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華
到任永州這些天來,我到部分縣區(qū)、園區(qū)企業(yè)以及市委辦、市紀委、政法單位、新聞單位等市直部門走訪調(diào)研,與各級干部進行了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我市黨員干部飽滿的工作激情。
在這些天的調(diào)研中,我與很多干部就高效工作、健康生活這個話題進行了廣泛深入交流,也了解到很多黨員干部經(jīng)常處于5+2、白+黑、8+x的工作節(jié)奏和生活狀態(tài)。這讓我認真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到底應該以什么樣的作風去推動工作?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大家需要不眠不休、加班加點地工作?我考慮了很久,在此將自己的一些想法和體會梳理出來。
首先是嚴重的形式主義的存在。一些領導干部最熟練的基本功就是“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上面開了一個會議,下面需要傳達,因此就有了一個傳達會議的會議。但是會議的目的是傳達會議精神,可是實際上有沒有傳達會議精神呢?沒有。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傳達會議精神的領導,也沒有吃透會議精神。他們也許把文字當成了全部的精神。文字好比手指,精神是文字所指向的月亮。為保險起見,傳達會議精神就變成把會議文件念一遍,然后讓大家自己吃透精神。這是一種穩(wěn)妥的做法,找不到會議的精神不重要,要把包含會議精神的文件一字不漏地念一遍才是不犯錯誤的關竅所在。
精神怎么可能是文字?如果精神是文字,那么文字還有精神嗎?文件發(fā)得多,會議自然就多。因此就有了“以會議落實會議”這種疊床架屋式的形式過場。
現(xiàn)在的文山會海一浪高過一浪,一山更比一山高。轟轟烈烈走過場才能表現(xiàn)出對上級文件的重視。如果把傳達上級文件當作任務完成可以解決問題,也不枉花費大量的時間,耗費可觀的財力、物力、人力,然而從結(jié)果來看,收效甚微。這種會議很多都是在休息時間召開的,很大程度導致了5+2、白+黑、8+x現(xiàn)象存在。
近期,習近平總書記專門作出重要批示,強調(diào)2019年要解決一些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切實為基層減負。中央辦公廳也發(fā)出了通知,明確提出將今年作為“基層減負年”,制定了一系列為基層松綁減負的務實措施,這必將推動基層政治生態(tài)、作風面貌煥然一新,必將激勵廣大干部扎實干事,心無旁鶩抓發(fā)展。
減少文山會海是弱化形式,這是很好的趨勢。但是不能因為反對形式主義而把形式廢掉,而是要創(chuàng)新形式。比如同樣是開會,就要提升會議質(zhì)量,少開會、開短會,開管用的會,可以通過現(xiàn)代通信手段提高會議實效。同樣是學習,我們的學習交流就不能停留在簡單的文字復述上,而是要想方設法引導黨員干部真正透過文字表面,去思考背后的深意。
還有另外一種現(xiàn)象,就是經(jīng)常加班的總是比較固定的一部分人,經(jīng)了解,這些人是吃了“能者多勞”的虧。
一些科/處室,雖然編制龐大,但勝任工作的人卻不多。部門里有些人因為某種原因,文案工作不能勝任,實際動手能力也沒有,屬于他們的工作就常常需要別人幫忙完成。因此工作就集中到少數(shù)人的手里,這些人手上抱著的、肩上挑著的都是工作,負擔重量可想而知。
這種現(xiàn)象導致白+黑、8+x的發(fā)生,有時也跨度到5+2。往往這些人擔子越挑越重,甚至發(fā)現(xiàn)這個崗位離不開他,導致不堪重負,工作容易出錯,一到提拔晉級就與他們無緣。
面對兩極分化的人員素質(zhì)和能力這種情況,我們可以讓能者多勞,但必須多得,升遷晉級首先要考慮到這部分人。多勞也必須有個界限,無論在時間上還是在體力上,都不能超出負荷,否則工作完成了,身體倒下了,這不是我們愿意看到的。
還有一種普遍存在的情況。很多機構(gòu)、部門的組織結(jié)構(gòu)頭重腳輕。坐辦公室的人多,做具體工作的人少,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官多兵少,做內(nèi)勤的人多,做外勤的人少。
有些坐辦公室的人習慣于把簡單的工作變成復雜的工作,把一件事情的工作量變成兩件事情的工作量,忙于開會、發(fā)文、視察,之后就什么也不干了。動嘴的人多,動手的人少。上面干張嘴,下面一雙腿。當官的動動嘴,當兵的跑斷了腿,兵少官多,不加班加點很難完成任務。這也是形成5+2、白+黑、8+x現(xiàn)象的另外一個群體。
因此,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有的人閑得無事做,時間多得只能想辦法如何消磨打發(fā);而有的人忙得腳不沾地,只恨一天的時間太短,只有加班加點,不休不眠,不僅要完成自己的工作,還要幫忙完成別人的工作。如果每一個人都有能力,也有擔負責任的覺悟,而不是點卯混日子,我想,應該不必加班就可以把工作完成好。
我這里是在提醒那些占著位子不做事的人,要么,短時間內(nèi)提高自己的能力,要么,給能做事的人騰位子。我多次說過,用“循吏”不用“清流”,何況連“清流”都算不上的不入流,更不會被任用。我一定會踐行我所說的每一句話。
我不是讓大家放棄奉獻精神。我從政后的日子都是在奉獻中度過。我曾經(jīng)在岳陽、湘潭、省委黨校等地工作,現(xiàn)在又來到永州任職,家卻在長沙,多少年來與家人都是聚少離多。也沒有能夠享受到常常陪伴女兒身邊,和她一起讀書寫字,看著她一天天長大的機會。
因為工作的原因,大家都有加班的經(jīng)歷,而且這種加班也較為頻繁。無私奉獻的黨員干部很是讓人敬佩。大家和我一樣,除了家庭還肩負著各自的責任。為了讓更多的家庭能夠安居樂業(yè),老人能夠享受天倫之樂,小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年輕人有工作、有理想,追逐自己的夢想,我們必須做出一些犧性,這是我們的選擇。
我還要講的是,那些原本有時間可以陪伴家人的黨員干部,以所謂工作之名,每日游走在工作和家庭之外的社交場所。一年365天,有相當一部分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每日熱衷于應酬。在可應酬可不應酬的情況下,他們選擇應酬。當實在沒有應酬理由的時候,他們會克服困難,創(chuàng)造機會,找到應酬的理由。他們似乎得了強迫應酬綜合征,熱衷應酬像染上毒癮一樣。一天沒有應酬,他們一整天都會無精打采。