱。所以,如何能夠讓這部分學生更快、更好的學習、理解、掌握這部分知識是當前擺在教師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诖?,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靈活運用現代化新型教學手段,通過現代化多媒體教學設備,將相對抽象的理論知識變得更加直觀形象,以此讓學生能夠一目了然的理解實驗原理以及實驗過程,進而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這部分知識。比如,在細胞有絲分裂觀察實驗教學中,其重點、難點是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整個過程不僅復雜,還比較抽象。而教師通過現代化多媒體教學設備,通過聲音、圖片、視頻等形式,對學生進行多重感官的刺激,進而讓學生更加直觀、形象的觀看到細胞有絲分裂的整個過程,也就是兩組完全一樣的染色體是怎么精確分離的過程。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實驗過程有個大概的了解,更有利于后續(xù)的實驗教學,進而便于學生后續(xù)細胞形態(tài)的觀察及畫圖。
四、 注重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思維能力
在細胞生物學和醫(yī)學遺傳學實驗教學中,教師通常是使用講授法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方式只是讓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學習知識。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主觀能動性。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以激發(fā)學生的思維為目的,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此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思維能力。比如,在人類染色體觀察與核型分析實驗教學中,在教學染色體形態(tài)、數目這部分知識時,教師首先可以詢問學生有沒有見過或者身邊有沒有先天愚型的人,學生們紛紛回答見過哪種人與正常人不太一樣,有著什么特征。如,身材矮小、反應緩慢、表情呆滯、發(fā)育遲緩等。然后教師詢問學生他們存在這些缺陷的原因,同學們通常不太明白。這時教師可以代入教學內容:“因為他們多一條23號染色體,今天我們來學習正常染色體的形態(tài)、數目?!蓖ㄟ^這種方式,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染色體的作用,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 結語
本文主要從教師注重提高自身的職業(yè)素養(yǎng)以及教學水平、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法,開展多樣化教學活動、注重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思維能力等幾個方面闡述了關于細胞生物學和醫(yī)學遺傳學實驗教學的研究。
參考文獻:
[1]王曉玲.《醫(yī)學細胞生物學》和《醫(yī)學遺傳學》教學過程中科研反哺教學的實踐[J].西北醫(yī)學教育,2015,23(4):649-650.
[2]尹瑋,楊曉暉,李榮耀.關于細胞生物學和醫(yī)學遺傳學實驗教學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5(3):85.
[3]張穎珍.現代教育技術在細胞生物學和醫(yī)學遺傳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4,32(15):90-91.
[4]王金發(fā),王宏斌,劉兵,馮冬茹,何炎明,戚康標.創(chuàng)新“細胞生物學與遺傳學實驗”精品課程建設提升生物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示范作用[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30(6):1-5.
[5]穆靈敏,李延蘭,孫璐,楊保勝,豐慧根,張楠.細胞生物學與醫(yī)學遺傳學實驗教學的改革與探索[J].新鄉(xiāng)醫(yī)學院學報,2005(6):112-113.
作者簡介:
王谷,四川省綿陽市,四川中醫(yī)藥高等??茖W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