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 迅,郭鵬杰,姚 利
(天津長蘆海晶集團有限公司,天津 300450)
炭黑作為一種重要染色原料,已廣泛應(yīng)用于化工領(lǐng)域中[1],為滿足產(chǎn)品質(zhì)量及工藝要求,炭黑團聚體粒徑應(yīng)小于1 μm,在色漿中必須高度穩(wěn)定分散[2]。然而炭黑特殊的結(jié)構(gòu)和表面化學(xué)性質(zhì),致使炭黑粒子在水性體系中極易團聚,較難穩(wěn)定的分散,限制了炭黑的應(yīng)用范圍[3]。隨著社會對該問題的不斷深入研究發(fā)現(xiàn)[4-5],通過添加分散劑[6]降低炭黑之間的表面張力,并采用有效的分散方式[7],有助于炭黑在水性體系中的穩(wěn)定分散。
目前,最主要的分散方式包括攪拌分散、超聲分散、剪切分散、球磨分散,其中,球磨法制備的炭黑色漿分散穩(wěn)定性最好,具有納米化、粒子化等優(yōu)良特性[8]。在球磨過程中,常采用大小不同的鋯珠作為研磨介質(zhì),鋯珠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劇烈運動,以高強度的機械力將炭黑凝聚的二次團粒分散成接近一次粒子[9], 最終在無外力作用下,炭黑粒子能夠長時間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高度懸浮分散[10]。所以,球磨過程中所使用的鋯珠,球徑尺寸配比不同,對炭黑色漿的研磨效果也存在較大差異。
研究采用正交試驗,在相同炭黑色漿中,采用不同球徑的鋯珠配比,分別進行球磨實驗,檢測球磨后色漿中炭黑粒子的粒徑分布情況,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探尋最佳鋯珠配比方案。
行星式球磨儀,天津東方天凈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Bettersize2000E激光粒度儀,丹東百特儀器有限公司;大號鋯珠,球徑8 mm~10 mm;中號鋯珠,球徑5 mm~8 mm;小號鋯珠,球徑3 mm~5 mm;炭黑,卡博特Mogul L。分散劑NNO;脫鹽水;電子天平。
分別取炭黑60 g,分散劑15 g于研磨罐中,加入200 mL脫鹽水配制4份炭黑色漿,依次標號,并按照特定比例,放入不同球徑的研磨鋯珠。
利用正交試驗L4(23),以三種不同球徑的鋯珠作為不同因素,以加入不同鋯珠的質(zhì)量作為水平,該實驗的因素水平如表1所示。
表1 因素水平表Tab.1 Factor level table
利用行星式球磨儀同時對4罐色漿進行研磨2.5 h,設(shè)置球磨儀電機轉(zhuǎn)速1 500 r/min,自轉(zhuǎn)速度1 285 r/min(<2 400 r/min)。
按特定配比,在色漿中加入不同球徑的鋯珠,會影響研磨效果,研磨后的粒徑不同。將球磨后的色漿取出,采用激光粒度儀檢測粒徑分布,依此評價研磨效果,設(shè)置儀器條件為:
測試溫度25 ℃,分散介質(zhì)脫鹽水,介質(zhì)粘度8.904E-0.4 Pa·s,介質(zhì)折射率1.333,角度90.0°,延遲單位20 μs。
通過正交試驗獲得最佳鋯珠配比方案,按其配制5號樣品,在相同條件下進行研磨及粒徑分析,與前4組樣品進行對比分析。
四組炭黑色漿經(jīng)球磨后,分析其粒徑分布情況如圖1所示,其結(jié)果如表2所示。
根據(jù)粒徑分布效果,以中位粒徑(D50)的分布范圍為主要參考值,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如表3所示。
實驗表明,根據(jù)極差R,表明中號鋯珠對研磨粒徑影響最大,大號鋯珠對研磨粒徑影響最小;根據(jù)k值表明,在50 g~100 g范圍內(nèi),中號鋯珠加入越多,研磨粒徑越大,小號鋯珠加入越多,研磨粒徑越小,大號鋯珠加入越多,研磨粒徑越大;實驗中位粒徑越小,表明該狀態(tài)下的水平值越好,根據(jù)該正交試驗可以確定最佳組合為大號50 g,中號50 g,小號100 g。
累積通過率/%通道通過率/%粒徑/滋m1008060402005432101234567891011120BC1#43210100806040200012345678910111213BC2#粒徑/滋m通道通過率/%累積通過率/%76543210-1100806040200012345678910111213BC粒徑/滋m3#通道通過率/%累積通過率/%543210100806040200012345678910111213BC粒徑/滋m4#通道通過率/%累積通過率/%圖1 1#~4#的粒徑分布情況Fig.1 1#~4#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表2 炭黑色漿的粒徑分布情況Tab.2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carbon black seriflux
表3 正交試驗數(shù)據(jù)分析表Tab.3 Orthogonal test data analysis
按照該最優(yōu)組合配制5號色漿瓶,在相同條件下進行研磨,用激光粒度儀檢測其粒徑,并與前四組進行對比,結(jié)果如圖2所示。
圖2 不同配比的粒徑分布對比圖Fig.2 Contrast diagram of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with different proportions
由圖2可見,5#樣品的中粒徑(D50)為0.358 μm,相比前四組樣品為最低,且粒徑分布相對更窄,粒徑更小,表明該鋯珠配比方案下,球磨后炭黑分散效果最好。
在球磨制備的炭黑色漿中,對炭黑粒子的分散效果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
1)球磨色漿過程中,因采用不同球徑的鋯珠配比,其炭黑粒徑分布有著較大差異;
2)通過激光粒度儀檢測色漿中炭黑的粒徑分布情況,可以間接評價球磨效果;
3)在鋯珠加入量為50 g~100 g范圍內(nèi)時,球徑為5 mm~8 mm的鋯珠對研磨粒徑影響最大,加入越多,研磨粒徑越大;球徑為3 mm~5 mm的鋯珠對研磨粒徑影響其次,加入越多,研磨粒徑越小;球徑為8 mm~10 mm的鋯珠對研磨粒徑影響最小,加入越多,研磨粒徑越大;
4)采用尺寸配比為大號鋯珠50 g,中號鋯珠50 g,小號鋯珠100 g的組合,球磨后炭黑的分散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