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輝
摘 要:高中階段學生的心理處于較為敏感的狀態(tài),且受高考壓力的影響,會變得更加敏感,因而這一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開展心理社團活動,可以有效實現(xiàn)高中生的自我心理教育和管理,使高中生的心理素質(zhì)得到提升,形成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文章對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開展心理社團活動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實踐策略進行研究。
關(guān)鍵詞: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社團活動;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20-0014-02
心理社團通常以社團的形式將對心理學感興趣的學生組織起來,組織原則以自愿為主,然后針對全體社團成員開展豐富多樣的心理健康活動。心理社團屬于一種學生組織,可以有效推動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為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助力。有研究指出,開展心理社團活動可以改善高中生的心理敏感狀態(tài),可以緩解和消除學生的抑郁、焦慮等負面情緒。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開展心理社團活動,可以有效實現(xiàn)高中生的自我心理教育和管理,使高中生的心理素質(zhì)得到提升,形成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基于此,本文針對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開展心理社團活動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實踐策略進行研究。
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開展心理社團活動,是改善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舉措,其重要性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方面。其一,學生自主學習方面。通過開展心理社團活動,可以讓參與的學生在活動中提升學習能力,在活動中自由地發(fā)揮,找到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學習壓力緩解方式,學會自我調(diào)節(jié),從而使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升。其二,學生自我教育方面。與教學活動不同,心理社團活動更加重視自愿原則,即完全基于自愿原則組織學生活動,通過相互交流、討論的方式實現(xiàn)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夠有效拉近師生、生生之間的距離,使活動氛圍更加愉悅輕松,使學生在活動中的能動性得到激發(fā)和提升,讓學生在活動中進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進而提升自我教育能力。其三,學生審美情操方面。心理社團的設(shè)立,可以為高中生提供心理服務(wù)和指導,能夠貼近高中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生活開展符合其心理特點的活動,幫助其在活動中掌握多種針對性強且有效的減壓方式,能夠更好地對存在自卑等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疏導,使學生合理宣泄不良情緒,消除消極心理,促使學生人格向健康方向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審美情操。
1.組織社團游戲
高中生處于心智成熟過渡期,這一時期大部分學生仍存在愛玩心理,因此教師開展心理社團活動時可以組織社團游戲,讓學生在娛樂中感悟人生哲理,使學生的心理得到充分拓展,達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社團游戲形式多樣,教師可以開展挑戰(zhàn)游戲、熱身游戲、合作游戲、趣味游戲、思維游戲、心靈游戲及信任游戲等,對學生的挑戰(zhàn)精神、合作精神、思辨能力、抗挫能力等進行培養(yǎng)和提升,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例如,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豬八戒與孫悟空克服困難娶媳婦”的游戲,這一游戲需要準備豬八戒和孫悟空的面具、武器、桌子、香蕉、蛋糕、頭飾及紅蓋頭。游戲采用分組競賽形式,三人一組,分別擔任豬八戒、孫悟空及媳婦的角色。豬八戒和孫悟空在游戲開始后,在起點處佩戴好面具和武器向終點媳婦位置跑去,在路程中間有兩張桌子,桌子中間分別放著香蕉和蛋糕,兩人需將桌面上的障礙用武器掃清后食用香蕉和蛋糕,規(guī)定孫悟空吃香蕉,豬八戒吃蛋糕,吃完后繼續(xù)往媳婦位置奔跑,替媳婦佩戴好頭飾和紅蓋頭后以雙人搭橋方式將其抬回起點,用時最短的為優(yōu)勝組。這一游戲可以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挑戰(zhàn)精神,很好地對學生進行心理拓展。
2.組織社團觀影
