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珈宇
語文課堂提問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和形式,在教學中要根據(jù)學習內容和學生的學習實際設計有針對性和啟發(fā)的教學提問,引導學生參與學習,提高教學效果。
課堂提問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形式,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課堂提問設計的質量和提問的時機,直接決定課堂教學的效果。有藝術、有價值的教學提問,可以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和學生的探究興趣。但從教學實踐來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課堂提問,還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小學語文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
課堂提問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形式和內容,在語文教學中及時的提問可以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學習中的存在問題,可以幫助學生復習和鞏固學習過的知識。從教學實踐來看,我們發(fā)現(xiàn)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提問流于形式,提問的問題簡單,沒有啟發(fā)性,學生沒有思考的余地和價值,主要表現(xiàn)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提問的問題沒有思考價值,例如對不對啊、好不好啊、能不能等,學生回答得干脆,可根本不動腦筋,也不需要思考,這類的問題由于不需要學生的思考,也沒有思考價值,時間長了,學生對老師的提問根本不去思考,也沒有教學價值。
二是提問的問題過多,沒有中心,也沒有很好地聯(lián)系教學內容。有的老師的提問根本不聯(lián)系教學內容,提問的隨意性很大,結果導致學生不去看書本,也不用去學習課文,在一節(jié)課中,有的教師提出的問題多達十幾個,問題沒有思考價值和探究意義。
三是提問的問題沒有圍繞教學重點。提問是為教學服務的,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課文而提高學習效果。課堂中,有些老師的課堂提問缺乏科學的設計和組織,提問的隨意性很大,沒有圍繞教學內容去設計提問,這時候學生隨著問題回答了一大堆,卻怎么也回答不到老師需要的那個方向,老師很是著急,學生也是云里霧里,不知老師什么用意。這類提問沒有任何的教學價值。
教學提問是為了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課文,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和學習課文“以問題為先導,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所以,在教學提問的設計中,要根據(jù)教學的需要,設計具有啟發(fā)性,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的問題。
二、小學語文教學核心問題的設計
語文教學中并不是提問越多越好,提問要圍繞教學的核心問題去設計,根據(jù)教學的需要設計具有啟發(fā)性的教學提問。要圍繞“什么是教學的核心問題”去設計教學提問,提問的問題,一是要根據(jù)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去設計為教學服務的問題,二是設計的問題要具有思考性和啟發(fā)性,要有思考價值,不要老是問學生“對不對啊,好不好”這類沒有思考價值的問題,要圍繞教學內容去設計核心問題。提問的核心問題,是指圍繞教學重點問題設計的具有思考性的問題。這些核心問題一般能引導學生參與學習和引發(fā)思考、討論、理解、品位、探究、改編、欣賞的重要提問或問題,設置教學提問的核心問題對語文課堂教學有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作用。
一是設計具有鮮明指向性的教學問題
具有指向性的教學提問,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教學重點去思考重點教學問題,從教學內容來看,根據(jù)教學重點設計的問題,一般就是教學中的核心問題,設計的核心問題也具有明確的指向性。具有指向性的教學問題一般也就是教學的核心問題,也就成為教學的核心目標。例如,語文教學目標很多,有字詞目標,有內容理解目標,有情感目標,更有許多圍繞教學主題需要學生掌握的教學目標,但一定要圍繞教學重點去設計教學提問,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重點。
例如在《夾竹桃》一文的教學中,有單獨成段的總結句:“這樣的韌性,又能這樣地引起我許多的幻想,我愛上了夾竹桃?!边@就是中心句。中心句高度地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內容,也揭示了文章的層次和思路。教學中可以根據(jù)夾竹桃的韌性是指什么,作者為什么愛上了夾竹桃,課文中那些地方能夠表現(xiàn)夾竹桃的韌性,通過提問引導學生很好地學習課文和理解課文。
二是設計的提問應該具有整合性
小學語文教師提問的問題應該具有一定的整合性,涉及的問題要有整合性,不要孤立地設計“對不對、好不好”的沒有相關性的問題,更不要設計沒有思考價值的問題,導致學生上課不用思考,下課不用復習就去回答的問題,對教學是沒有作用的。提問的問題具有整合性,可以引導學生系統(tǒng)地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教學中提問的設計要與教學的知識點和能力點有關,又與學生的興趣點和發(fā)展點密不可分,它的設計必須基于學生當下的發(fā)展水平和興趣,從而推動教學目標的達成。
三是教學提問要具有開放性和堅持有效性
教學提問要具有思考價值,那問題就要具有開發(fā)性,不能局限于課本。設計開放性的問題,學生就可以更好地思考,根據(jù)教學內容去思考和探究。對開放性問題的思考,學生才會有更多的空間通過憑借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來設計自己的解決路徑。那么,能夠有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學生才能夠自由地展開思考,自覺地進行反思,積極地尋求突破。
語文課堂提問的設計的有效性是課堂提問設計的出發(fā)點和歸宿。以課文核心問題為著眼點去設計提問、展開教學,能夠綱舉目張。如教《學會合作》一課時,可以先引導學生找出題眼“合作”,然后循此思考提出問題可以圍繞學習的合作形式、內容和合作的作用去設計提問的問題。什么是合作,我們在學習過程中什么樣的學習才能算是合作,通過提問就可以讓學生知道合作是兩個人以上相互配合的學習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