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興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25-0042-01
小學階段作文教學現(xiàn)象分析作文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多年以來,小學生作文教學的效果一致不理想。許許多多教師對上好習作指導課深感困惑。學生也是只要一談寫作就感到頭疼。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啦?我總結(jié)了30多年的作文教學得失,發(fā)現(xiàn)造成上述狀況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1)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不顧學生的客觀實際。人為地提高了要求,長期存在操之過急的現(xiàn)象。以成人化的寫作標準要求小學生寫作。總認為所謂作文就應(yīng)該寫一點有趣的,有意義的東西。因而導致學生作文中的假、大、空現(xiàn)象。(2)傳統(tǒng)的習作教學過程中,老師講的多,講的深,講的過透。難免學生寫出的作文千人一面。(3)有些教師把學生的寫作標準定位太高。定在一些優(yōu)秀作文選上。
1.上作文指導課就讀范文,或者不厭其煩的指導
甚至連如何開頭,怎么結(jié)尾,中間又該怎樣寫?都要反復(fù)強調(diào)。結(jié)果事與愿違,教師指導越仔細,學生的思維就被禁錮的越死。寫出的文章難免千篇一律。基本上沒有用我手寫我心。很難表達真情實感。有的學生甚至失去了習作的興趣。真是老師怕學生也怕。老師怕教,學生怕寫呀。要消除學生對作文的畏懼心理。促使學生主動地寫作。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從而體會到寫作的樂趣。應(yīng)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遵循新課程標準。明確教學目的造成上述現(xiàn)狀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根本一條就是教師對寫作教學的具體要求不明確。教學中不能按照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循序漸進的訓練造成的。作文教學不只是三年級后的事。一.二年級就有必要加強訓練?!墩Z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低年級的寫作要求:一年級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低段作文習作教學時,教師應(yīng)用多種激勵手段。引到學生樂意寫。把自己想說的話寫下來。有寫一句話到幾句話,鼓勵學生自由寫。一開始可以考慮學生是否寫了?一次能寫多少字?要求寫多少字?能否堅持每天寫等方面去引導。不必過多的注意內(nèi)容是否得體,語言是否重復(fù)等毛病。因為只要養(yǎng)成每天動筆寫的習慣。就是最大的成功。其他方面的毛病,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會慢慢克服。要求過多,將會造成欲速則不達。高段作文教學時,要求學生在寫作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根據(jù)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或者感嘆號。這樣才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讓學生深入生活,體驗生活,豐富寫作材料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睉?yīng)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去感受生活,體驗生活,認識生活。盡量讓習作教學過程貼近生活。將生活中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記錄下來。也許就是以后習作是又一個很好的素材。不然將會是過眼煙云。等到作文時,哪怕你收腸刮肚,絞盡腦汁,也想不到任何一點相關(guān)的內(nèi)容。讓學生隨身攜帶一個小記錄本,把平時報紙上、電視中看到的重要的,有意義的新聞趣事記錄下來,這就是學生作文內(nèi)容的源頭、活水!真是習作離不開生活,豐富多彩的學習生活是學生習作選擇材料的重要源泉。在習作教學中,我不是指導學生應(yīng)該寫這個,可以寫那個。而是引到學生觀察周圍東西:花鳥草蟲,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等。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力,教他們仔細看,認真聽,并且大膽的想象。因為寫作不是攝影。他不僅是作者對景物的真實描繪,更需要加入作者的奇特想象。這樣,我們筆下的自然景觀才會有聲有色。有情有義。文章內(nèi)容才會更充實,表達的感情才會更深刻,更富有感染力。字里行間才會流露出我們對描述對象的熱愛之情。比如寫《我的家鄉(xiāng)》,我首先帶他們?nèi)ビ^察家鄉(xiāng)的天空。山川河流,花草樹木。聽鳥語蟲鳴、聞花香、看景物的形狀、顏色、以及人們置身其中的動作,說了哪些話,說話時神態(tài)怎樣。揣測此時人們的心理活動……
又如寫《我的家規(guī)、家訓》時,讓學生先向長輩了解家規(guī)、家訓是些什么。有了那些家規(guī)、家訓,家庭成員的素質(zhì)和面貌怎樣……
寫《大美倉山》時,我組織學生參觀倉山古鎮(zhèn)、帝主廟、禹王宮、城皇廟、朝龍寺。觀看倉山大樂表演。太婆龍燈表演。皮影表演。調(diào)查了解倉山古鎮(zhèn)的歷史文化,細數(shù)倉山改革開放40年來的巨大成就……
這樣學生見多識廣,開闊了眼界,積累了不少習作素材。如詩如畫的大自然熏陶了他們熱愛自然,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社會,熱愛祖國的情操,樹立了敢寫的信心。然后我又橫向拓展,放低要求,讓學生放下心理負擔,自由選材,引到他們在豐富的源泉中對號入座,頭腦中貯存了大量生動可寫的東西。寫起作文來已經(jīng)是胸有成竹了。
3.激發(fā)創(chuàng)作動機,讓學生想寫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寫作這個具有一定創(chuàng)造性的作業(yè)必須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的欲望,才能有收效。教學中,我努力去發(fā)現(xiàn)學生習作的閃光點。哪怕是一點微小的進步,用的好的一詞一句,都及時給予贊美和鼓勵。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從而產(chǎn)生濃厚的寫作興趣。發(fā)現(xiàn)學生習作中的毛病時。不是急于批評,而是耐心的和學生一起討論交流。讓學生弄清自己的不足之處。共同尋找解決方案。這樣長期堅持,學生的寫作熱情就慢慢的被激發(fā)了出來。在此基礎(chǔ)上,我不斷提高寫作要求,給學生增添寫作營養(yǎng),用心評改,鼓勵學生自讀自改、互讀互改、再讀再改作文。從而讓學生自愿的把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想到的,大膽地清楚地寫出來。
4.不斷豐富詞句,提高習作水平
敢寫不等于就寫得精彩。正如作家葉文玲所說“如果不讀那幾百部書,就寫不出那800個字?!币蟠罅块喿x精美的文章。儲存好詞佳句,做到熟記于心。作文時活學活用,就有可能使習作做錦上添花。農(nóng)村學校資源有限。孩子們家庭經(jīng)濟條件較差。很少學生自己購買課外讀物來閱讀。那又怎樣積累詞句呢?這就希望教育部門加大資金投入力度。購買適合學生閱讀的書報。平時多鼓勵學生從課文中、從課外讀物中摘抄優(yōu)美的詞.句。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來講:辦手抄報,開展手抄報展評比賽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收集,整理,運用,積累知識,交流心得,也是提高寫作水平的又一突破口。
5.鼓勵學生踴躍參加各種形式的習作競賽,征文比賽,享受成功的喜悅
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征文比賽,學生獲獎后的喜悅是從另一個方面產(chǎn)生寫作興趣的推動力。當學生的作文在征文比賽中獲得了勝利。當一個個學生拿著教育局等上級部門頒發(fā)的榮譽證書時,他們臉上都樂開了花。多么光榮啊!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現(xiàn)在我所任的班級學生絕大多數(shù)的熱愛上了作文。他們覺得心中有話,不吐不寫出來就悶的發(fā)慌。這就是我的小學作文教學點滴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