電影是以現(xiàn)代科技成果為工具與材料,運用創(chuàng)造視覺形象和鏡頭組接的表現(xiàn)手段,在銀幕的空間和時間里,塑造運動的、音畫結(jié)合的、逼真的具體形象,以反映社會生活的現(xiàn)代藝術(shù)。電影具有很強的觀賞性,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觀看興趣。心理電影是常見的電影類型,是基于社會現(xiàn)實、心理原理等創(chuàng)作出來的,這類影片可以很好地反映和刻畫人物心理,能給觀影人帶來直擊心靈的震撼。組織學生觀看此類影片,可以很好地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檢討和思考,從而實現(xiàn)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例如,組織學生觀看心理電影時,可以讓學生觀看影片《悲傷逆流成河》,這一影片反映了校園生活中的“校園霸凌”現(xiàn)象。影片通過各種鏡頭、色彩和光線的處理,將主人公的思想情感、心理特點等凸顯出來,可以很好地引發(fā)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可以引導學生對“校園霸凌”現(xiàn)象進行準確認知,教育學生在校園中不做霸凌者,要學會反抗霸凌,學會與人相處、溝通和交流,促使學生心理往健康方向發(fā)展。
3.開設(shè)社團知識講座
講座是指由教師不定期地向?qū)W生講授與學科有關(guān)的科學趣聞或新的發(fā)展,以擴充學生知識的一種教學活動形式。在講座中,主講人主要針對某一主題與學生分享相關(guān)的知識、技能,從而對學生的某種能力或心態(tài)進行提升和改善。講座主要分為學術(shù)類、名人類、文化類和熱點類,心理社團在組織社團知識講座時可以主要開設(shè)文化類講座和熱點類講座,巧妙切入心理健康教育主題并進行相關(guān)知識的傳授,進而使學生掌握更多心理健康知識。
例如,開展文化類心理知識講座時,組織者需要將某一心理主題確定為講座主題,再圍繞其開展知識講座。如以抑郁癥為主題時,主講人可以運用多媒體設(shè)備針對抑郁癥的概念、特點、緩解途徑、案例等進行知識講授,讓學生了解抑郁癥,并告知學生如何進行抑郁癥的自測,如何尋求解決方法及幫助。應(yīng)讓學生明白,感覺到自身有抑郁的傾向時應(yīng)主動向教師和監(jiān)護人尋求幫助,找到專業(yè)人士幫助自己解決心理問題。開展熱點類心理講座時,主講人應(yīng)依據(jù)當前社會聚焦的心理熱點問題,采用與學生共同探討的方式進行。在講座中,應(yīng)圍繞心理熱點問題設(shè)計幾個論點,引導學生展開辯論,從而掌握學生對這一問題的看法,并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進行思考。通過組織社團心理知識講座,可以更好地推進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4.開展社團心理劇活動
心理劇最初是由著名精神病理學家莫瑞努提出的,參與者在心理劇扮演活動中能夠通過角色扮演來重新體驗自己的情緒、思想及人際關(guān)系等。隨著劇情的不斷發(fā)展,參與者在相應(yīng)情境中可以釋放情緒,探索自我,觀察自我和分享自我,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宣泄,使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升。組織社團心理劇活動,可以將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過程以戲劇形式展示出來,讓學生直接感受日常生活和學習過程中的困惑、沖突及煩惱等,發(fā)現(xiàn)自身存在的心理問題并加以解決,以更好地提升自我調(diào)節(jié)能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例如,教師可以針對臨近高考時學生的壓力大這一主題組織社團成員進行心理劇彩排,在劇中可設(shè)置懶散學生、勤奮學生、成績優(yōu)異學生、成績中等學生及成績較差學生等學生形象。心理劇采用心理獨白的形式,讓各種形象的學生都將因高考壓力而帶來的心理問題展示出來,引起觀看學生的共鳴。接著,由一個學生扮演小天使角色,在學生展示心理問題時在旁邊進行語言上的引導,引導各類型學生排解自己的情緒和壓力,幫助學生掌握釋放壓力的方式方法。通過心理劇形式展示高中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可以很好地引發(fā)觀看學生和扮演學生的心理共鳴,再通過巧設(shè)排解情境,可以使學生直觀、清晰地了解如何消除自己的心理問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總而言之,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開展心理社團活動十分重要和必要,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還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教師組織心理社團活動時,可以通過游戲、觀影、知識講座及心理劇等方式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活動貼近高中生的實際生活情況,對高中生進行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其心理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豐蕾.高中心理社團活動的實踐與探索[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8(20).
[2]葉華文.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開展心理社團活動的實踐與探索[J].校園心理,2013(02)
[3]范學林,杜麗華.高中學生心理社團模式構(gòu)建及發(fā)展思考[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3(08).
[4]吳嫻蘭,牟新.基于積極心理學理念的心理社團管理模式初探[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