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華
腹瀉是消化系統(tǒng)疾病中的一種常見癥狀,系指每日排便次數(shù)多于平時,糞便稀薄,含水量增加,有時脂肪增多,帶有不消化食物或含有膿血。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但以夏秋兩季較為多見。腹瀉屬中醫(yī)“注下”、“后泄”、“飧泄”、“下利”、“泄瀉”等病證范疇。中醫(yī)認(rèn)為,腹瀉主要由于濕盛與脾胃功能失調(diào)所致。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可分為寒濕腹瀉、濕熱腹瀉、傷食腹瀉、脾虛腹瀉、腎虛腹瀉、肝郁腹瀉等證型。患者可酌情選用以下藥膳食療方進(jìn)行調(diào)治。
烏梅粥? 配方:烏梅15~2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制法:先將烏梅入鍋,加水適量,煎煮至汁濃時,去渣取汁,加入淘凈的粳米煮粥,至米爛熟時,加入冰糖稍煮即可。功效:瀉肝補脾,澀腸止瀉。用法:每日2次,趁熱服食,可作早晚餐服食。
三色奶? 配方:韭菜250克,生姜25克,牛奶250克。制法:將韭菜、生姜切碎,搗爛,絞汁,放鍋內(nèi)兌入牛奶煮沸。功效:抑肝扶脾止瀉。用法:每日1劑,趁熱1次服完。
三花防風(fēng)茶? 配方:扁豆花24克,萊莉花12克,玫瑰花12克,防風(fēng)12克。制法:將上四味水煎取液,加入紅糖調(diào)味代茶飲。功效:抑肝扶脾止瀉。用法:每日1劑,不拘時頻飲。
荔核大米粥? 配方:干荔核15枚,山藥15克,蓮子肉15克,粳米50克。制法:先煎前三味,去渣取汁,后下米煮成粥。功效:補腎健脾,溫陽散寒止痛。用法:可作早晚餐服食。
補骨脂蛋? 配方:雞蛋3枚,補骨脂30克,肉豆蔻15克。制法:先將雞蛋用清水煮一沸,撈出打破外皮,與補骨脂、肉豆蔻同煮15分鐘即可。功效:溫腎暖脾,固腸止瀉。用法:每日1劑,趁熱將雞蛋食完。
荔枝山藥粥? 配方:干荔枝肉50克,山藥、蓮子各10克,粳米50克。制法:將前三味加水煮至酥,再加入淘凈的粳米,煮成粥。功效:溫腎健脾,固腸止瀉。用法:每日1次,臨睡前食用。
芡實點心? 配方:芡實、蓮子、淮山藥、白扁豆各等份,白糖適量。制法:將上四味共磨成細(xì)粉,加白糖、清水少許拌勻蒸熟即可。功效:補腎溫脾,固澀止瀉。用法:每日1~2次,每次食50~100克,連服數(shù)日。
茯苓粉粥? 配方:茯苓細(xì)粉30克,粳米30克,紅棗7枚。制法:先將粳米、紅棗加水適量煮粥,粥將成時,加入茯苓粉,用筷子攪勻煮沸,加少許白糖調(diào)味。功效:健脾滲濕,調(diào)中止瀉。用法:每日1~2次,可作早晚餐食用。
薯蕷湯? 配方:淮山藥30克,茯苓15克,神曲10克,紅糖10克。制法:上藥水煎頓服。功效:補脾滲濕止瀉。用法:每日1劑,頓服。
八寶飯? 配方:薰米50克,白扁豆50克,蓮子肉(去心)50克,紅棗20個,胡桃仁50克,龍眼肉50克,糖青梅25克,糯米500克,白糖100克。制法:將前三味泡發(fā)煮熟,紅棗泡發(fā),胡桃仁炒熟,糯米蒸熟備用,在大碗內(nèi)涂抹一層豬油,放入青梅、龍眼肉、棗、核桃面、蓮子、白扁豆、薏仁米,最后放熟糯米飯,再上蒸鍋蒸10分鐘,把八寶飯扣在大圓盤中,再用白糖加水熬汁,澆在飯上即可。功效:健脾益胃,補腎化濕。用法:可作點心服食,一次不宜多食。
黃芪山藥蓮子粥? 配方:黃芪100克,山藥100克,蓮子肉(去心)100克。制法:將上三味洗凈共煮粥。功效:健脾益胃止瀉。用法:可作早晚餐服食。
萊菔雞金粥? 配方:萊菔子9克,雞內(nèi)金6克,淮山藥粉50克。制法:萊菔子與雞內(nèi)金先加水煎煮20分鐘,去渣,再加入淮山藥粉煮沸成粥,白糖調(diào)味即可。功效:順氣消食,健脾止瀉。用法:每日1劑,趁熱服食。
神曲粥? 配方:神曲15克,粳米100克。制法:將神曲搗碎,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取汁,入粳米,再加水適量,煮成稀粥即可。功效:健脾消食。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食。
豆花煎雞蛋? 配方:扁豆花30克,雞蛋2個,鹽少許。制法:將雞蛋打入碗中與扁豆花拌勻,用油煎炒,撤鹽末少許即可。功效:清熱解毒,化濕止瀉。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用,可連服5~7日。
黃瓜葉速溶飲? 配方:鮮黃瓜葉1000克,白糖500克。制法:將鮮黃瓜葉加水適量,煎煮1個小時,去渣,再以小火煎煮濃縮,至將要干鍋時?;?,冷卻后拌入干燥的白糖粉,吸凈煎液,混勻,曬干,壓碎,裝瓶備用。功效:清熱利水,健脾止瀉。用法:每日3次,每次10克,以沸水沖化,頓服。
鮮馬齒莧粥? 配方:鮮馬齒莧50克,粳米50克。制法:將馬齒莧洗凈切碎,與粳米同入砂鍋,加水800~1000毫升,煮成菜粥,適當(dāng)調(diào)味。功效:清熱解毒,利濕止瀉。用法:可作早晚餐服食。
扁豆花茶? 配方:扁豆花60克,茶葉12克。制法:將扁豆花炒焦,與茶葉同煎取汁代茶飲。功效:清熱化濕止瀉。用法:每日1劑,不拘時頻飲。
生姜泡茶? 配方:生姜9克,綠茶9克。制法:上二味以開水沖泡即可飲用。功效:辛溫散寒,固腸止瀉。用法:每日1劑,不拘時頻飲。
姜橘椒魚羹? 配方:鯽魚250克,生姜30克,橘皮10克,胡椒3克。制法:生姜片、橘皮、胡椒用紗布包扎后填入鯽魚肚內(nèi),加水適量,小火煨熟,加食鹽少許調(diào)味。功效:溫中散寒,健脾利濕。用法:空腹喝湯吃魚。
紅糖醴? 配方:黃酒50毫升,紅糖10克。制法:上二味以小火煮沸,待糖溶化后,?;稹9πВ簻刂猩⒑?。用法:每日1劑,趁熱頓服。
炮姜粥? 配方:炮姜6克,白術(shù)15克,八角茴香、花椒少許,粳米30克。制法:將炮姜、白術(shù)、花椒、八角茴香裝在紗布包里,放入鍋中加水先煮20分鐘,然后下粳米煮粥。功效:溫中健脾,散寒利濕。用法:每日1劑,分3次溫服,連服1~2周。
編輯:陌漓? yangsheng_moli@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