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瀾 鄒 偉 劉曉華
(1 遼寧省遼陽市中心醫(yī)院檢驗科,遼寧 遼陽 111000;2 遼寧省瓦房店市中心醫(yī)院檢驗科,遼寧 瓦房店 116300)
葡萄球菌是臨床上的一個重要致病菌,尤其是金黃色葡萄球菌,由于他能產(chǎn)生多種毒素和酶類,因而更引起人們的重視。而金黃色葡萄球菌與其他葡萄球菌的鑒別主要依據(jù)凝固酶試驗。凝固酶試驗又分:試管法凝固酶(游離凝固酶試驗)、凝聚因子試驗(又稱玻片法凝固酶)、乳膠凝集試驗[1-2]。為了了解這3種方法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我們先用MicroScan auto SCAN4細菌鑒定儀對從臨床各種標本分離出來的208株葡萄球菌進行鑒定,再與這3種方法進行比較。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組208株葡萄球菌是從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臨床各類標本(血、痰、膿汁、尿、大便等)中分離而得。
1.2 試劑和儀器:陽性質(zhì)控菌AFCC25923為省臨檢中心所供、陰性質(zhì)控菌為我院所鑒定的凝固酶陰性的表皮葡萄球菌、乳膠試劑購自英國OXOID公司、MicroScan auto SCAN4細菌鑒定儀。
1.3 方法:①儀器法:從臨床各標本中分離出的細菌經(jīng)革蘭染色、觸酶試驗后上機鑒定。②玻片法:取一環(huán)生理鹽水于玻片上,挑數(shù)個菌落混勻觀察有無自凝現(xiàn)象,如無,再加一環(huán)混合血漿,10 s之內(nèi)出現(xiàn)明顯凝集顆粒為陽性。③試管法按《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操作。④乳膠法:按(Diagnostic REAGENTS》說明書操作,并作陰、陽質(zhì)控對照。
用儀器鑒定208株菌,其中金黃色葡萄球菌150株(MRSA為114株)、溶血葡萄球菌26株(均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30株(其中26株耐甲氧西林)、華納葡萄球菌2株。與儀器相比較,玻片法實際上測得金葡菌108株、試管法測得金葡菌142株。玻片法假陽性主要為耐甲氧西林溶葡萄球菌。玻片法、試管法的假陰性基本上是MRSA,乳膠法陽性結(jié)果為152株。乳膠法敏感性為100%特異性為98.7%,試管法敏感性為94.7%,特異性為100%,玻片法敏感性為72%,特異性為78.7%。3種方法的結(jié)果與比較見表1、表2。
表1 3種鑒定金黃色葡萄球菌凝集試驗方法學的結(jié)果的比較(n=150)
表2 3種不同凝集方法不一致的結(jié)果
本試驗結(jié)果顯示用乳膠法和試管法檢測金葡菌結(jié)果可靠,其敏感性和特異性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且試驗結(jié)果與沈陽軍區(qū)總醫(yī)院候麗娜所報道的相似[3-4]。玻片法、試管法凝固酶試驗假陰性主要發(fā)生在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尤其是玻片法,在本試驗中114株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中有34株凝固酶試驗測的為陰性。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普遍認為是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能產(chǎn)生大量的多糖英膜,包被細胞壁,使得凝固酶試驗假陰性,從而使敏感性降低[5-6]。用玻片法檢測52株耐甲氧西林溶血葡萄球菌,其假陽性高達92.3%,另外我們在血平板上還觀察到溶血葡萄球菌的菌落形態(tài)、溶血特征都酷似金葡菌,如用玻片法測其凝聚因子,很容易誤報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因此我們認為玻片法凝聚因子試驗不宜作為鑒定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可靠指標。葡萄球菌能產(chǎn)生幾種細胞外蛋白水解酶(蛋白酶),這些酶不能形成葡萄球菌凝血酶,但能產(chǎn)生假凝固酶。這些蛋白酶在一定條件下可刺激葡萄球菌凝固酶的凝固作用。溶血葡萄球菌不含有凝固酶和凝聚因子,耐甲氧西林溶血葡萄球菌玻片法凝固酶試驗假陽性,是否是產(chǎn)生了細胞外蛋白水解酶所致,還值得探討。掌握怎樣觀察乳膠試劑結(jié)果,我們認為非常重要。在本試驗中華納葡萄球菌被誤報為金葡菌,就是把細小的凝集顆粒作為了陽性。真正的凝集顆粒呈粗沙粒狀,凝集后的液體清亮。另外觀察的時間一定要控制在10秒之內(nèi)[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